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死後有生」研究斐然 報告經歷者眾

?"
冰島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厄爾蘭德.哈羅德森博士的調研顯示,許多絕症病人在臨終前向醫護人員談及相似的經驗——已逝親友引他們去往生命「彼岸」。(大紀元合成圖)

來世是否存在?或許科學永遠也不能得出結論。不過,科學至少能統計出有多少人曾分享「死後有生命」的體驗。研究表明,許多親歷者以前不相信另外時空、也沒有宗教信仰。儘管這些經驗是主觀的,但一些要素卻提示出客觀存在的現象。

文 _ Tara MacIsaac(英文大紀元記者)
編譯_張小清

臨終接觸已故親友

冰島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厄爾蘭德.哈羅德森(Erlendur Haraldsson)博士就病人臨終所見幻象的問題,詢問了700名美國和印度的醫護人員。問卷結果顯示,有近500名絕症病人談及相似的經驗——已逝親友引他們去往生命「彼岸」,這些臨終者對死亡的恐懼隨即消失,他們變得情緒愉快。

在北美和歐洲進行的調查發現,10〜40%的受訪人表示他們與已故的人有過接觸。其中67%的體驗是視覺的,28%是聽覺的,涉及觸覺、嗅覺的分占13%和5%。1974年一次對900名冰島人的調查則顯示,有31%的人見過死去的親友。

哈羅德森博士舉了一個嗅覺的例子:

南冰島一座小漁村裡的一位婦女正在廚房做飯。她感覺自己看到某人經過廚房的門,但定睛一看卻沒有人,只聞到強烈的酒味。她丈夫回家後也聞到了酒味並問她有誰來過。他們都很奇怪這味道從哪來。後來他們才知道,就在他們有這種體驗的同一時刻,他們新買的這棟住宅的前主人墜海身亡。

哈羅德森自己在哥本哈根上大學時,也多次在入睡前看到一個「鬼魂」來到他租住的房門外探看,但那時他並沒有向房東打聽情況。

1977年,他與卡利斯.奧西斯(Karlis Osis)合著的第一本書《死亡時刻》(At the Hour of Death)問世。如今他已入耄耋之年,在臨終體驗之外,也廣泛研究前世記憶和超自然能力。

在接受《大紀元時報》視頻採訪時,他表示,由於這些體驗是完全個人化的,「從技術角度說,或許是幻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某種程度上「這些清晰、理性且驚人一致的經驗」又是真實的。哈羅德森博士並且援引1926年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的著作《臨終幻象》(Death bed Visions),書中指出,一些臨終者看似掌握了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的訊息:他們清晰地看到一些故去的人,而他們當時對這些人已不在人世卻一無所知。


厄爾蘭德.哈羅德森調查研究死後生命的著作《生者的暫別》。(哈羅德森博士提供)

瀕死體驗

每年約有20萬美國人報告他們的瀕死體驗(NDEs)。瀕死體驗通常包括靈魂離體、旁觀身體接受搶救,以及在另一境界看到異象。

2005年一項對美國醫生的調查表明,59%的醫生相信有來世。這「比其他科學專業人士中的比例要高得多」,迪內希.杜澤(Dinesh D'Souza)在《死後有生命:證據》(Life After Death:The Evidence)一書中寫道。

對失智症的研究 提示靈魂存在

如果沒有靈魂存在、思想意念僅只是大腦的簡單作用的話,阿爾茨海默氏症或其他類型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往往會惡化到不能正常運轉。然而,據維也納大學亞歷山大.巴特雅尼(Alexander Batthyany)博士研究,227名患者中有10%在死亡前都有意識清晰的「迴光返照」表現。

巴特雅尼博士提醒說,他發出問卷的醫護人員只有少數人回應了他,因此這項研究有一定缺陷,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但正常的思維活動何以能回到這些病患身上,這個問題仍讓他深感興趣。

靈魂離體

靈魂出竅(OBEs)是瀕死體驗中的一項共同體驗。親歷者們還紛紛提出靈魂獨立於身體存在的可能。

靈魂出竅研究人員尼爾森.阿布雷烏(Nelson Abreu)早先是普林斯頓大學工程學異常現象研究實驗室(PEAR)的實習生,也是今年2月間免費上線的電子書《意識超越身體:證據和反思》(Consciousness Beyond the Body: Evidence and Reflections)的作者之一。

他在書中提到,過去一個世紀中對四大洲一些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無數統計調查都揭示:有靈魂出竅經驗的人數以百萬計。據保守估計,全世界約有7000萬人曾經歷靈魂出竅。

轉世投胎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學者吉姆.塔克(Jim Tucker)博士手上有一個數據庫,收錄了約2500個擁有前世記憶的兒童的案例。一些孩子對前世的詳細回憶可和一些在世的人或死者的情形對應上。

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時,塔克發現,這些兒童追溯的生前非正常死亡情形中,有約73%前世是男性。這也與美國的相關統計數字相呼應:數據顯示,五年內全美非正常死亡者中,男性占72%。

受訪時被問及同事們對其研究的態度,哈羅德森教授表示,他們有的支持、有的不喜歡、有的則持懷疑態度。

他最後說:「我僅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科學家對這一類課題感興趣。有些人很羞怯,採取迴避態度……他們認為這類研究會傷及他們的學術聲譽。但這種觀念會阻礙這一領域的進步。」◇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