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大陸學者解讀中國的神性及未來走向

?"
古代中國敬天信神。圖為北京天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場所。(Getty Images)

大陸哲學家趙汀陽日前的一段關於中國研究的發言,引發熱議。趙汀陽將中國比做一個有著強大向心力的漩渦,這個漩渦不斷把周邊各個地方、各個文化捲到一起,形成一個極其豐富、巨大的時空存在。漩渦的核心,即是「中國的神性」。

文 _ 李凡

認識真實中國需先排除西方概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任多所大學客座教授的大陸學者趙汀陽日前在「2015京城國際論壇」上說,中國是有著強大向心力的一個漩渦,把周邊各地方、各文化捲到一起。其精神世界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由於「中國的神性」。

趙汀陽在這段講話中表示,現代以來中國已經失去了以自身邏輯來講述自身故事這樣的一種方法論;認識真實中國首先需要排除由西方提供的一些概念和偏見,比如說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國沒有西方意義上的中世紀的封建社會。此外,帝國、朝貢體系、東亞、民族主義、殖民主義,這些都是西方用來解釋中國的東西。

趙汀陽還認為,中國古代沒有民族這個概念。古代中國這片土地上只發生過政權之間的戰爭,各個英雄都是忠於自己的朝廷和君主,而不是民族主義、愛國主義,這些統統不存在。

古代中國文明的連續不斷與相容性

他說,關於古代中國有兩大共識。一個是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不斷的文明。第二個是中國具有相容性,無所不包。中國為什麼能夠成就永續文明及相容博大?趙汀陽表示,簡單用一句話來說,中國是一個有著強大的向心力的一個漩渦,「這個漩渦不斷把周邊各個地方、各個文化捲到一起,形成一個極其豐富的、巨大的時空的存在。並且漩渦的特點就是一旦捲進來就無法脫身,它是一個向心的運動。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這樣一個巨大遺產,就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最大的遺產。」

他認為,中國變大是因為各方力量不斷被捲入這個漩渦。這個漩渦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為中原地帶擁有當時最好的物質條件,還擁有最豐富的精神世界。各個部族到中原來,逐鹿中原,搶奪中原,搶的不僅僅是地面,更主要就是搶奪物質生產的能力以及精神生產的能力,或者是知識生產的能力。

擁有了知識生產、擁有精神生產,就可以把自己合法化,而且能夠支配整個中國。所以漩渦的吸引力就來自於此,它是一個最大的物質生產,同時也是一個最大的精神生產。

擁有強大精神世界「中國的神性」

那麼,中國漩渦的核心——精神世界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趙汀陽認為:「這就要解釋中國的神性問題。中國在早期中原發展出來時,已經奠定了是一個天下。天下是以天對應,也就是說天下是要配天的,要與天相配。天是神聖的,如果我們天下的存在方式跟天相似,那麼它就因為配天而具有神性。所以中國的神性是這麼來的。」

「中國的房子為什麼蓋成這樣一個樣子?下面有一個底座,底座就是大地,上面這個蓋就是天,所以我們的房子本身就是天地,就是諸如此類的細節都表明了,中國這個文化的運動方式就是要把中國的存在方式,塑造一個配天的存在,所以它是神聖的,儘管它不是一個宗教。」

趙汀陽稱中國為一個以天下為結構的國家,或者說以世界為模型的國家,這才是中國真正的性質。他分析中國歷史性的演變,將從舊石器、新石器一直到秦始皇之前的這段時間,概括為先秦階段,叫做中國的天下,也就是說中國所建立的世界秩序;從秦漢到清末這一段,說成一個內涵天下結構的中國。到了清末民國以來,現代中國萎縮為天下裡面的中國,也就是世界裡面一個普通的國家。

中華文化締造五千年文明

趙汀陽還提出疑問,那麼中國未來的命運是什麼?或者說中國的天命是什麼?中國是否能夠由天下裡面的中國,重新生長為一個內涵天下結構的中國?是不是還能夠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個中國的天下,中國來建立一個世界的秩序?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發文稱,趙汀陽的視角跟國際問題學者、經濟學家的視角都不一樣,他對中國的思考是更深層次的文化結構、社會結構、心理結構問題,「有不少真知灼見」。

趙汀陽的言論引發網民熱議。大陸澎湃新聞網報導後,一天內有近500條評論,很多網民跟帖表示贊同。有網民稱,「中國是用厚重的文化去感召周圍的民族,共同納入中華民族體系,才能締造五千年的文明史。」「即使是外族入侵的政權,最後都得靠中華文明進行統治。不管權力如何更迭,精神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還有網民表示,如今中共統治下的歷史教育只注重教「歷史」,而忽視了「中國文化史」的教育。「民族融合和文化同化」這才是趙汀陽言論的精髓,這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這不是什麼新概念,而是民國時期著名史學家的共識。◇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