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臺灣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
在2005年到2012年間,淨出口是臺灣經濟成長的最重要驅動因素。圖為臺北一條商業街。(AFP)

曾是亞洲四小龍的臺灣,面對眼前一系列的新挑戰,應檢討過去20年來過度依賴中國的經濟模式,大幅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並藉由積極參與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再度迎向世界。

編譯 _葉淑貞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梅爾策博士(Joshua Meltzer)近日在《東亞政策系列》發表論文,回顧臺灣過去經濟發展的榮景及今日面臨的障礙與挑戰.並給予臺灣諸多建議,包括積極參與多國自由貿易協定,以及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等。

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重心

臺灣的經濟是成功的。自1992年以來,臺灣的國內生產毛值(GDP)平均增長率為4.5%。實質人均收入(real per capita income)從1992年的9116美元,提高到2012年的1萬9762美元。今天臺灣是全球排名第28的富有國家,且是亞洲排名第6。一路走來,臺灣已經從獨裁政權蛻變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而促使臺灣經濟成長的因素一直都是迅速擴張的國際貿易。在2012年,臺灣貿易值超過65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值的140%,成為世界上第19大貿易國,即使它只是世界上第28大經濟體。

在2005年到2012年間,淨出口是臺灣經濟成長的最重要驅動因素。臺灣經濟側重於為日本、美國或歐盟公司的產品生產零組件。事實上,超過70%的臺灣出口品是中間產品。這個所謂的代工模式在資訊和通信技術(ICT)產業尤為顯著。

20年來經濟過度依賴中國

在過去的20年中,臺灣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模式的特點是對中國的依賴日益加深。在1992年,中國與臺灣僅有7.48億美元的貿易總額,在臺灣重要貿易夥伴中排名第26個。2012年,與中國的貿易總額價值超過1215億美元(出口到中國是807億美元,而從中國進口則是409億美元),中國現在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臺灣企業對中國的投資也已經使中國成為臺灣企業供應鏈的一環。

在此期間,臺灣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已變得不那麼顯著了。例如,在1992年,美臺貿易關係的價值近400億美元,臺美貿易占臺灣總貿易值高達25%,為臺灣頭號的貿易夥伴。到2012年,美國卻是臺灣的第三大貿易夥伴,總貿易值只有565億美元,臺美貿易值占臺灣貿易值不到10%。

臺灣目前替外國品牌製造電子零組件和半導體的經濟模式正面臨壓力。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實際工資自2000年以來已增長283%,其他諸如土地價值也上升了。

吸引外資優勢下降

就吸引投資來說,臺灣變得越來越無競爭力。許多因素造成這種結果,諸如對企業過度的監管、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對研發的投資不足,及停滯的工資導致人才向香港和新加坡流失等。雖然2012~2013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指數,把臺灣在144個國家中排名第13,但是政策的不穩定性、嚴格的勞動法規和低效的政府官僚,被認為是在臺灣做生意的關鍵障礙。

臺灣的外國投資額仍然很低,特別是以亞洲的標準來看。在2011年外商直接投資臺灣的股票價值為562億美元,與2006年的502億美元相比,沒有上升太多。而與此相比,日本有2220億美元,韓國為1340億美元,而馬來西亞則有1150億。在2012年流入臺灣的外國直接投資才剛剛超過55億美元,而相比之下,韓國則有160億美元。

雖然臺灣渴望國內投資能增加,但有許多層面令人擔憂,如臺商大舉在中國和其他地方進行投資,令人憂慮臺灣經濟的去工業化及空洞化,以及臺灣和中國越來越緊密的經濟關係可能帶來的政治影響,也導致外資大量外流等。

應積極參與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迄今為止,臺灣只與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在2013年與紐西蘭和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在1994年,美臺簽訂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為TIFA),然自2007年到2013年3月,因為美國牛肉和豬肉的進口歧異,TIFA的會談暫停了。

在2013年TIFA會議上,美國和臺灣同意在投資和貿易技術壁壘(TBT)的問題上建立工作小組。此外,臺灣也與日本有投資協議,並與大多數東盟國家有投資保證協定。

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數據,2013年1月與亞洲國家有關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有109個,而在2002年只有36個,還有148個在協議中。不過,臺灣已經從這個激增的亞洲自由貿易協定中缺席。

東盟、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開始走向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為 RCEP)的談判,東盟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也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為TPP)談判的一部分。一旦簽訂,這些國家進入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已開發市場將享有優惠。

有人估計參與RCEP,將會增加臺灣GDP達4%,且提振出口超過6.5%。若被排除在外,臺灣將會為這些FTA的貿易轉移效應所傷害,由於競爭加劇,臺灣在FTA國市場的出口會有損失。

近期韓國與歐盟和美國成功的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從這個例子中,臺灣可以知道若沒有參與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會付出什麼代價。因為這些自由貿易協定,韓國產品現在有優先機會進入這兩個最大的已開發市場,在這些市場所有的關稅都將降為零。這意味著韓國出口到歐盟的服裝、液晶電視和自行車等所有與臺灣相互競爭的商品,將面臨零關稅,而臺灣出口這些貨物卻分別面臨著12%、14%和15%的關稅。

綜上所分析,臺灣正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而這將考驗臺灣充滿活力但仍新生的民主,以及全民齊心協力、解決重要問題的能力。◇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