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習近平著中山裝赴白宮國宴 有內涵

?"
習近平(右二)、彭麗媛(左一)身穿中式禮服亮相。中山裝有著其思想內涵和政治意義。(Getty Images)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夫婦9月25日晚舉行的白宮國宴上, 習近平、彭麗媛身穿中式禮服亮相。 習近平著「立領中山裝」赴國宴。

作為中國新的民族服裝,中山裝有著其思想內涵和政治意義。

文 _ 王韜棠

習近平這次身著「新中裝」,胸口的絲巾為湖藍色,與彭麗媛的中式禮服色彩搭配。彭麗媛身著長裙,袖口式樣同裙子上的中式點綴。

其實,這是習近平第二次穿中式服裝亮相外訪國宴,上一次是2014年3月在荷蘭國王和王后的歡迎晚宴上,習近平選擇了一套立領禮服,有的新聞報導認為這是一套「立領中山裝」。

中山裝的內涵

中山裝是以孫文(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種服裝。作為中國新的民族服裝,中山裝有著其思想內涵和政治意義。

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鈕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個鈕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據維基百科介紹,19世紀末,日本在美軍壓力下被迫開放門戶,1872年太政官宣布日本正式採用洋服,警察、鐵道員、教員、學生通用陸軍軍服。同盟會的人大多數都有留日或旅日的經歷,模仿了當時的日本洋服。中山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大陸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

中山裝於中華民國時期在大陸風靡全國,成為當時中國的流行服裝樣式。然而在國民政府遷移至臺灣後,中山裝在臺灣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特別是在蔣中正總統去世後幾年內,中山裝逐漸被時任的蔣經國總統所提倡的青年裝取代。加上當時有成衣王國之稱的臺灣,製衣素材只有人造纖維能自給自足所致,青年裝成為當時政要與公務人員之辦事服裝。在臺灣公務人員穿著除了中山裝及青年裝之外,亦有臺灣衫、高屏衫等等。

在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泛藍陣營則有以改良式中山裝做為選戰廣告服裝主軸之一,強調與孫中山革命歷史精神做結合,但未引起社會回響。◇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