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10日總統唐景崧與短暫的臺灣民主國

?"
1895年5月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公推為總統。(資料圖片)

1895年5月25日,臺灣民眾為反對清廷將臺澎等地割讓予日本而創立「臺灣民主國」,並公推時任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但建國4天後,北部迅速失守,唐景崧即棄職潛逃回大陸,因此被戲稱為「10日總統」。不久後,乙未戰敗,民主國終結。

文 _ 趙芷菱

1895年,大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等割讓予日本,從而激起臺灣民眾的激憤,該年5月25日「臺灣民主國」在此歷史背景下成立,公推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以臺灣獨立作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之手段。

建國後4天,5月29日爆發臺灣居民的武裝抗日戰爭。因適逢「乙未」年,故稱乙未之戰。該戰爭幾乎是全民參與,其中尤以客家族群作戰最力。但一開戰,北部迅速失守,唐景崧於6月4日即棄職潛逃回大陸,因此被戲稱為「10日總統」。

然而,日軍在新竹以南卻遭遇客家族群的堅強抵抗,推進不易。但日軍持續增援,黑旗軍統帥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乃於10月19日喬裝成老婦,抱著隻小狗搭英輪逃亡,留下「阿婆仔浪港」(音同「浪槓」,用來諷刺「臨陣脫逃」)之臺語俚語。

21日,日軍順利進入臺南城,至此,乙未戰爭結束,「臺灣民主國」宣告終結,國祚約僅150天。但武裝抗爭仍不斷發生,規模最大的是1915年的吧哖事件,和1930年的霧社事件。後來改採非武力方式,籌組文化協會、民眾黨等,進行另種形式的抵抗運動。

臺灣民主國為反割臺而創立

今年很特別,除了是2次世界大戰終戰70周年,也是吧哖事件發生100周年,同時也是馬關割臺120周年。而且都是臺灣與日本之間所發生的歷史重大事件時間。

「臺灣民主國」即是因臺人為反對馬關割臺而抗日所創立。1895年5月初,謠傳法國有意出面干預。19日,法國巡洋艦抵基隆,艦長與唐景崧會晤,表示為中國討回臺灣很難,為臺灣保臺則較易,但臺灣必須脫離中國自成一國才行。

然清廷已決心割臺,雖知臺民反應強烈,也不再議約。並於5月20日下詔,解除唐景崧之臺灣巡撫職務,立即進京陛見,及命所有文武官員內渡。唐景崧原也決定內渡回陸,但面對地方仕紳一再懇求,勉強應允留下。

日本原本希望清廷令兵員全數繳械、和平移交公務文件、盡速離臺。不過臺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得知臺灣部分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臺灣已不可能,於是一面派兵監視臺灣,另方面,他調派預計進攻北京的近衛師團轉進臺灣。

臺灣獨立已勢不可免,丘逢甲等地方仕紳,號召以民主共和的方式獨立建國。而留學巴黎政治學校公法律例的陳季同則起草《臺灣民主國自立宣言》,唐景崧於1895年5月25日正式對外發表,宣告「臺灣民主國」成立。


1985年丘逢甲等地方仕紳,號召以民主共和的方式獨立建國。(維基百科)

唐景崧被公推為總統,駐守臺北;丘逢甲為副總統兼義軍統領,負責防守新竹、臺中一帶;黑旗軍將領劉永福任南部守備大將,守臺南;國會議長則推臺灣首富林維源擔任(但他未及上任便潛行回大陸)。

臺灣民主國定年號為「永清」,意「永戴聖清」,並以刻有「民主國寶印」文字為國璽,建都臺北,並製作「藍地黃虎旗」為國旗,呼應清朝的「黃地青龍」國旗圖樣,以示不敢僭越,並分送淡水海關及基隆炮臺懸掛。


藍地黃虎旗是曇花一現的臺灣民主國國旗。(維基百科)

唐景崧亦即電奏清廷,聲明獨立的原因是在同日本的戰鬥中不能用大清國號和龍旗,故不得不改名易旗,而成立民主國的主要目的在對抗日本,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即「今之自主,為拒倭計,免其向中國饒舌。如有機,自仍歸中國」。並表明對清朝「恭奉正朔,遙作屏藩,氣脈相通,無異中土」的態度。

落跑的10日總統

唐景崧就任總統後,即下令所有文武官員3日內決定內渡與否,從而掀起了一場官員內渡逃跑風。

日本軍近衛師團於5月29日由澳底(今新北市貢寮區)登陸武裝接收臺灣,但北部各軍防務整合出現問題,河南兵不堪一擊,湘、淮軍無心硬戰,未見日軍便自行潰散。5月31日,日軍攻三貂嶺(今新北市瑞芳區),守軍也一樣未見日軍就潰散。

6月2日清廷派特使,李鴻章之子李經芳在臺灣基隆外海的「日本軍艦」上,與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完成了臺灣割讓的交接儀式。6月3日,日軍繼續挺進、未發一槍一砲,迅速攻取基隆制高點獅球嶺砲臺。


1895年6月,日軍攻下基隆炮臺。(維基百科)

唐景崧急召中部各軍馳援,但遠水近火,各軍不至。眼見日軍迫近臺北,4日,唐景崧在職10天之後,以視察前線之名,喬裝成老婦乘德籍運煤船棄職逃至廈門,故被戲稱為「10日總統」。

民主國內部因此群龍無首,臺北城陷入混亂。過去所招募而來的廣東兵(廣勇)眼看薪餉無著,便趁機燒殺劫掠。臺北士紳為保全性命與家產,6月11日共推鹿港泉州籍商人辜顯榮為代表,以恢復戰亂秩序之名,引日軍入臺北城,辜家也自此發達。

6月14日,日軍不戰而下臺北,華山資紀親率文武官員入城,17日舉行「始政典禮」,日本正式開始統治臺灣。

來自民間的抗日力量

日軍接著向新竹推進。沿途遭遇臺灣各地抗日民兵的抵抗,但仍被日軍逐一攻破;丘逢甲見事不可為,乃於7月25日奉父母內渡大陸。行前寫下6首著名的《離臺詩》,其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以抒發他對清政府割臺的悲憤和無奈。

又如:「此地(臺灣)非我葬身之地也,須變計早去,父母在世,應求自己平安。」有人因而批評丘逢甲為自己的內渡找理由辯解。對於丘逢甲的歷史評價也呈兩極化。有人讚揚他是抗日英雄、愛國詩人,但也有人說他是未戰而逃,所言與所行表現不一。

接著,日軍渡過淡水河,繼續向南方推進。但是,在淡水河以南,一直到八卦山,日軍便受到了抵抗。在桃、竹、苗地區,一些地方上的仕紳、武秀才、墾戶、頭人等,凝聚成一股同仇敵愾的勢力。他們靠著地形的優勢,進行游擊作戰,比較有名的抗日者,有新竹的胡嘉猷、北埔的姜紹祖、苗栗的黃南球、頭份的徐驤等。因此,使得日軍遭受相當重大的損失,這是日本人始料未及的。他們原以為已締約取得臺灣,就可順利接收,卻沒有想到如此艱苦與不順。

當時有一位美國人的隨軍記者J.W. Davidson,就曾說日軍在臺灣打了一場比在中國北方更艱苦的戰爭。原本日本將臺灣總督府定位為民政官衙,但在遭遇如此頑強的抵抗後,便在8月宣布改行軍政,總督府也被改為軍事官衙,表示將臺灣的接收定位為戰爭,並且向本國要求軍隊增援,加入戰鬥。

乙未戰敗 民主國終結

日本軍一路南下的結果,便逐漸的把抗日勢力,往南部逼退,最後在彰化的八卦山,遂有一場大規模的戰鬥。而往南退守者差不多在這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中,全軍覆沒。但是日軍同時也元氣大傷。而此時正是臺灣的雨季,於是日軍也稍作休息,不再繼續南下,一方面等增援師團來臺,一方面重編戰鬥部署。這個部署,兵分三路。一路由陸上往南部推移;另兩路則走海路 ,一由恆春半島登陸往北打;一由嘉義的布袋港登陸;此三路夾攻當時的臺南。

當時臺灣南部的防務,尚有劉永福的黑旗軍防守。但劉永福實際上是按兵不動,也沒參戰。當唐景崧逃回大陸時,臺北的臺灣民主國潰散之後,劉永福也曾在臺南出任臺灣民主國第2任總統,以臺南為首都,大天后宮為總統府。


當時臺灣南部的防務,尚有劉永福的黑旗軍防守。圖為手持令旗的黑旗軍士兵。(維基百科)

雖然日軍分三路夾擊,逐漸對臺南形成包抄之勢。從南部恆春登陸的日軍往北推進,在打狗(高雄)有一次小型的砲擊之後,當時駐守的劉永福兒子劉成良就逃跑了。從陸路往南推進的部隊,沿路除了幾次小型遭遇外,也沒有受到較大的抵抗。10月19日,劉永福也逃回大陸。當時只因其防區在南部,日軍還沒有推進到南部來,才比唐景崧晚逃而已。

樺山資紀於11月18日向日本國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不過,臺灣人後續仍有一些零星的抗日活動。估計臺軍傷亡逾萬人,日軍傷亡以病死者多,約5000。由於日本軍事鎮壓手段殘暴,臺灣人民仍伺機反攻。當年12月,北部各路義軍由胡嘉猷總指揮,會攻臺北,惟仍不敵增援之日軍而功敗垂成。

胡嘉猷後也內渡。臺北反攻之役,亦可視為乙未戰爭之尾聲。乙未之戰因倉促成軍,訓練不足,缺乏重武器,對抗時間達6個月,死傷十分慘重。

唐景崧敗逃影響評價

唐景崧光緒8年(1882年),中法戰爭期間,自薦前往越南,成功招撫天地會首領劉永福及其黑旗軍,並迎戰法軍,挫敵鋒芒,因功賞花翎,加二品秩,出任福建臺灣道。後因建立臺灣民主國的決定和最後的敗逃,幾乎改變他一生的評價和官途。

甲午戰爭爆發,唐氏剛署理臺灣巡撫不久,曾7次上書朝廷,堅決反對割臺。但換來的卻是朝廷的「著即開缺內渡進京」命令。由於形勢所迫被擁立做臺灣民主國的總統,卻因對臺民眾抗日的悲觀想法,導致他棄職潛逃。

唐氏內渡後,朝廷念其舊功未降罪,僅命其退休返鄉,但聲望從此一落千丈。晚年他隱居桂林,創辦體用學堂,親自編寫劇本、促進清末桂劇藝術的發展,並支援康有為的維新變法,企圖挽回聲望。光緒29年(1903年),卒於桂林,享年63歲。

丘逢甲之褒貶

1895年反割臺運動期間,丘逢甲首先刺血上書反對割臺,爾後卻提前內渡,其前後言行不一,使後人對其抗日事蹟有所褒貶,但都肯定他對教育的貢獻。在臺中設立了逢甲大學、丘逢甲紀念公園,並闢有逢甲路等為紀念。逢甲大學是他的兒子丘念臺、楊亮功等人奔走成立。

丘逢甲內渡後,一度鬻文維生,後來專心在廣東、福建、東南亞一帶辦學,在廣東任興民中學首任校長,創辦上杭師範傳習所(西式學堂)、體育傳習所、嶺東同文學堂。他認為「欲強中國,必以興起人才為先,欲興起人才,必以廣開學堂為本。」中華民國建國後,丘逢甲被選為廣東省代表參加孫中山組織的臨時政府。 1912年2月病逝於廣東鎮平縣淡定村,年僅48歲。

日本正式統治臺灣後,給臺灣居民2年的國籍過渡期,臺灣人可以自由變賣財產及離開臺灣,否則期限屆滿,即成為日本國籍。

1897年5月8日期限屆滿,僅4456人申請離臺,占臺灣當時人口(約250萬)極小比例,這是因大多數的臺灣人都以務農為生,已數代紮根於臺灣這片土地,不願放棄辛苦所經營的基業。◇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