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66年過去 北京正在變成一只啞鈴

?"
(Getty Images)

北京,作為燕、遼、金、元、明、清6朝古都,最早建都距今已有1100多年,建城更遠溯至3000餘年前,可謂名符其實的古城古都。

然而,自1949年中共建政至今,短短60餘年間,北京逐年蛻變成舉世聞名的政治運動之都、水泥森林之都、世界堵車之都、陰霾久駐之都……經歷半個多世紀的人為戕害,北京古城風韻不再,祖制文化難尋。這不能不讓人扼腕。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布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

6月12日,財新網刊發署名評論文章指,由習近平出面,討論一個特定城市建設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第一次。

文章說,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或許意味著「新北京」呼之欲出,首都特區悄然問世。

北京市四套吃皇糧的「領導班子」將遷往現在的北京近郊通州區,與留在北京市四環路內的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辦遙相呼應,而連接它們的是那條僅12公里長的東長安街及延長線。

如此,由於超級沉重的城市病發作,北京將被迫變成「啞鈴」。

文 _ 韋拓

傳言成真

中共治下,百姓了解真相往往通過傳言,所謂非官方渠道。有趣的是,從官場到商場,民間流傳的「謠言」之後往往成真,後來乾脆被譽為「遙遙領先的預言」。北京遷府也是如此。

早在2015年6月,就有港媒報導稱,北京市即將召開會議布署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通州副中心建設是最關鍵的任務之一。業界專家表示,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等黨政系列遷往通州,將大大紓解首都非核心區功能,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至關重要。


早在2015年6月就有港媒報導稱,《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即將落實,通州副中心建設是最關鍵的任務。圖為2015年10月16日通州正在進行拆遷工程。(Getty Images)

為此,澎湃新聞6月1媒體致電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其值班工作人員卻表示並未聽說上述報導,並勸說媒體,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

此前的2015年兩會期間,北京市長王全順、常務副市長李士祥也曾否認「市政府等部門將遷往通州」的傳聞。王安順表示,北京城市總規劃正在修改,但目前沒有計畫將市政府等政治功能搬往通州。

然而,北京最高長官都否定了的這一「謠言」,又很快變成「遙遙領先的預言」。

據大陸中新網11月25日報導,中共北京市委11屆八次全會已審議通過關於制定北京市「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北京市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在2017年整體或部分遷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不到半年,事情急轉直下,更引起熱傳,據稱,北京當局因遭到市屬機關上下抵制,原本不想搬遷,眾多公務員房產、生意、孩子教育、看病、休閒、養老統統仰賴北京市所占最好區域,突然要搬至郊區,當局自然壓力山大。因此採取拖字訣。後傳「中南海決定將北京市部門搬遷到通州遭到北京市高官抵抗」,之後,又傳習近平放話「你們不搬,我們搬」,嚇得市級高官不得已開會定調,忍痛通過搬遷決定。

2016,北京真的要搬出北京了

據財新傳媒消息,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布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公報中,只有「北京」、「非首都」兩個表述,沒有「首都」的表述。且在公報中,使用了「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這樣的表述。研讀該公報,「北京」與「首都」或許已經分離。一個「新北京」正在醞釀之中,未來以通州區潞城鎮為核心方圓幾十公里之內,經過與周邊河北省各城市地區的融合、發展,那裡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北京」。

與此同時,首都特區或許也悄然問世。這個頂層設計的核心就是:北京將不再稱為首都,而只是中央政府的一個直轄市;首都將在政治功能上脫離北京市,成為中央管轄區,類似美國華盛頓DC;北京將與天津市、河北省協同發展,成為更大區域的經濟共同體。

據介紹,前不久北京市委11屆全會提出,北京副中心要規劃155平方公里的範圍。如果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副中心,這樣的規劃面積已經十分龐大,唯一的解釋就是,副中心最終將升格為新北京城市中心。

據證券晨報網早些時候載文:京津冀三省市將於2020年合併成立「國家首都特區」。文稱,北京市四套班子和所有委辦局整體搬遷到通州區潞城鎮。2015年已經開始拆遷建設,國開行第一批資金150億已經緊急撥付到位,2017年搬遷完成。以後北京四環以內的地區歸中央直管,北京不再投資建設,四環以外歸北京市管理。

學者劉彬撰文稱,如果說北京四環以內是北京城市中心的話,那麼副中心設置在通州,這意味著是一個啞鈴型的設計。以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為軸,將通州與主城區連接起來,構成大北京的城市格局。

隨著2016到來,更多跡象顯示,古老北京一分為二,「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首都成為北京的城中之城」也許成真。

北京遷府對中共現政權是一盤大棋

正如媒體披露的那樣,中共高層對北京與京津冀發展的整體設計表面看很有些誘惑力。在金融股市、製造業、外貿出口、樓市紛紛遭遇寒冬、GDP上7無望的前景下,《京津冀規劃》無疑是拉動內需、提振製造業、擴大就業、解救地區經濟的一步棋。但如此大的規劃和投資也引起各界擔憂。


在金融股市、製造業、外貿出口、樓市紛紛遭遇寒冬、GDP上7無望的前景下,《京津冀規劃》是拉動內需、擴大就業、解救地區經濟的一步棋。(Getty Images)

評論家蔡慎坤表示,據財政部測算,京津冀一體化未來6年需要投入42萬億元。42萬億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錢從哪裡來?又投向何方?未來將產生什麼後果?如此龐大的投資盛宴,誰唱主角?誰獲暴利?

新聞報導說,主要是京津冀基礎設施建設,也就是交通、給排水、電力、通訊、供暖、供煤氣或天然氣,及土地平整,俗稱的七通一平,尤以交通優先,鐵路、公路、港口優先投資。每年7萬億的投資,意味著在京津冀地區這塊面積僅有全國2.3%的國土上,將投入全國10%以上的固定資產,其他地方只好流口水了。

空頭大師查諾斯認為,「經濟活動不等於創造財富。你如果蓋一座橋,然後這座橋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於是你每過五年就要蓋同一座橋,這能轉化成為很多很多GDP增長數字,但顯然不會增加國民的福祉。」

蔡慎坤還做了橫向類比:世界上並非只有中國在政府主導的投資上毫無節制,上世紀30年代的德國、50和60年代的蘇聯、60和70年代的巴西、80年代的日本,都曾出現過靠大規模的政府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的奇蹟,但最終這些國家都陷入債務危機和經濟衰退之中,如今42萬億的操刀者,或許高估了這場投資盛宴的美好預期,也忽略了全民要為之付出的慘重代價。

改變北京政治屬性

令人聯想的還有政治需求。中共建政67年來,北京一直在統治者腦子裡是黨國門面、重中之重。「穩定」更是他們永遠的心病。加之中共內務、外交所有重大政治活動、會議,包括政治運動的策源地也都在北京。最典型的是,讓中國人永遠無法釋懷、讓世界至今譴責的毛澤東「文革」浩劫、鄧小平8964血洗天安門、江澤民99年鎮壓法輪功等諸項反人類罪惡,最初也都發生在北京。

歷史也是非常諷刺,北京如此重要,也就引得中共中央和北京市當局一直明爭暗鬥。毛澤東當年批判彭真主持的北京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文革」一開始就八次「接見紅衛兵」,很快借紅衛兵之手,砸爛了中共北京市委這個眼中釘,彭真等一眾「老革命」「開國元勛」轉眼變成「牛鬼蛇神」,很多共產黨高幹死於非命。

鄧小平「六四」屠殺、江澤民鎮壓法輪功,焦點也在北京,江澤民反人類集團還利用國家宣傳機器炮製臭名昭著的「天安門自焚」事件,煽動全國民眾仇視法輪功,升級迫害。


鄧小平「六四」屠殺、江澤民鎮壓法輪功,焦點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圖為1999年香港悼念「六四」十周年大集會一景。(AFP)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指出,北京市政府跟中央政府從1949年開始就一直是有矛盾的。中央政府是否坐得穩,有沒有安全問題,跟北京的市委書記、公安局長、警備司令這三個要職人選有重大關係。胡錦濤執政時,這三個要害都是江派的人馬,直到中共18大前才全部換上自己人。

習近平本人及其父親習仲勛,也是「文革」等政治運動的受害者。因此,當局這次改動北京的格局,似乎也蘊含了改變北京政治屬性的深層意願。

無序發展令北京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號「俠客島」2013年2月10日發文〈習總說了,北京不遷都,但要遷很多東西〉,讓外界聚焦北京長久以來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北方荒漠化……等危機一直在加重。


北京水資源短缺、人口膨脹、交通堵塞、環境污染、北方荒漠化等危機一直在加重,已不適合居住。(AFP)

2013年3月,中科院、北京發改委等單位撰寫的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13)——承載力測度與對策》稱,北京的綜合承載力已進入危機狀態。

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機。藍皮書數據顯示,到2015年,在各種指標均能同時滿足的條件下,京津冀地區人口承載力為8620萬人,但2010年京津冀區域總人口已達1.04億,預計2015年將達到1.12億。

北京的交通承載力也嚴重超負荷。據媒體2013年3月9日報導,北京地鐵日客流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人進去,相片出來;餅乾進去,麵粉出來……」

按照國際標準,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重度缺水,而2011年,北京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19立方米。

北京污染嚴重舉世矚目。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2014國際城市發展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北京的生態指標在受調查的40個城市中排名第39,倒數第二。北京環境宜居指標大大低於平均水平,污染極其嚴重已達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程度。近年來,北京嚴重陰霾圍城已成常態,嚴重的空氣污染令肺癌患者猛增。肺癌發病率10年超4成。

中共前總理朱鎔基2000年在河北考察時就表示,沙漠化問題難以控制,遲早要遷都。

童大煥警告說:今後,想進入中國北京五環內「首都特區」的人們可能要在各方面付出更高的時間成本或物質成本。但他也指出,世界人口聚集趨勢正在改變,北京遷府也無法阻止。

服務業主導的超級大都市化,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工業主導的城市化邏輯,很多人對這些年來日本東京都人口回流,美國嬰兒潮老人從郊區別墅回流都市中心視而不見。

他斷言,無論規劃如何,人口向超級大都市積聚的態勢,如大河奔流,如黃河壺口瀑布,千山難遮,萬里無阻!

關於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學者劉彬說,北京應該是政治、文化和科研中心,大量央企總部及其下屬機構,根本沒有留在北京的必要性。因此,下一步棋是動央企。央企動遷一定存在利益博弈,比起市政府,央企的利益鏈條更長,而且與北京市稅收聯繫密切。如何切斷這種利益格局,才是中央的難題。如果下定決心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必須將央企總部遷出北京,消除其繁殖功能,從根子上消除北京城市擴張的衝動。

童大煥則舉了首鋼搬遷並不成功的例子:1949年以來的當代中國,城市化的市場邏輯與社會主流的「願望邏輯」,以及權力邏輯一直發生著巨大的撕裂。市場與權力拔河,糾結來糾結去,就生出很多空城鬼城的怪胎。

過去18年,城市面積擴張幾乎3倍於城市人口增長。這便是鬼城空城不斷產生的原因。其中國家級戰略失敗的例子,首推河北曹妃甸。這座真金白銀砸下三、四千億元,首鋼整體搬遷的「環渤海中心地帶,輻射華北、西北、東北,面向東北亞和全世界,連接東北亞的橋頭堡,河北省國家級沿海戰略的核心,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核心區」,經過了十多年熱火朝天的建設以後,終於成了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的「空城」。

童大煥又說,可以肯定,通州副中心不會重蹈曹妃甸覆轍。因為它離現有北京市中心太近了,通州八里橋到CBD核心邊界的四惠橋也就12公里不到。由於權力的強力推動,仍然有可能極大地改變北京的城市格局。

紓解人口是改造啞鈴核心之一

6月16日上午召開的「疏解非首都功能」會議上,北京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台、石景山及被定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一一拿出了各自人口疏解方案。

東城區的疏解重點區域是故宮周邊、永外地區等地。朝陽區則放在了一般製造業和批發市場上。今年朝陽計畫清退商品交易市場不低於53家、一般性製造業不低於85家、倉儲物流基地不低於3家、再生資源回收場站不低於15家,並且將雅寶路和潘家園地區市場集群作為朝陽的疏解重點,集中開展用地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場疏解。

備受矚目的通州,將有效疏解中心城區約40萬人口,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未來通州總人口將不超過200萬。


備受矚目的通州,預計有效疏解中心城區約40萬人口。圖為2010年4月8日北京通州棚戶區上萬拆遷戶排隊6天5夜搶房。(AFP)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獲悉,「十二五」期間北京人口年均增長41.7萬,2015年當年人口增量史上最低,只有18.9萬。按照未來五年人口規模2300萬的紅線推算,今後五年北京人口年均增長至多25.9萬。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當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除了將明確北京區域整體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還確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近、中、遠期目標,既有頂層設計綱要,也有實施方案細則和路線圖。細則包括交通一體化細則、環保一體化細則和產業一體化細則。然而,在中共治下,此一看似新奇大膽的方案,貫徹過程能否順利,海內外也正拭目以待。◇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