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從禮教、宗族看古代女權

無標題文件 有關古代女權問題,自民國始就是一個熱議話題。尤為一些以反傳統為先進的學者所批判,甚至著書論說古代女子之生活如何水深火熱。而其所依據者蓋有兩端,一為儒家禮教,一為宗族制度。

儒家學說建立於春秋時期,孔聖先師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奔走呼告,克己復禮。不過儒家中禮的部分被充分實踐,主要是在宋朝。彼時,宋朝理學家們將禮教從一個趨於凌遲的狀態重新強化,僅使社會從五代以來的混亂狀況重歸正軌,且對後世產生深遠之影響,而元明清世之禮教思想與有宋大儒一脈相承。所以,等到近現代的反傳統思潮出現時,宋代理學就成了他們抨擊儒家時的眾矢之的。

然而須當注意的是,理學家們所強調的禮教,不惟針對女子,亦針對男子,教人各守其位,順應天道地德。於女子而言,當應坤德,諸如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雅量容人等等,都是坤德之表現。並且,禮教所以給人以刻板之印象,其實很大程度是由於現代派觀念流於敗壞,所以反倒覺得古人迂腐。

總之儒家禮教也好,或使禮教深入人心的宋代理學也好,並不似反傳統的現代派思潮所抨擊的,專為對女權之壓迫等等。

再看宗族制度。中國人傳統的家庭模式是同宗同族世代同居,家族越大越是興旺,家族不睦才有分家之說。不過,在反傳統學者的理論體系中,如果說禮教被視為精神束縛,而宗族則成為物質牢籠。

要檢視這一觀點,就需要從宗族制之形成說起。我們所熟悉的中國人傳統的家族宗族仍是興於宋代,繼之以元明清世。而宗族制所以會在宋代形成,亦與理學有關。理學家非是理論家,而是真正的實踐家,他們所要實踐的正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故而齊家在理學家的實踐中就成為與修身、治國一以貫之的重要環節。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為了實踐這個「齊家」,宗族制度由是而生,所以宗族制之意義也必然重大,而宗族中女子之作用也自然不可小視。當一個個家庭以義莊、祠堂為中心,結成大的宗族,在他們的土地上,累世義居,幾代不分家時,女子做為主內者,可謂舉足輕重。她們擁有更高的權威,亦有更多之義務;她們肩承更大之擔當,亦負有更多之責任。這如同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不能只見其一,不論其二,只論責任或義務,而無視女子在宗族中所受到尊崇與重視。

此外,道家思想講究「弱之勝強,柔之勝剛」,講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講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所以古代女子的謙順忍讓,其實是一種德行與高儀,而非是現代人所以為的受壓迫。並且這些智慧的信條,不惟適用女子,亦適用於男子,能做到者,實在是一種境界。

除了上述理論上的探討,史料中亦有大量的記載,足以復原古代女子在家族中的地位。仍以宗族制興起的宋朝為例,諸如教育方面,歐陽修初習字,是以母為師,還留下了以荻畫字的佳話。蘇軾少年時,亦由其母教讀《漢書》。周必大少年時, 其母「躬督誦書,常至夜分……又教以屬對賦詩。」以這些宋士大夫們日後的成就觀之,他們得自於母親的啟蒙教育可謂功不可沒。又如,治家方面,常常是從嚴以治。譬如包拯去逝後,其妻董氏便接過家長的角色「肅然若嚴」,處理親戚關係亦如包拯「非義相干,一絲不與也」,空閒時「或閱佛書以適性理」。這其中全然沒有一點今人所臆想的被壓迫女子之形象,分明巋然長者。此外,彼時女子亦不只限於主內,亦有助外之事蹟。譬如梅堯臣接待士大夫處理公事時,其妻謝氏常在屏風後面旁聽,退與梅堯臣商榷其人之賢不肖,其事之得與失,分析得很具條理。梅堯臣對外也稱讚其妻,這說明當時士大夫對女子參與公事是持贊許之態度,沒有人會認為這叫「牝雞司晨」。

說到彼時女子地位之尊崇,朝廷之上屢有女主聽政亦是一大明證。今人每以為女子地位之下降造端於宋世,事實上宋世卻是歷史上太后垂簾聽政最多的時期。北宋有真宗劉后、仁宗曹后、英宗高后、神宗向后、南宋有甯宗楊后、理宗謝后都曾垂簾聽政。而這些女主臨朝與通常我們所知道的漢代呂雉專權,唐代武氏稱帝等情形非常不同,她們或應群臣之請,或受先帝之托,才從後宮走上政壇。並且,她們無一例外的不是出於一個輔佐幼主的忠心,撥亂反正,退小人,遠外戚,為守祖宗基業,為保大宋江山,所以能流芳百世,功垂千古。

宋朝正如一個累世義居的大家族,宋朝女主正如一族之長,受舉族之愛重。而這些女子們所以能有如此傑出的才情,德行,能力,又是得益於理學家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理想的發揚與實踐。這才是女子地位與儒家禮教、與宗族制度之關係。當然,不能否認,繼宋至清的禮教愈至後來愈走入末流,必然會有種種不盡人意之表現。但還是那句話,譬如人之有生老病死,任何一種思想,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成住壞的過程,而我們探討任何一種現象,要看其在正常時期的狀況。不能因人之將死而否定其生,不能因事之有廢而否定其成。對於儒家禮教與宗族制度,實在不是什麼壓迫女子的禍首。反之,如果一定要探討所謂女權之類的問題,似乎再也沒有哪個時代的女權狀況,能比之今日禮教大壞、宗族散盡的中共國更加大亂不治,與日俱下的了。◇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