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寒冬北海道 健走野騎深度遊

?"
寬大的雪鞋,穩穩踩在厚厚的雪上不致陷落,鋼齒則牢牢抓住時不時出現的冰封之地,毫無打滑疑慮。

兩年前的夏天,自駕奈良與熊野山區尋幽探訪,體會日本山川峽谷的靜悠。今年冬天,在自學日文有成的女兒規劃下,決定要深度體會日本山區的冰雪風貌與北海道特種馬戶外野騎的奇妙體驗。當然,吃海鮮,絕對是必要的行程!

文、攝影 _ 萬子青

嘗鮮北寄貝 捨小樽就苫小牧

「計畫趕不上變化」,原本定於1月中旬的北海道之行,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北極震盪而無法成行被迫延緩。受制於旺季有限的機位與民宿難覓,直至2月中旬,方才在女兒精闢的日語溝通下解決住宿問題而順利成行。

札幌千歲機場出關後,並未隨觀光客腳步去到小樽,而是直驅南邊的苫小牧商港,原因是想體會日本商港城市的步調。同時,這邊的海鮮可是現撈,新鮮不說,重點是,對象都是在地人或商務人士,而非觀光客,是標準在地料理。


口感奇佳的北寄貝,因濫捕曾一度瀕臨絕種。

進了海鮮市場,不能免俗的挑了家當地人網路推薦的攤子,各自點了人氣餐點。我因不嗜生食,點的是當地有名的北寄貝咖哩,一入口,豈是一個「讚」字了得。隨後觀察陸續進來的當地人,不管是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抑或著工作服的藍領階層,幾乎人人都點上這一味。至於生鮮,家人也是讚不絕口。

晚上則是踏足小城巷弄,尋幽探訪,飢餓誘使我們不經意地走進一家日式居酒屋。不同於傳統居酒屋,這家店以傳統日式料理為主,這對不喝酒的我們十分合意。有別於中午市場的在地料理,走的是更為精緻的日式風,好吃沒話說,特別是各種不同口味的天婦羅,海鮮的口感與做工層次的綿密,讓人見識到日人對美好事物的堅持。

泡湯,當然是北海道每日不可或缺的節目。旅店雖主打商務,但湯可是毫不含糊。日本溫泉種類眾多,特有的鹽湯體驗,渾身舒暢自不在話下。

苫小牧的兩日遊,滿足了舌尖的慾望,帝王蟹因此前在臺北品過,也就不再重複,凡事點到即可,無須太過,嚐的也都是臺灣難得朵頤的新鮮對象。淺嚐,似乎才是日式料理的真諦!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冰雪戶外的體驗。也順道見識了日本交通費用令人咋舌之處。

寒冬暖居 野中百年湯屋

冰雪之旅的首點是阿寒湖的野中溫泉國民湯屋,進入點的交通樞紐是釧路。我們在釧路車站附近一座傳統市場裡,享受了一頓數次日本行中最令人回味的牡蠣拉麵。肥美豐富的牡蠣和自產的魚醬湯頭,再加上Q彈的拉麵,不但口齒留香,更是溫暖了寒冬旅人的脾胃,難怪在這座不起眼的市場裡,還聚集了不少過時向隅而徒呼負負的中國觀光客。

阿寒湖得自駕或搭公交車,因擔心雪天開車經驗不足,花了一萬二千餘日幣買了三張阿寒巴士來回票,搭了約兩個小時的車到阿寒後,再花6000日圓換計程車抵達阿寒湖步道起點的野中溫泉別館。


有百年歷史的野中溫泉別館坐落在阿寒湖國家公園步道入口。

之所以選擇野中溫泉別館,除了便於遊山,最主要的還是它保有了日本百餘年的泡湯傳統、建物,以及優質的原湯,也是日本祕湯之一。由於風雪之故遊人不多,近乎一人獨自在諾大的百年湯屋裡盡情享受,真是人生一快。溫泉清澈,24小時源源不絕從不間斷,戶外雪花下的湯泉,更有不同的風味。

走道上的照片,訴說著野中這家人在北海道拓荒期的堅苦卓絕,而在資源短缺的酷寒天候下,仍然能夠維持水準之上的服務品質與經營成效,更讓人能體會這份精神仍繼續留存在他們子孫的身上。野中爺爺現今已112歲,由他的孫女克紹箕裘。在她的經營下,兩層建物與諾大食堂,維持著日人乾淨整齊一塵不染的潔淨傳統,其規模也說明旅遊旺季頗受歡迎的程度。食物雖非高價路線般的花俏,但保有日本膳食傳統,並具有日人講究的質與量。

野中別館還為那些短暫停留的登山客或路過泡湯旅人,提供簡便的自炊服務。在不增加服務負擔下,給客人更為便利的彈性選擇。

冰雪奇緣 壯闊阿寒湖

經過一夜好眠,隔日清晨,租借了雪鞋與登山杖,從門前國家公園步道入口出發,展開「冰雪奇緣」。這對生長在南國的我們,可真是一趟驚奇之旅。

寬大的雪鞋,穩穩踩在厚厚的雪上不致陷落,鋼齒則牢牢抓住時不時出現的冰封之地,毫無打滑疑慮。山裡路徑標示明確,安全無慮,還有野中家的長毛狗熱心帶路,三不五時不忘回頭吠兩聲,提醒流連身旁美景的我們加快腳步。各種針葉林木與不畏嚴寒自雪中掙扎冒頭的青綠樹苗,相應著橫梗其間披著白雪的斷木殘枝,那景,真是美!


阿寒湖上健走,毛狗總是不離不棄。


林中兩側雪牆,現場讓人屏息。

當走入山谷時,兩側白得令人屏息的積雪,猶如走進靜謐神聖的殿堂,更讓人錯覺時間似已隨之凍結。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後,眼界瞬間從林中解放,冰封的阿寒湖,豁然呈現眼前,震撼了三個來自南國的土包子。北風揚起的吹雪從湖面拂過,美呆了,也忘了手中的相機,只顧看盡這一切雪景。雪鞋牢牢地抓住湖面前行,毛狗仍一路忠實地引領我們,當穿過湖面回首剎那,高聳的雌雄阿寒二山從來時的山林赫然浮現,壯闊!


從阿寒湖入口遠眺雌雄阿寒二山,景致優美不在話下,如能親臨現場,更能體會其壯闊之處。

因貪戀,隔天延遲行程再次造訪阿寒湖畔,然再有不捨,此情此景也只能空留回憶。

有得必有失,由於延遲了出發行程,只能退掉阿寒巴士的回程票,額外支出2萬5000日幣改搭計程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鶴見居。


鶴見居是西伯利亞名禽丹頂鶴的避冬居所,也因為日本保育的成功,這些候鳥多成留鳥。

顧名思義,鶴見居正是西伯利亞名禽丹頂鶴的避冬居所,也因為日本保育的成功,這些候鳥多成留鳥。此站目的原本不是為此而來,熱心的計程車司機特地繞道前往民宿附近的觀鳥臺,讓我們一睹丹頂鶴的風采,如此的優雅飄逸,若不是親眼所見,即便高畫質數位視訊的存在,也還真難以體會。

宿泊的民宿TAITO實則已發展成旅店,該民宿最大的特色便是擁有北海道評價甚高的「美人湯」。琥珀色的溫泉,真是開了眼界,泡在其中全身滑潤也不刺激,但就此點,已不愧其稱號,至於是否真有美肌成效,兩天的住宿應是看不出所以。

這家民宿的餐點是附近出了名的,精緻、美味與質量均屬上乘,當然消費也不便宜,倒不是刻意享受,實在是訂得太晚且剩唯一套房,一人一天平均支付近萬元日幣。

北海道野騎之旅


鶴居馬場一隅。

隔日一早,正式展開北海道種馬野騎之旅。坐上專車,約15分鐘行程抵達鶴居牧場。換上雪季騎馬裝備,經教練詳細解說馬匹特性與騎乘技巧後,三人便躍上馬背,準備出發。由於我和女兒為初次體驗,教練特別以繩索將他與我二人的馬匹串成一串,避免技術失控,太座則是馬上老手,在後壓陣。陣勢排開,一行人「浩浩蕩蕩」展開野騎之行。

北海道馬的特性就是矮小、溫馴、耐力好、適應山坡地形。而且馬的「伴隨」性與生俱來,只要前駒走得穩當,後駟必然如影相隨,騎乘者根本毋需多慮。就這樣,雖是初回,但騎起來也還得心應手頗有老手的感覺。一個小時的「暖騎」後,教練放開了二人的牽索,讓我們有更大的駕馭度。除了即膝深雪中的漫步,一旦到了淺雪平坦區,大夥便隨著信號開始小跑步,淺嚐馬背打浪的滋味。初學者拿捏不好,總是被顛得七葷八素,但野騎的樂趣並未因此打折,還真的是樂在其中。

從騎程中也不難發現每匹馬都有她獨特的個性。女兒騎的是勤奮型的馬,無須鞭策,隨著前導馬匹的腳步與節奏忠實前進,也因此排在教練後的第一順位;我騎的則是匹相較有些被動的馬,雖然伴隨,但節奏可是「自由心證」三不五時要用腳去踢,再不就得「鞭策」,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跟上,但鞭策多了感覺也就皮了,除非加大力度。而這些馬都有一個通性,就是看到路上冒出雪堆的可口闊葉青苗,你若是一個不留神,她可是會順道吃上幾口。

雪中野騎除了騎乘的樂趣外,風景更是一絕。由於走的都是些山區的羊腸小徑,即便是夏季,也只有四輪驅動車能部分抵達,可以想見,風景必屬私房景點,一般難窺其堂奧。在馬背上眺望峰峰相連的白皚遠山,稜線上點綴著落葉後的林木,勾勒出黑白相應的景致,日本的黑白美學似乎源自於此;走入林間,白樺林木的美白肌膚,搭上樹頂尖交相錯落的蔚藍天空,那對比又形成完全不一樣的景色;而斜映在白雪山坡的林木倒影,更是讓人驚豔。

中午時刻,教練帶著我們登上高點,在雪地鋪上坐墊,遠眺整個釧路溼原,享受著牧場準備的溫熱便當,此時的感受,幸福啊!

回程下坡居多,又是一番有別上午的騎乘經歷,一會兒後仰騎乘,避免「馬失前蹄」;一會兒前傾,避免上坡後倒,也藉此維持馬兒重心。就這麼前傾後仰的漫步或小跑間,些許體驗到了北海道拓荒者的原始生態。


鶴居馬場教練的馬上英姿。

有了經驗後的野騎第二天,改由更具經驗的教練帶領,除了漫步與小跑,還外加了CANTER,也就是馬兒四腳離地的跨步快跑。不像小跑的碎步波浪難抓,CANTER的步伐穩健,波浪震幅雖大但頻率較緩,打浪節奏掌握反而順手。初次騎乘就能享受這相較刺激卻感受舒適的野騎樂趣,大有不虛此行的感覺。至於這天的行程,教練也還刻意選擇了不一樣的路徑,見識到不同林相與山景。而由於前一晚的大雪,更是增加了野騎的刺激。這時也就不得不佩服北海道種馬的驚人耐力,近30歲高齡的馬兒,竟然還能駝著七、八十公斤的人類,在這積雪深厚的高山雪地裡穩健跨步,甚至奔馳。這也說明牧場對這些馬匹的照料之用心,否則按一般馬齡計算,這個年紀的馬不是老病,就是早已喪失工作能力。

結束了第二天的野騎,整個大自然與人文體驗的行程也就告一段落。下午搭上了釧路到札幌的特快車,開始了不能免俗的都市巡禮。不過毫無購物企圖的我們,倒是避開了那些觀光路線,選擇了朝市(菜市場)和動物園──前者體驗當地市集;後者則是一睹北國特有種的動物,特別是狼與北極熊,還見到了超級可愛的北海道種小浣熊。

冬日遊記到此也告一段落,下次的行程,或許將會選擇溫暖的天候,租部車環北海道一周,自由自在的倘佯在北國的陽光下,體會另一種滋味的北海道。◇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