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神祕的新興學科——巧合學(上)

?"
加州整合研究學院(CIIS)的理查德.塔納斯博士認為,被稱為「共時性」的巧合現象可讓人重新思考和建立內在與周邊世界的聯繫。(Fotolia)

「說曹操,曹操便到」,在歷史上,同步巧合現象一直是人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原初觀念來看,內與外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彼此關聯的整體。植基於「共時性」概念下所新興的「巧合學」,其所關注的種種神祕事件,究竟在提示著什麼?

文 _ Tara MacIsaac(英文大紀元記者)
編譯 _ 張小清

或許只有到了現代,我們才需要「共時性」(Synchronicity)這個術語。此一榮格分析心理學的重要概念,是指那些有意味的巧合,如「夢境成真」現象,其中既包含著非偶然的因素,也和主體的心理有著密切聯繫。

什麼是同步巧合 文明發展的實例

生活中的同步巧合,很多人都有所經歷,但要作為一個領域來探究,最有說服力的例子還是在人所共知的文明領域中。儘管科學家們很為他們合乎邏輯的研究而自豪,但巧合、直覺或運氣扮演關鍵角色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

舉一個新近的例子,去年11月17日,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小組和谷歌分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能識別複雜照片的人工神經網。科技網站「主板」(Motherboard)雜誌記者約旦.皮爾森(Jordan Pearson)調查發現,兩組人員直到最近才知道對方在做同樣的研究。「這真是個瘋狂的巧合。」他感嘆道,但隨即解釋說:「從許多方面來看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有這樣的需求,以現有的神經網絡研究為基礎,很快就會導向這一成果。」

只是,在同一時刻分別冒出的同樣念頭都可以這樣來解釋嗎?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和格雷(Elisha Gray)在1876年同時發明了電話;1773和1774年,席勒(Carl Sheele)和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y)分別發現了氧氣;1915到1918年間,兩名美國婦女帕蒂森(Mary Pattison)和弗雷德里克(Christine Frederick)都在研究如何利用機械提升做家務的效率。

回頭來看人類文明史,公元前500年前後,偉大的先知、哲學家和宗教領袖相繼出世:佛陀、蘇格拉底、老子……他們在印度、希臘和中國這些相距遙遠的地域為人類文明奠定了基礎。這或許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天時,而縮小到個人經歷的巧合事件來說,就是機緣。在中國文化中,有形的「機」與無形的「緣」從來都是不可分的概念。

上面列舉的這些序列性事件,只是卡爾.榮格(Carl Jung,1875~1961年)提出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又譯同時性)現象中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類別。

在這位瑞士心理學家的定義中,當對應於內在與外在、有形與無形、精神與物質世界的兩個或更多事件發生「非因果性」的聯繫時,在某一瞬間,自然與心靈合而為一,同步巧合的「共時性」現象就發生了。榮格寫道:「共時性揭示了主觀與客觀世界之間有意義的關聯。」

同步巧合幫人類重建與世界的聯繫


理查德.塔納斯博士近照。(Goethean/Wikipedia)

在近期的研究中,加州整合研究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簡稱CIIS)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理查德.塔納斯(Richard Tarnas)博士探討了「共時性」概念如何進入了西方學界,及其對當代的意義。

塔納斯說,16世紀科學變革所埋下的「簡化論」種子到19世紀時已長得「相當茁壯」;榮格則在關鍵時刻將共時性概念引入西方世界,以促進整個社會的覺悟。

在塔納斯看來,共時性是重新與我們周邊世界建立聯繫、在「後現代」生活中獲得意義的方式。


塔納斯博士用兩個同心圓來比較古人和今人與自我與世界關係的不同觀念。(大紀元製圖)

塔納斯用同心圓來比較人類的原初觀念與現代觀念的不同。裡面的圓圈代表自己或自我,外面的圓圈是世界,在過去的時代,兩者之間的屏障是不實的,而在現代的世界觀中,自我與外界被一條實線劃開了。17世紀哲學家笛卡兒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塔納斯認為,這種只認為自我有意義,周邊世界空無意義的世界觀,完全將自我與外界隔絕開了。

在過去,如果一個人心中想著一個自己沒見過的人,甚至是在很多年前想過的,而這個人意外出現,人們通常會認為,所思所想和事件的發生有關聯;同時,古人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在人力之上,有神、有天意或高過人類的其他力量支配著事情的走向。而在今天,人們只會說:「巧合罷了。」於是,「超自然」的可能性被既有觀念排除掉了。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學家維克多.曼斯菲爾德(Victor Mansfield)則嘗試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研究同步巧合,他認為這種現象從心理學和哲學上給當代世界提出了一個重大議題。曼斯菲爾德說,自己和其他人生活中的巧合太多了,無法用「純屬偶然」來解釋,「對我這個在科學唯物主義文化中受訓的物理學家來說,實在是些令人困擾的體驗」。

貝特曼博士的「巧合研究」

今秋在弗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貝特曼(Bernard Beitman)博士的「巧合研究」課程即將開講,這是高校第一次開設同類課程。貝特曼早年受教於耶魯醫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堪稱當代「巧合研究」的奠基人。他的專著《與巧合相連》(Connecting With Coincidence)將在明年出版,而他的網站Coincider.com則為人們提供了交流這類體驗、了解這一新興領域的平臺。

貝特曼對這類經驗進行了歸類。其中一類是與遠方的親人產生同步感應(simulpathity)。他說起有一次,自己忽然感覺窒息,隨後他了解到,在3000多公里之外,他病重彌留的父親當時正喘不上氣。他自己和身邊人經歷過的許多巧合,促使他開始了相關的探究。


巧合學之父——美國精神病學家伯納德.貝特曼博士說:「我們的思想感情對彼此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大紀元合成圖)

貝特曼說:「『巧合研究』這一新興領域提出這樣的認識──思想和環境間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是目前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未認識到的。……這種奇特的對應關係往往令人驚訝,因為它似乎不大可能發生。但『巧合』不僅只是相似事件,這兩個事件的關聯也必須有意義,且這種意義十分個人化,與關係到的人有著微妙的心理聯繫。」

美國暢銷書《大屠殺中的小奇蹟:信仰、希望和倖存的驚人巧合》(Small Miracles of the Holocaust: Extraordinary Coincidences of Faith, Hope, and Survival)中所蒐集的三個案例,描述了二戰期間的驚人巧合,讓人逃過納粹屠殺。該書的兩位作者都是大屠殺倖存者,他們蒐集的案例真實可信。

奇異經驗 巧合學之父的案例歸納

理解奇異的同步巧合——心理學所謂「共時性」現象,對個人成長可以大有益處。比如,幫你找到知己、工作機會,甚至是跑丟的小狗,巧合學之父——美國精神病學家伯納德.貝特曼(Bernard Beitman)博士如是說。不過他認為,這需要系統的研究。

貝特曼博士是弗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他曾就讀耶魯大學醫學院,在斯坦福大學獲得精神病住院醫師資格後,曾任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主任。是生活中遇到的巧合事件激發了他作為科學家的好奇心。「這些巧合就像是一些陌生之地,我不知不覺到了那裡。」他說。

像所有的學科拓荒者一樣,無功而返不能讓他滿足。貝特曼博士正在開展「巧合學」的跨學科研究,這片天地還少人問津,他也在呼喚同行加入,期許有一天會蔚然成林。

「我想我從中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一個人形成的概念會如何支配他們的反應。」比如,有些人認為巧合事件完全可以通過概率得到解釋,有的則認為只有信仰才能解釋,他本人則試圖發現其中的科學價值,使其裨益人生。

建立此一學科的第一步是對這一神祕領域進行界定:巧合是什麼?在榮格「共時性」概念的基礎上,他給出了一些新定義,同時將巧合大致分成以下幾類:

1. 同步事件(Synchronicity): 心理與人際巧合

「共時性」的字面意思是「時間上發生同步」,在一些著述中,貝特曼將這類事件描述為「腦海中的想法與外部事件令人驚奇地發生對應,二者間沒有明顯因果關係」。比如,20年中,你第一次想到你小學四年級的老師,結果同一天,你就在超市碰到了她。

2. 天賜良緣(Serendipity): 行為上的巧合

這一類基本上是指你在需要一件事物時,雖然不知怎樣能找到,卻剛好得到了它。

3. 序列事件(Seriality): 一連串類似事件

貝特曼博士解釋道,序列性現象是客觀世界中給人留下印象的一連串事件,這裡沒有主觀因素,任何人都能看出其連續性,例如本文前述所例舉的同步問世的相同科學發明。

4. 感知他人(Simulpathity): 遙知他人痛苦

這其實是「同步事件」的一個子類別,用以界定從遠方感知他人痛苦的體驗,最多發生於長相將近又性格外向的雙胞胎身上,有時也發生在其他親眷之間。有異於同情心,在這類體驗中,感受的主體當時並不知對方在經歷痛苦。


美國心靈作家黛比.吉森尼(Debbie Gisonni)曾在自傳體小書《生命課》中記述自己對遠方親人的感應。(黛比.吉森尼提供)

美國心靈作家黛比.吉森尼(Debbie Gisonni)的妹妹在多年前飲彈自盡,黛比在《生命課:告別與前行》(Vita's Will)一書中記述了當晚自己和姐姐的感應:「那天晚上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躁緊張,但也說不清為什麼,我身上好像無數螞蟻在爬。」得知消息後,「我和(姐姐)安吉拉通了話,得知她當時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大約10:30上了床,但是睡不著,因為她感覺很焦慮,透不過來氣。她打開電視想轉移下注意力,但擺脫不了出事了的感覺——還是出了大事。然後電話就響了。……」

貝特曼博士有次感到窒息,當時3000多公里外的父親正在病榻上喘不上氣。憶及自己的這段經歷,他說:「我們的思想感情對彼此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通過巧合研究,他已進一步認識到,「我們大家全都是一體。」

5. 實用巧合(Instrumental): 剛好符合需要

這類巧合又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會帶來心理層面的改變。例如,一名婦女已答應讓慣於實施「家暴」的丈夫搬回來住,在出發與對方會面前,接到一個撥錯的電話。電話那邊是一個正遭受男友「家暴」的年輕女子。兩人簡短談了一會兒。這名婦女後來對貝特曼說:「這個陌生女子的聲音讓我明白,和我丈夫住在一起是不對的。當我在機場見到他時,我告訴他我改了主意,他不可以和我同住。」

另一種實用巧合和前面說的「天賜良緣」有關,貝特曼用它來強調巧合的實用性。他舉榮格為例,作為臨時心理醫師,榮格隨機所用的東西往往和病人的心理發生對應,由此打破病人的心理防線,順利進行治療。一位婦女曾向榮格描述她前夜夢到一個很像金龜子的東西,不可思議的是,當榮格打開窗,正好捉到一隻飛到窗臺上的金龜子。

小狗斯奈波和貝特曼學生的故事

啟發貝特曼博士的另一個巧合事件發生在他的孩提時代。他的小狗斯奈波(Snapper)走丟了幾個小時,小貝特曼於是騎車到警署去問有沒有人看到他的狗,之後就哭了起來。他騎上車,迷迷糊糊中走錯了路。騎了一會兒,他看到斯奈波正向他奔來,就像牠一直在這裡等待主人一樣。「我敢肯定牠在對我說:『你上哪去了?』」

貝特曼博士笑說:「當你迷路的時候,更有可能發生巧合。」他甚至推測生命中「內置」類似GPS系統,讓我們在無意識之中找到需要的東西。

貝特曼又舉他的學生為例。這名學生在尋找文化人類學研究助理的職位,卻難如大海撈針。一次他參加馬拉松賽,他的媽媽在人行道上看比賽時,和身邊人攀談起來,這個人正好要僱一個該領域的研究助理。結果是皆大歡喜。

貝特曼博士說:「我覺得這位母親是靠她的『GPS』系統到了那個人身邊。」研究也發現,小白鼠腦部「海馬區」的活躍細胞會提示出牠們在籠中所處的位置,但仍無法解釋這種看不見的「導航功能」。

巧合學研究將概率、心理和信仰因素等等都納入考慮,但很難確定說出巧合發生的原因。不過貝特曼博士發現,不循常規的直覺行為可以加大巧合產生的機率。為了幫助讀者理解,他幽默地引用西班牙吉普賽人的一句諺語:「跑來跑去的小狗能找到骨頭。」(待續)◇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