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乾渴,中華民族生存危機(四)

?"
(Getty Images)

〈水資源枯竭〉(摘錄自《中國之毀滅:中國生態崩潰緊急報告》一書)

國土陸沉及都市敗落

大量開採地下水,已成為中國解決水資源匱乏的普遍做法。地下水普遍超採的那一時刻,即是水資源危機進入極端惡化階段之標誌。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一種自然儲備形式,也是一種應急儲備形式。在大旱之年和戰爭時期,地下水是救命水源。由於地下水還具有取用方便和水質潔淨的優點,再加之深井設備的使用,地下水已經成為重要的水源。在採補平衡的條件下,大量抽取地下水並無不妥,但一旦超量開採,動用了難以恢復的地下水淨儲量,災難就開始發生。首先是水位大幅度下降,形象地說,就是以深井群為圓心,在地層下形成一個半球形的抽乾了的區域,其狀如一巨型漏斗。10米的深井抽不出水了,就打15米;15米再抽乾了,就20米、30米地追著打。例如北京為了解決水荒,就打了4萬眼井,地表水豐富的上海及江浙一帶也打了1萬多眼深井。這些深井晝夜不停地抽取深層地下水,寅吃卯 糧,過一天算一天。長期的地下水超採,已經造成了100多個城市地下水位明顯下降;地下水嚴重超採的27個城市中,除了南京、武漢、貴陽之外,均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並面積逐年擴大。

天津及其相鄰的滄州市,地下水位降落幅度可能是中國之最。天津地下水資源7.01億立方米,實際開採量為2.48倍,超採10.37億立方米。至80年代後期,天津市中心地下水位埋深已近100米,年均下降3~4米;滄州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973年為33米,6年之後的1979年為68米,並以每年平均6米的速度繼續下沉。現在滄州漏斗中心埋深已超過了200米。這一帶的機井,井深已從20~30米發展到300~400米。目前,全國已形成56個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積達9萬平方公里。

黃河以北的漏斗區以北京天津為中心,長江以南的以上海為中心。目前的趨勢是,這兩大漏斗區正在相互靠攏,神速地跨長江、過黃河,通過滄州、衡水、德州、棗莊等城市串連起來,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瀕海平原上形成一個「恐怖的奇觀」。

接踵而至的災難是,在超採形成的疏乾區,地面發生沉降和塌陷。

如天津市,1959~1981年期間,地面最大沉降量竟達2.04米。

長江三角洲諸城是中國地面沉降最嚴重地區。據多年統計,上海累計沉降量為2.6米,年均沉降60毫米,年最大沉降量為262毫米,由於採取了壓縮地下水開採、調整開採層次和加強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等措施,使城區地面沉降得到一定控制,近年來年均沉降10毫米,每年經濟損失5000萬元。但上海近郊工業區和周圍的寧波、蘇州、無錫、常州等地的沉降速度仍然很快。專家們測算,按照目前趨勢,100年後,長江三角洲一帶地面將低於海平面,如果上海控制得好,也要成為「海上孤島」,名字恐怕也要顛倒一下,叫「海上」了。

地質專家們總結道:「……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地面沉降活動,人為超採地下水所引起的沉降速率或幅度,比自然背景要大數十倍至數百倍。」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經有56個大中城市發生這種地面沉降,有300多個城市發現地裂縫。地面沉降對城市的破壞一般表現在建築物開裂,各種管道系統斷裂錯位,雨水、污水排放困難,堤壩、防波堤等防洪水平降低;除此,沿海地區更受到風暴潮和海水倒灌的威脅。1995年夏,第18屆太平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披露,聯合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溫室效應,至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50厘米。中國學者指出,由於無節制地提取地下水等人為因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沿海,海平面到2050年將上升70厘米,比全球平均速度要快1至2倍。這顯然是海平面上升和陸地沉降兩種災難交相作用的結果。如果這兩種趨勢都得不到緩解,在21世紀中期,中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東部沿海地區,將有大面積國土沉入海中。

但是,地面沉降甚至大面積陸沉都還不是災難之終結。地下水超採所造成的最嚴重後果是海水和污水入侵。深層地下水的補充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被抽空的地層不會長期保持疏乾,沒有潔淨的地表水補充,污水與海水就會趁虛而入。目前,污水入侵已相當普遍,海水入侵也開始在大連、秦皇島、萊州、龍口、煙台、青島、北海等沿海城市出現。在自然條件下,充沛的地下水會在陸地的邊沿形成一道屏障,阻止海水反滲。地下水抽乾了,海水不犯淡水的平衡就被打破。以煙台市為例,除了不靠海的1個縣之外,其他10個縣市都因地下水超採而招致海水入侵,且速度極快。地質水文專家們警告,如不緊急阻止海水入侵,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幾年之後,煙台會變成「海上浮島」。不是說煙台真的要浮在海上,而是整個浸在海水之中。

海水和污水入侵的後果極其嚴重,不僅從根本上毀掉地下水資源,而且一旦發生,就難以逆轉。原因之一是,「缺水—超採—入侵—越缺水—越超採—越入侵」,形成一個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好進難出。原因之二是,難於補救。人工回灌需要從深井裡注入大量淡水,連喝的水都缺乏,又談何回灌?而且,液體滲透方向一般總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海水向淡水入侵頗易,淡水排擠海水極難。也就是說,發生了海水和污水入侵的城市,即便有充足淡水資源,即便立即實施大規模人工回灌,恢復水質也可能是百年之後的事情了。當超採的深井群抽上來的盡為鹹水污水並改善無望之時,這個城市還有何前途可言呢?

前文已述,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進逼下,我們已經淪喪了大幅國土。我們被迫放棄祖業,一路敗走,試圖偏安於東南一隅、沿海一線。遂把舊城翻新,把一個個的無名小城和漁村建設成大廈如林的都市。現在,日益加劇的生態破壞不僅使我們繼續喪失著國土及其菁華——耕地,又殃及了菁華中的菁華——都市。海水污水入侵的不可逆進程已然展開,都市的敗落已命中注定。

我們遼闊的960萬平方公里國土,減去38.2%的嚴重水土流失面積,再減去33%的不毛之地,僅剩下28.8%。我們的家園已縮小到一小半了。在剩下的這一小半裡,我們又被迫減去大量國土之菁華(耕地),現在,我們還要再減去菁華之菁華——城市嗎?

一個曾創造出輝煌文明的民族,落到這步田地,其悲涼難以言敘。

個案:旱區「喊叫水」

一談缺水,人們就會想起以色列:那裡有世界上最節水的滴灌與噴灌。人們有所不知的是,中國也有節水的滴灌,雖然不是像以色列那樣用計算器控制……。

●天空照樣沒有一絲雲彩,太陽固執地照射著地上僅有的地膜玉米,逶迤起伏的山坡綠意全無。同心縣乃至整個西海固都在手搭涼棚,期待著游雲帶來雨水……。

在喊叫水鄉周家溝村楊莊子社,200多畝地膜玉米正在靠水窖維生。一眼窖能蓄水60立方米,一窖水能澆兩畝地。楊莊子這一片地周圍有61眼窖。男人們很多都打工掙錢去了,夏糧已經減產,秋糧也種不下去了,如今只有土豆和地膜玉米。這些玉米可是今冬的大希望,只要挺過這艱難的6月分,等到7月分雨季來了,這些玉米每畝還能收800斤左右,到時賣了玉米可以買麥子吃,今年就餓不了肚子……。

水窖是極度乾旱地區民眾解決飲水困難的蓄水設施。挖一口大肚井,再用小鐵錘把不透水的上好紅壤一塊塊夯到洞壁上,便大功告成。新近輔以石灰水泥,防滲性能更好。下雨時,將雨水導入水窖,以備日常飲用之需。下雨前人們會搶先清掃街院,但難免有垃圾牛羊糞等穢物沖入。喝起來味道不佳,也總比無水可喝好得多。大約是在1995年前後,解決飲水問題的水窖被推廣到農田灌溉。寧夏地方政府號召農民在田間地頭打窖蓄積雨水,每戶兩窖,補貼幾百元材料錢。這既是德政,也是中國西部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標誌:靠天是吃不上飯了。

●乾熱的風猛烈地刮著,地上的黃塵迤邐上升。楊莊子社的大人小孩正在玉米地裡澆水。清涼的水正緩緩通過粗如小臂的橡膠管,這根管子長達幾十米,眼下正彎彎扭扭地盤在各家的地裡,在管子的中間,多根細如手指的小橡膠管正在汩汩地往外冒水。大大小小的孩子們蹲在地壟邊,他們輕輕地將管子插到玉米的根部,慢慢地,玉米根部的黃土塌下去了,濕潤很快擴及地膜之下。一棵玉米澆完了,再澆另一棵。這樣珍貴的水才會發揮最大功效。雖然是孩子們在澆水,地膜裡面是一片水光,可地畦之外卻沒有灑上一星半點的水。小小年齡已經懂得大人的心思,未來的歡樂,全都寄望於這一縷細流……。

喊叫水鄉不算是一個小地方,在900萬分之一的標準中國地圖上一眼就可以找到。以它為圓心,用水命名的鄉鎮圍了整整一圈:大水坑、甜水堡、毛井、大水頭、水泉、梁水園子,其乾旱情形及盼水之情可以想見。

喊叫了多少歲月,也沒有喊叫來救命之水,還喊叫什麼呢?

——這是一片比以色列更為乾旱的土地。

(全文完)◇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