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驚駭!機器人將殺死人類

?"
有「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物理學家」之譽、《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Stephen Hawking)認為,完整的人工智能可能會終結人類。(AFP)

害怕人類的創造物反成人類的主人,甚至消滅人類,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從宇宙學者和微軟創辦人的口中說出來,這樣的恐懼就顯得更加有份量。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完整的人工智能可能會終結人類。微軟創辦人蓋茲也說要當心人工智能。

文 _ 楊佳

人工智能令人擔心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進入你我的視界。某天它們會不會取代我們的工作?或者它們會不會統治人類?這可不是老百姓的愚蠢擔心,有「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物理學家」之譽、《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認為,完整的人工智能可能會終結人類。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Motors)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也認為人類應該擔心。馬斯克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就連微軟創辦人蓋茲(Bill Gates)也說要當心人工智能。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Motors)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人工智能的 發展可能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Getty Images)

首先看電腦目前的能耐以及它們未來可能擁有的能力。如今的「深度學習」系統已經可以學會處理部分任務,而且表現直逼人類,例如Facebook的DeepFace演算法,辨識人臉的正確率就高達97%;Xerox在篩選話務中心的員工時,是使用電腦而非員工來對申請者進行篩選。

而人工智能也已經強大到足以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例如智能手機上的語音辨識系統,就讓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文盲得以使用互聯網。

但就算只是短期而言,人工智能也不會只帶來益處,國家擁有監控數十億對話的能力、可以從民眾中挑出任何人的聲音或長相,都會嚴重威脅自由。此外,正如原始的「電腦」取代了計算人員,人工智能也可能會讓許多白領階級失去工作。

再30年 電腦將具有整個人腦思維

谷歌工程總監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是著名未來學家兼人工智能開發者,他曾說,人工智能近年發展迅速,到2045年,將能夠把人類的整個大腦思維上傳到電腦,成為不朽的數據機。


谷歌工程總監庫茲韋爾說,人工智能將於2045年把人類的整個大腦思維上傳到電腦, 成為不朽的數據機。圖為蘋果iPhone搭載Siri系統,讓人可與計算機對話。(Getty Images)

庫茲韋爾以「奇點」理論聞名,其理論指,終有一日(預計2045年)計算機的智能將超越人類。而早在1990年,他就預言,計算機會在1998年前擊敗國際象棋冠軍,結果1997年國際商業機器(IBM)研發的超級計算機「深藍」(Deep Blue)贏了當時的棋王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

他曾舉例,比如蘋果iPhone搭載Siri系統讓人可與計算機對話;谷歌研發出自動駕駛汽車;谷歌推出的谷歌眼鏡可儲存用戶的個人經歷,並將其數據化。

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愈演愈烈


除電腦外,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也嚴重威脅著人類。機器人能執行多重任務,例如:醫 療診斷、航海及翻譯等。(AFP)

除電腦外,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也在嚴重威脅著人類,當前已有不少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零售業巨頭亞馬遜「雇傭」了1萬5000個倉儲機器人從倉庫或集裝箱往外搬運東西;很多酒店使用機器人進行前臺服務和房間清潔。機場使用機器裝置進行泊車服務;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個人機器人研究團隊領導者布雷齊爾(Cynthia Breazeal)在眾籌網站Indiegogo發起的項目,在短短六天內就募集到100萬美金,此後又得到了風險投資資金2500萬美元投資。

早在2013年9月,牛津大學的兩位學者佛瑞(Carl Benedikt Frey)和奧斯本尼(Michael Osborne)發布了一篇研究報告,該報告預測在未來20年內,美國將有約50%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他們觀察了700種職業,發現最易受自動化影響的職業包括:信貸員、前臺接待、律師助理、店員、出租車司機和保安,就算是靠寫演算法為生的計算機程式員也未能倖免。根據佛瑞和奧斯本尼的計算,在今後的二十幾年內,50%的編程工作也會外包給機器人。

事實上,這種情況已經開始變成現實。一方面,程式員越來越依賴「自我糾錯」式代碼,這是一種可以自己發現錯誤並自動修正的代碼;另一方面,他們也正在創造那種可以學會工作的機器。這些機器自身還無法思考,卻非常擅長處理海量數據,而且速度奇快。

通過這些數據,機器人還能執行多重任務,例如醫療診斷、航海、翻譯,甚至更多。此外,在一些比較危險的環境(例如,核電站與塌方礦區)中,只要有需要,這些可以自我修復的機器人可以在無需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執行任務,且最近的大部分反覆運算都已經是機器人自己設計的了。在未來,甚至機器人專家都會發現自己無事可做。

在凱恩斯1930年發表的論文《我們後代的經濟前景》中,他將這種情形稱之為「技術性失業」。當時,凱恩斯認為技術性失業是一種暫時情況,「一種適應不良導致的短暫過程,也是人類發現節省勞動力方法的速度、超過發現勞動力新用途的速度的結果。」

就在凱恩斯寫出這篇論文的同時,美國鐵路的機器化運動造成了近50萬工人失業。與此類似的情形還有轉盤電話淘汰了接線員;機器化收割、耕種與聯合農業取代了傳統農場工人。這一切和當年蒸汽拖拉機取代馬和牛幾乎是一模一樣。

機器的效率如此驚人,以致於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35年向國民發表演說時稱,(以當時的)經濟情況可能永遠無法重新讓那些被機器替代的工人再就業。而當時的《紐約時報》則抱持更樂觀的態度,指責總統正變成「烏鴉嘴」(calamity prophets)。

事實證明,凱恩斯的預見非常準確。1932年的失業率達到了24%,在隨後的十幾年中,這一比例僅下降不到5個百分點。這時一種輿論再次占據上風:20世紀的這次經濟重創,自動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源。

有財經評論認為,工作現在是回不來了,但只要經濟反彈自然會帶來就業,屆時那些令人神經緊張的「機器接管人類」的討論都會煙消雲散。

不過這種恐懼並沒有消失,只是潛伏起來了。《時代周刊》在1980年刊登了一篇名為〈機械革命〉的文章,向公眾展示了一個機器人正在用雙手扼殺人類勞動力的景象。

而這在3年後被一位來自MIT的經濟學家塞肯(Harley Shaiken)所證實:經濟復甦的進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100萬民眾繼續處於失業狀態。在這種背景下,無處不在的技術變革所引起的焦點問題不再是在將來的10年中會有多少人被取代,而是會有多少人將繼續失去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當時失業率達到了10%,而後在80年代末期降低了一半,再次使機器人問題退出公眾的視野。但緊接著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一項來自美聯社的調查又將這一問題拉回到公眾的視野。

一位研究勞動力市場的專家說,在大蕭條開始之後的5年,西方國家有無數的工作崗位消失,但這次的情況更加嚴峻,大多數工作不會再回來,且這個數字將達到百萬,這些崗位正在被技術所消除。數年之後,那些在電腦以及其他機器設備上運行的軟件將會變得更加複雜,這些軟件性能強大,並且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完成那些以前只屬於人類的任務。

這就是將來(或者也可以說現在)要發生的事情:銀行、物流、外科手術和藥品保存這些崗位,都被機器占據。製造業對機械化和自動化傾心已久,隨著機械成本的持續下降,這種情況會愈演愈烈。

波士頓顧問集團的一項最新研究稱,機器人現在可以完成製造業工作的10%,而在2025年之前,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5%。

機器人有一天能控制人類?

科學家們擔心,智能機器的研發至今尚無規範,如果繼續研發下去,人類將達到多數專家預測的奇點(singularity)。從這一奇點開始,智能機器操縱人類可能成為人類的災難。


科學家們擔心,智能機器的研發若達到奇點,智能機器有可能操縱人類。圖為日本新 款Pepper情感人型機器人,引發銷售熱潮。(AFP)

據美國財經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報導,物理學家、企業家和《人工智能革命》的作者蒙特(Louis Del Monte)透過電話,圍繞著人工智能、奇點和未來的不確定性,表達了他對智能機器未來勝過人類的智能的看法。

蒙特預測,平均到2040年會發生此種情況(智能機器勝過人腦),最遲是2045年。無論是哪個時間,確定將在30年內發生。

蒙特說,這不會是《終結者》的情況,也不是一場戰爭。「在後奇點世界的初期,有一種情況是,機器將尋求把人類變成生化人,這幾乎是現在發生的,若四肢出現故障,用人工更換四肢零件,我們將看到機器作為一個有用的工具。

目前,各個國家生產自動化業務在大幅提升,在中國依據工廠員工的生產總值(GDP),自動化增加了一倍。」

他說,「到本世紀結束時」,大部分的人類將成為半機器人(半人、半機器)。機器被操縱後,將取得突破的醫療技術,大多數的人類將有較多的閒暇時間。

值得留意的是,「此種機器將視人類為一個不可預測和危險的物種」。

蒙特相信機器被操縱後,最終將成為有自我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機器。他們「看待人類可能如同人類看待害蟲一樣,並用一樣的方式對待人類。」人類是一個物種,「是不穩定的,製造戰爭,有武器引發兩次世界大戰,還製造計算機病毒。幾乎是沒有吸引力的室友。」

蒙特寫了一本名為《一個警告》的書,書中說人工智能正變得越來越能幹,而且我們迅速適應它,如同它現世的速度一樣快。他說,心臟起搏器的操作是「相當常規」,但是「它使用傳感器和人工智能調節你的心臟」。

在2009年的一項實驗表明,機器人可以發展到欺騙別人的能力。在瑞士洛桑的巴黎高等聯邦理工學院的智能系統實驗室中,實驗了由機器人設計尋找類似能源的有利資源,並避免危險的合作。令人震驚的是,機器人學會了欺騙對方,企圖為自己囤積有利的資源。

蒙特舉的例子告訴我們,機器人也學會了自我保護,「不管它們是不是自覺的」。

預言成真?
德工廠機器人殺死工人


不僅如此,機器人殺死人的事件亦有發生過。2015年7月,據英國《衛報》引述美聯社報導,德國大眾汽車製造商表示,一家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工廠中的機器人殺死了一名合同工人。


一家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生產工廠中的機器人曾殺死了一名合同工人。(AFP)

大眾公司發言人希爾維格(Heiko Hillwig)說,這位22歲的合同工是一個建立固定機器人團隊中的一員。當時這個機器人抓住這位合同工,用金屬板擠壓他致死。他說,當時機器人被放在安全籠中,這名不幸遇難的工作人員當時正好在籠子中對其進行調整。

希爾維格表示,初步結論表明,這次事故的罪魁禍首是人為錯誤,而不是機器人問題。這種機器人可以被編程在組裝過程中執行各種任務。機器人通常在工廠裡的一個封閉區域中工作,抓住汽車零部件和安裝零件。

2015年5月,在倫敦舉行的2015年Zeitgeist會議上,霍金再次發出警告:未來100年內,人工智能將比人類更聰明,機器人將控制人類。

霍金說,未來100年中,人類將面臨比人類更聰明的人工智能的挑戰。霍金此前也曾發出警告,他稱人工智能可能終結人類。

霍金曾與特斯拉CEO、億萬富翁馬斯克共同發表公開信,他們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應該受到控制。信中稱,如果智能機器無法保障安全,人類可能會陷入黑暗的未來。

馬斯克多次表達對機器人技術發展的關注,他認為這可能會嚴重威脅人類的未來。在他最新的評論中,他擔心「發生嚴重危險」的可能性會在5年之內出現。

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AeroAstro科技公司百年慶典研討會上說:「我認為我們應該非常提防機器人。如果要我猜,什麼是對我們生存最大的威脅,機器人可能就是。因此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機器人。」◇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