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遏止捷運喋血 須找回道德良善文化

?"
治安一向良好的臺灣發生首宗捷運喋血事件,重創臺灣民眾心靈,社會瀰漫一股不安與疑惑的氛圍中。圖為民眾為死者哀悼。(AFP)

面對臺灣首宗捷運喋血事件,臺灣社會瀰漫著不安與疑惑的氛圍。心理學教育專家陳彥玲教授分析,臺灣應找回美好的道德良善力量,以正向思維,化危機為轉機。

文 _ 趙芷菱

臺灣首宗捷運喋血事件,重創國人心靈,治安一向良好的臺灣,竟然發生如此慘劇,讓社會瀰漫在一股恐慌、不安與疑惑的氛圍中。如何撫平社會大眾的心靈,並避免二次傷害,是政府與社會各界所關心的焦點。心理學教育專家陳彥玲教授認為:「現在正是發揮道德力量的時候,以正向思維,化危機為轉機,找回臺灣美好的道德良善力量,在全球道德觀念普遍下滑的時代,期許臺灣成為淨化人心的一方淨土,帶給世界光明與希望。」

遏止效仿潮 防堵效益差

陳彥玲表示:「雖然兇嫌有其應負的法律刑責,但也不要一昧地譴責,這對探究犯案原因及遏止『行兇模仿潮』毫無助益。此時嫌犯心理也需要幫助,對社會上類似的『反社會人格者』,也能避免激化,得到紓解,使大家擔憂的『模仿犯案潮』得到化解。」

日本社會在1990年代開始頻繁的出現無差別殺人事件,現每年約平均發生一起。日本一開始和臺灣一樣感到驚恐與憤怒,某些輿論呼籲國家應該速審速決,以安民心並防止惡行效仿蔓延,但後來日本發現,這些所謂的「防堵」措施,都沒辦法遏止類似事件接連發生。

陳彥玲說:「其實很多跡象都可以判斷兇嫌鄭捷其言行及心理已嚴重偏差。無可諱言,父母親對子女的教養責無旁貸。但在學校裡,老師、同學就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而老師更是專職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比家長更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但現在有多少老師都缺少『人師』的心態,只當個『經師』專注於課業上,卻忽視品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人師關乎學生一生

鄭捷原是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學生,因功課不佳遭退學,鄭為軍費生,其父母親還賠償學費台幣46萬元。陳彥玲懷疑「退學」是否也是加劇鄭捷偏差行為的導火索?她說:「類似退學這種模式好像從小學就開始,有些老師會認為『只要這個學生不在我班級就好!』,或對有些沉默、孤僻的孩子缺乏關愛與輔導。試想,老師以這種心態教育學生,對其人格成長會造成什麼影響?」

鄭嫌表示,在小學五年級時就自覺求學過程長,長大後還要工作,未來會很痛苦,所以就計劃殺人,並自殺。他在高中畢業紀念冊上竟留言「我沒放火燒我家!」這種字眼出現在要保留一輩子的紀念冊上,老師應及時警覺。

沉迷電玩、血腥小說鑄錯

國中後,鄭嫌對於網路遊戲逐漸沉迷,高中喜歡看殺人小說《大逃殺》。國中同學說,在國中、高中,乃至大學階段,鄭捷每隔一段時日就會對他提及殺人計畫,記得鄭捷提過想要效法日本的「電車殺人事件」,只不過近半年來,鄭捷談論殺人計畫的次數格外頻繁。高中同學也發現,鄭捷書包裡經常放美工刀,曾經聽他說過「想用刀改造世界」,也常常說「想殺人」、「想要做一件大事,就是殺很多人」,也因此對他漸行漸遠。

鄭捷平時宅在家,沒女友,除了寫小說,更嗜好玩血腥格鬥遊戲,沉浸在爆頭、打殺等畫面中。警方調查,鄭捷有寫恐怖小說的習慣,內容常提到「殺人、刺人」;今年4月,他再度進行創作,寫下一段:「懲罰世界的人民,要在電車上殺人」,內容描述血淋淋的殺人過程,並PO上網路,他的高中同學驚見,認為「這已不只是小說,而是活生生的殺人計畫」,覺得事態嚴重,馬上向鄭捷就讀的東海大學反映。

東海的教官得知後,找鄭捷面談,鄭捷以「我有寫小說的習慣」等理由說服教官,並拿出多部他創作的恐怖小說,以證明4月寫的小說,並非殺人計畫,教官信以為真。鄭捷可能因怕計畫曝光受阻而提前犯案,罪行情節與他的創作如出一轍。

跡象顯著 未防範於未然

「防範犯罪於未然!」陳彥玲表示,以上種種跡象,父母、師長、同學應該多少都有察覺異狀,卻沒能即時阻止這場殺戮。

有人認為教官因非專業心理諮詢師,所以錯失先機。但陳彥玲覺得:「判斷健康的心態不需要『專業』,若在民風善良的時代,大家都會覺得他不正常,是什麼樣心態的人會寫那種小說,通常一般人都不會多花時間去看的東西,他還花時間去寫,這已明顯偏離健康的心態。其實,這種孩子基本上是弱勢,是被群體所忽視的的一環。大家應該反過來想想自己,對社會的善良風氣與道德貢獻了多少?而對這種惡質的環境自己又參和了多少?」

手機電玩 造成人際疏離

是什麼原因導致鄭捷鑄此大錯?陳彥玲認為:「看其平常投注最多時間在什麼事情上,就是影響他最多的因素。鄭捷平時宅在家,除了寫小說,就是嗜好玩血腥格鬥電玩。現在連一、兩歲的小孩就會滑手機、玩平板,家長認為不吵就好,並無心關照孩子的心智成長,這是普遍現象。」

陳彥玲分享她親身經歷:「有次我在飯店等人,突然3~4位年輕人很喧嘩的走進來,但是一入坐,每個人就開始滑手機,誰也不理誰,真不知他們花錢約來餐廳幹什麼?還有,有些家長帶小孩上餐館也是,等菜時間大家在幹嘛?滑各自手機,彼此也不交談。現代手機、平板的普遍,卻造成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的疏離。」


孩童沉迷手機、電玩,造成人際關係疏離,人格發展偏差,家長與教育者都應多留意。(AFP)

「一次我坐高鐵,看到一位奶奶帶著二個孫子,大的約小學三年級,他不玩電玩,而小孫子應是讀幼稚園年紀,正打電玩打得昏天暗地,因音量太大了,我請奶奶叫他不要玩,那小孩回應的臉色竟像『我要把你殺了』的表情般可怕,跟他所玩的電玩人物的臉部表情一模一樣。想想,一個孩子從幼稚園玩到大二,他不會變壞才怪!後來奶奶管不了,只好我出面!我告訴他:『阿姨的話你聽不懂沒關係,我請管這部車的叔叔來跟你說。』那孩子才讓奶奶把電玩收起來。此事如果我不管,大家也都在忍受,結果我們造就了什麼樣的孩子?」

政府與媒體應負起責任

有很多家長從小不去規範、關心孩子在玩什麼電腦遊戲,或不認為有什麼負面影響,陳彥玲教授認為:「這除了是父母的責任外,其實媒體及主管『圍牆外』教育(即校園以外)的內政部,與主管『圍牆內』的教育部都有責任。如何提供家長建立良好的教養與正確觀念及健全的家庭,是國家的責任,政府應多加強宣導,老師也要多關心孩子在家的情況,是否都在上網玩遊戲。形成一個正向的社會氛圍,讓電玩逐步走出生活。」

還有媒體報導的角度及所引起的效應,非常明顯,有人批評某些媒體太過血腥,或「媒體辦案」現象,即還沒正式審判便做出一些判斷,捕風捉影、未求證比聳動,或重複播放犯案過程,忽視對社會人心的影響與傷害。

保留臺灣善良的道德與文化

另外,從小學開始,老師即不自覺的用團體的力量來排擠孩子。陳彥玲說:「比如我女兒這學期擔任風紀股長,她說因為沒人要當,要把講話的同學名字記下來,是得罪人的。我對女兒說:『那妳就記表現好的,不要記不好的。』情況不就逆轉過來了!我打算找老師溝通這件事情,為什麼要讓孩子變成別人討厭的對象!但這種陋習好像從以前就延續到現在,也不覺不恰當,其實有些事情只要腦筋轉彎一下,整個效果就會大大不同。」

臺灣擁有善良的道德與文化,應該好好保留與經營,否則是會流失的。陳彥玲建議:「從現在開始每天審視自己十件事情,以前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是一個知識分子在規範他的道德言行時應有的修為。那現代人呢?用什麼角度去看待世間人、事、物?如何評斷成功的價值、生活重點的優先順序、以及各種選擇的標準?是否逐步在符合『真、善、忍』這覺者所啟悟的人生真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