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倉頡造字與民間惜字習俗

?"
倉頡畫像。(公有領域)

在中國古代,寫有字的廢紙不可隨意丟棄和踐踏,要收集起來焚燒成灰,稱為「字灰」。

每隔一段時間,要開壇祭祀造字的倉頡,然後將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稱為「送字灰」或「送字紙」。

敬惜字紙的習俗曾經給中國帶來醇厚的文明與道德風尚。


文 _ 古春秋

倉頡造字

中國文字起源於倉頡,是神對人類的最大恩典之一,是給人的最珍貴的恩賜,文字是非常神聖的。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西漢末年的《春秋元命苞》也稱,倉頡造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為潛藏。」文字傳給人類之時,引動「天雨粟,鬼夜哭」的景象,可見文字的力量非同小可,具有驚天動地的神奇內涵。

《歷代名畫記》作者、唐代畫家張彥遠(公元818至907年)認為,倉頡造字引發如此異象,是因為文字深藏造化的奧祕,可以洞悉萬物包括隱形的精靈的形態,有了文字之後,「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倉頡是誰?史料記載,倉頡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他生有異相,頭上長著四隻眼睛,具有跟神明溝通的本領,抬頭可以看到奎星圜曲的形狀,低頭可以觀察龜殼的紋理及飛禽走獸的足跡。於是依其類象之形首創文字,被尊奉為「文祖倉頡」。倉頡創造的文字,被後人稱作「上古文字」。


俯察龜文鳥跡之象,採乎眾美,合而為字。(志清製圖/大紀元)

倉頡不僅創造文字,西晉皇甫謐所撰《帝王世紀》記載,他還是歷史編纂的創始人,記載歷史成為文字的第一個功業。自漢代,「隔代修史」的傳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有著連續而準確的信史的國家。

中國敬惜字紙的傳統

對於字紙的敬惜,出自傳統文化對神的尊敬與敬畏。文字是神傳給人類的特殊禮物,是神聖的,內含上天造化之祕,是開啟人類智慧、溝通天地萬物的瑰寶,不可等閒視之。

《文字訓》寫道:「夫片文隻字,皆仙佛之經書。寸楮微言,悉聖賢之名諱。天朝地府,一字貴若寶珠。」

中國「敬惜字紙」的風俗,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有一個狀元宰相,名叫王曾,連中三元(鄉試第一名「解元」,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一名「狀元」),封沂國公。

明代著名學者劉宗周《人譜類記》記載:「王曾之父生平見字紙遺棄,必拾而以香湯洗之,然後焚化。一夕夢至聖撫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之勤也。恨汝老矣,無可成就,當遣曾參來生汝家。』未幾生一男即沂公也。三元及第,為宋名相。」

這裡是說,王曾的父親平生珍惜字紙,看到被丟棄的字紙,一定會拾回家裡用香湯沖洗乾淨,晾乾後焚燒成灰。某天夜裡,王曾父親夢見孔子拍著他的肩背說:「你如此敬重上天造的字,可惜你年紀大了,不能成就功名,我會派我的學生曾參托生你家,替你光大門楣。」沒多久,王家果然生了一個男孩,因感夢中之語,為孩子取名為曾。王曾長大後參加科考,連取解元、會元、狀元,後官居宰相,封沂國公,傳下一段歷史佳話。

明代學者郎瑛的著作《七修類稿》也有關於宋代狀元宰相王曾因父親敬惜字紙獲得善報的記載。

到了明清時期,這個風俗已經深入人心,出現了一些專門勸人敬惜字紙的文章。如《惜字律》,要人們敬惜寫出或印出的文字,同時勸導人們在寫字時下筆要謹慎,不要損害別人。而《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惜字新編》、《惜字徵驗錄》等,均講述敬惜字紙的善報和怠慢字紙的惡報。《文昌惜字功過律》具體講述了惜字的二十四條功律和毀字、褻瀆文字的二十九條罪律。例如,「平生偏拾字紙至家,香水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長享富貴,子孫榮貴。」「生平不輕筆亂寫,塗抹好書者,十功,永無凶事。」惜字還可以解災,「埋葬字灰,子孫顯貴」。

相反,不敬惜字紙會有不好的報應。如〈惜字訓〉就說,「污一字促壽一日,踐一字削祿一朝,千以歲除,萬以紀奪,重則子孫全絕,輕則兩目皆盲,子女產厄,男子夭折」「污褻字紙致遭兵燹」等。

到了清代,記載的敬惜字紙獲得善報的實例也多起來。

清代蘇州有「彭、宋、潘、韓」四大家族,居首的彭家非常繁盛,據說就與惜字有關。彭定求的祖父重視惜字,後來彭定求大魁天下、高中狀元。彭定求還建惜字會,僱人廣收字紙,每年焚灰計兩千餘斤,後來他的孫子彭啟豐又高中狀元,子孫科第連綿。

蘇州有個吳探花,名蔭培,號穎芝,是清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欽授翰林院編修,官至貴州鎮遠府知府。吳探花對於惜字善舉,也是身體力行的,每當看見路旁被遺棄的字紙,他會不嫌污穢親自撿拾。

清人梁恭辰的《北東園筆錄》記載了一個因惜字獲報的故事。清代福建浦城有個叫陳蓮航的秀才,本是福州人,帶著兒子到浦城來教書,他敬惜字紙,每天都和地方聘請的專門撿拾字紙的工人交接,把收集來的字紙焚毀。某天,陳蓮航的兒子突然癲狂,從家裡跳躍而出,不知所終,家人朋友幫忙到城外溪邊找了一個晚上都沒找到。夜深時分,一個專門撿拾字紙的工人在城裡看到陳蓮航的兒子,於是就把他帶到旁邊的一所道觀裡,另外派人到陳家通知。陳蓮航第二天凌晨趕到道觀,兒子的瘋疾也好了。人們都說這是陳蓮航的惜字之功,因為若是不獲收留,陳蓮航的兒子在瘋癲的情況下很有可能遭遇意外;而陳蓮航若是不倡導惜字,不與撿拾字紙的工人每天交接,工人也不知道瘋癲的就是陳蓮航的兒子,即使遇到了也未必會搭理。兒子平安無事,正是陳蓮航敬惜字紙的善報。

遺跡和影響

那個時候,中國各地都建有專門焚燒字紙的「惜字塔」。惜字塔又名惜字樓、字紙樓、字型檔塔、聖跡亭、敬字亭等等,用於焚燒收集的廢紙殘書。

直到今天,中國各地可能還能見到古人因惜字而留存的遺跡。貴州獨山奎文閣外的藏字塔,就是供當時讀書人焚化字紙的「惜字爐」;位於嘉興南湖的倉聖祠,就是光緒時「惜字會」的所在地;在四川各地,都有不同時期修建的字型檔,洛帶古鎮字型檔塔為清代所建,此外崇州街子、合江佛寶、蒲江西來等古鎮和綿陽李白讀書檯都有惜字遺存。

蘇州東山方志名人館內有塊「惜字碑」,記載了清嘉慶年間東山諸老在惠安堂舉行惜字會的情形;蘇州平江實驗學校大成殿內,有一塊咸豐八年的惜字碑,是蘇州府知府禁止將字紙再造為還魂紙的禁令,要求城鄉各學校、各善堂善局、各廟宇道院等,分地段擔負起押收字紙的責任,避免字紙被隨意倒賣處置;蘇州閶門外西園戒幢律寺旁,至今還能看見一座取名「惜字寶庫」的建築。

惜字能夠獲取神祐,各地文人紛紛組建惜字會、惜字社等。讀書人不但身體力行,出資刊印善書、善文,免費分發,還聘請專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收拾字紙,送到惜字爐內焚化。清同治九年創建在蘇州胥門外的萬年惜字局,內供文昌帝君,庭前置焚化字紙爐一座,平時專收字紙。

中國敬惜字紙的傳統影響深遠,遍及海外、日本、東南亞等地。


惜字能夠獲取神祐。圖為臺灣花蓮鳳林敬字亭。(公有領域)

劉伯驥《美國華僑史》記載,在三藩市文華社的牆壁上懸掛著題詞為「敬惜字紙神明顯悅」的鏡框,旁邊放置了許多書有「文華社字紙灰」標誌的灰色布袋,用來集裝字紙灰。在僻靜處建有焚化字紙的「聖爐」,相當於中國的「字庫」、「字紙亭」。社裡專門僱了工人,每天沿街收集字紙包括廢舊書報、手稿、文件等,將字紙運往「聖爐」火化,然後將字紙灰裝入布袋,運送金門港口投之於海,非常認真,一絲不苟。華人社區看不見一張被人踐踏的字紙。

惜字的習俗曾傳到日本,清朝末年,日本建有惜字會。◇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