12月5日,斐济发生了20年来的第四次政变,军方推翻民选政府。引起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美国、欧盟、日本、澳纽及世界多国同声谴责和制裁,英国则中止斐济的英联邦成员资格。

13日,《斐济太阳报》(Fuji Sun)报导,一个神秘组织警告政变领导人、三军司令巴依尼马拉马(Frank Bainimarama)还政于民,否则将有杀身之祸。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斐济的局势,驻外机构也做好紧急应变措施随时帮助生活在斐济的海外侨民。

临时总理承认政变非法   

政变后被军方任命的临时总理塞尼拉加卡利(Jona Senilagakali) 12月7日承认,斐济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是非法行为。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焦点新闻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将相失和斐济政变 华人处变不惊

政变军方司令巴依尼马拉马。

文 ◎ 梁娅 图 ◎ Getty Images

12月5日,斐济发生了20年来的第四次政变,军方推翻民选政府。引起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美国、欧盟、日本、澳纽及世界多国同声谴责和制裁,英国则中止斐济的英联邦成员资格。

13日,《斐济太阳报》(Fuji Sun)报导,一个神秘组织警告政变领导人、三军司令巴依尼马拉马(Frank Bainimarama)还政于民,否则将有杀身之祸。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斐济的局势,驻外机构也做好紧急应变措施随时帮助生活在斐济的海外侨民。

临时总理承认政变非法   

政变后被军方任命的临时总理塞尼拉加卡利(Jona Senilagakali) 12月7日承认,斐济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是非法行为。但他仍认为军方有正当理由发动政变,并表示,重新举行选举是两年以后的事。   遭政变推翻的前斐济总理卡拉瑟,则透过电话,呼吁斐济政府文官,应该拒绝和被军人把持的临时政府合作,并表示将返回首都。原本拒绝接受政变结果的斐济各部族领袖,日前表示他们愿意和发动政变的军事将领见见面,似乎暗示他们也不排斥斐济政变的结果。

不过,13日来自斐济14个省的一个没有透露身份的组织,警告政变领导人巴依尼马拉马还政于民,否则他有杀身之祸,并且让驻扎首都苏瓦(Suva)的军队12月20日前回到自己的老家,否则军人的家庭住所以及汽车将被焚毁,军方已经承认收到警告。这使得政变后的斐济政局,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将相失和 军人政变  

本次政变起因是卡拉瑟政府几个月前开始准备通过新法,赦免2000年发动斐济人排斥其他种族民众政变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新法还将把海岸线大片土地分给斐济族人。

由于三军司令巴依尼马拉马2000年率军平定政变前险些在政变中丧生,他坚持要求严惩2000年的政变者,但在2000年政变后出任斐济总理的卡拉瑟却对此有保留意见。

巴依尼马拉马自2000年成功挫败一起军事政变,阻止了一场流血悲剧的发生后,被斐济人看成英雄,地位大大提高,巴依尼马拉马对政府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他一直指责卡拉瑟政府“姑息养奸”和贪污腐败。虽然很多政治家对他不满,但由于其在军中的牢固根基,与其政见相左的、民选的前总理卡拉瑟也无法撼动其地位,使得双方之间积怨日深。数月来,巴依尼马拉马不断警告卡拉瑟,除非撤回争议性法案,否则军方将推翻他,两人的矛盾终于在4日爆发,并最终把被软禁的总理卡拉瑟和夫人送回故乡,宣布自己为临时总统,发动了兵不血刃的军事政变。

各国谴责 经济重创  

政变之后,包括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内、美国、欧盟、日本及世界多国同声谴责,美国等国政府5日立即停止对斐济的所有援助,共同制裁斐济政变。

邻国澳大利亚率先宣布禁止斐济任何军人,以及新成立的政府人员入境澳大利亚。新西兰总理克拉克也宣布所有斐济军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都不许进入新西兰。据报,巴依尼马拉马的儿女目前就在新西兰留学。

美国及澳大利亚政府均发布旅游警告表示:“斐济持续的政治紧张可能导致秩序混乱和暴力事件频生,因此建议近期不要到斐济旅游观光。”旅游人数的减少将重创斐济原本脆弱的旅游业,而旅游业恰是斐济经济支柱之一。

当地华人处变不乱  

斐济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51%为斐济族,44%为印度族。两大族群的争斗让斐济在1970年独立后一直动荡不安。居民以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

自1805年以来,斐济华人从无到有,落地生根。中华民国驻斐济商务代表团的郭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斐济政情不稳定,但民众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说,目前斐济的华人大约有5千多人,台湾侨胞有100多人,台胞大都是新移民。在斐济的华侨大都从事中小企业,比如餐馆、杂货店和农场工作,也有的在公司任职。生意并不是很大,生活还过得去。但因为局势不稳定,游客减少,生意还是受到一些影响。

郭代表说,斐济的民族冲突主要是斐济裔和印度裔的矛盾,那里居住的华人没有牵扯到他们的民族冲突中去,华人和当地的民族总体上相处的还算可以。据悉,为防万一,中华民国驻斐济商务代表团暂时迁往临时地点。

当地华裔林姓居民表示,他在斐济经历过三次军事政变了,他本人、家人和周围的朋友对斐济眼下的局势并不特别担心,因为该国的政变向来“温和”,不会发生抢掠现象,当地居民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政治“地震”两大因素

政治家们则认为,根深蒂固的种族冲突和政客腐败问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民族矛盾是造成巴依尼马拉马和卡拉瑟“将相不合”的导火索。同时,政府腐败问题使国家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教育体系破落,就业率陷入低谷,犯罪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得不到重视和改善,为社会不稳定、政变不断出现埋下了伏笔。

政变军队设置关卡。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中国基层选举黑幕(试刊号1) ---2006/12/21刊
  • 中共全民“普选”的本质(试刊号1) ---2006/12/21刊
  • 相关文章
  • 【日本风情】 见证德川家族兴衰的 二条城(第-2期) ---2006/12/14刊
  • 土地冲突升级农民开始扣官(第-2期) ---2006/12/14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