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北方山水畫巨擘--荊浩〈匡廬圖〉

?"
五代後梁.荊浩〈匡廬圖〉。絹本水墨,縱185.8釐米,橫106.8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曾在洪谷發現一片千年老松,蔚為壯觀!震驚之餘,不斷對著老松臨摩,寫生了數萬本。〈匡廬圖〉中的松群如此生氣勃發,是他苦心累積的成果。松下幾幢房舍刻畫精到,畫出房舍的材質,也畫出古人和大自然交融無間的生活形態。

文 _ 鄭行之

荊浩與〈匡廬圖〉

〈匡廬圖〉是一幅立軸,梁代(五代後梁)荊浩的作品。水墨畫,絹本。是一幅尺寸頗大的作品,稱得上是屏風式的「大中堂」(大中堂:指以整張宣紙,並以直幅所畫的作品)。

荊浩,河南沁水人,生卒年不詳。唐末五代時期,因天下動亂,為避世亂,隱居在山西太行山的洪谷,所以有個雅號叫「洪谷子」。


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荊浩在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演變史上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擅畫巨碑式的山水畫。就像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一樣,都是標準的巨碑式山水。在中國美術史上,荊浩和范寬都是影響後人很深的畫家。他還開創了北方山水畫派,與他的弟子關仝在中國繪畫史上合稱「荊關山水」。〈匡廬圖〉這幅畫原本沒有題名,是後人為了著錄問題才給命名的。乾隆56年(1791)阮元等編撰《石渠寶芨續編.寧壽宮》,將題目改為〈匡廬圖〉。而這個題名是根據元朝柯九思在畫作上的題跋:「嵐漬晴薰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依照所題跋文的末句而命名。

全景式山水

〈匡廬圖〉描繪的是廬山周遭氣勢磅礡的陡峭群峰,一方瀑布從巍巍重嶂中直瀉而下,險峰之間植了幾株老松群,而在平緩的水岸邊和地勢較低的山巒間則錯落地點綴著幾間房舍。

〈匡廬圖〉的布局是比較全面性的,不僅有崇山峻嶺的巍峨,也有小橋流水的歸隱氣息。整體氣勢雄偉逼人,而細部的刻畫又十分精到,因此被稱為「全景式山水」。

第一部專論山水畫著作《筆法記》

荊浩除了在繪畫技巧、風格方面有實質的「承先啟後」的貢獻外,他還撰寫了《筆法記》這本書。《筆法記》可說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山水畫的著作,其論述大都集中於山水畫的構思、布局、筆墨的運用等各式技法。

《筆法記》的內容跟《謝赫六法》有點相似,兩者都提到了六個字:「氣、韻、思、景、筆、墨」,稱為「六要」;此外,他還有「四勢」的說法,筆法要求具備「筋、肉、骨、氣」等韻味。

荊浩這卷論理性的著作不但為宋代宮廷所收藏,並且也給後人留下了可反覆揣摩運用的論點,對後人產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

北宋末「小景山水」的影響

荊浩這件作品跟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稍有不同,〈匡廬圖〉沒有把主景全部放在畫幅的中軸線,而是將近景的松石、屋舍移到畫面的右下角,形成了「平遠」和對角線的構圖,也就是說巨碑中軸式的構圖到荊浩這兒已經有所變化了,已有點接近對角線構圖,所以有人就認為他已經受到北宋末期流行的「小景山水」的影響。

南宋有四位非常重要的畫家:李唐、馬遠、夏圭、劉松年。其中「馬一角、夏半邊」是經常被提到的。馬遠作畫時喜歡把景物,把主體堆疊在畫面的某一個角落;夏圭的特色是喜畫半邊山水,所以才會出現「馬一角、夏半邊」這樣的名詞。而荊浩的〈匡廬圖〉也稍具有這樣的特色。


南宋流行馬遠、夏圭式的小景山水。圖為馬遠的作品〈山徑春行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流行馬遠、夏圭式的小景山水。圖為夏圭的作品〈松崖客話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講究「意境」營造的寫實風格

此外,〈匡廬圖〉也頗具寫實風格。不過他這個寫實跟西洋畫的寫實又不太一樣,西洋畫講求捕捉光影、明暗變化,而且要求畫得逼真,有立體感,幾乎是要求原貌再現的一種描繪方式。而中國山水畫講究的是「意境」的營造,兩種繪畫風格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比如〈匡廬圖〉,荊浩一筆一筆地以密如雨點的皴法(小斧劈皴或小披麻皴)耐心地點畫,而且以暈染手法營造一些特殊效果,皴染兼備,以達到畫家自我要求的「意境」。

為什麼中國畫的寫實跟西方的寫實不一樣?這也跟中國人的哲學思想有關係。中國人一向強調「天人合一」,尤其是在早期的山水畫中,這樣的傾向更為明顯。這種寫實是跟自然交融後的寫實,跟西方那種忠實地把光影、單點透視表現出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式的空間感

畫面右邊畫有一片平遠的場景,廣闊的水域,荊浩以類似「折帶皴」的筆法畫出汀渚,然後再深深淺淺地連綿成一方水域。寬曠平遠的水域依傍著聳立的巨岩,呈現出強烈對比,這樣的對比也許就是「中國式的空間感」吧。


一片廣闊的水域,幽緩平遠,旁邊有巨石聳立。圖為〈匡廬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幾株松樹,枝幹挺拔,松針蓊蓊鬱鬱,蔚為壯觀。五代後梁.荊浩〈匡廬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的右下方佇立了幾株松樹,松針濃密壯觀,枝椏的結構、紋理也都處理得非常細膩,整體姿態、形貌都生意盎然。他這麼精到的功夫並不是憑空得來的,在《筆法記》中就有關於荊浩寫生的記載。

據《筆法記》的記載,他曾經在洪谷中發現了一片千年老松,松皮斑剝蒼古,松幹挺拔高聳,松針蓊蓊鬱鬱,蔚為壯觀。對此,荊浩非常震驚,此後就不斷地對著這些松樹臨摩、寫生,據說寫生了數萬本。因此,〈匡廬圖〉這幅畫中的松群之所以如此生氣勃發,那是荊浩經過大量的寫生,苦心經營累積得來的成果。

營造的氛圍讓人神往

松樹的左方還有幾幢房舍,其中一間屋子裡擺著一座屏風,戶外則是蜿蜒的籬笆。畫面的構思非常生活化,甚至還描繪出房舍的材質,屋頂上鋪的是茅草或者是瓦片,畫得非常清晰。這些做法不但豐富了畫面,更能讓後人了解古人和大自然交融無間的生活形態。

再沿著山路上去,山徑下邊畫有棧道。古人在蜿蜒的山路上建棧道,把路拓寬,方便行旅往來和行路安全。


古人設法在狹窄的山路修棧道,方便行旅往來。圖為〈匡廬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上點綴了幾戶人家都面對著一片開闊無比的美景。(網路圖片)

經過一條細細的橋,往左又是另外一處房舍,又是另外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屋裡擺有桌子、屏風及各種家用器物。因為這屋地勢較高,戶外那片開闊無比的美景,得以盡收眼底。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生命哲學,〈匡廬圖〉這個作品營造出這樣的氛圍,很讓人神往。


古人一向服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往往山路就在家後頭,水道就在家門口。(網路圖片)

山水畫中人物很小 卻是畫中樞紐

中國山水畫有一個共同特色,畫中人物每每畫得非常小,看來好像人物只是個點綴,其實不然,〈匡廬圖〉的畫面下端有一方水域,一船夫撐著一葉扁舟,不經意地就將觀賞者帶入畫境。另有一人騎馬觀景,悠然自得地引領觀畫者隨著觀賞他眼前的佳境。因此,在中國的山水畫中,人物其實是整幅畫的精神樞紐。

筆法、氣勢都能巧妙交融 渾如一體

對於平緩的近景,荊浩以細緻的手法將之鋪陳得相當寧謐宜人,而相對於中景巨碑般大開大闔的崇山峻嶺,荊浩也顯示出不凡的功力,主峰由類似直立的山體組成,山石的輪廓用富勁道且隨機轉折的筆法勾勒,山壁面使用接近小斧劈、小雨點式的皴法描畫出山岩應有的堅實感。不僅如此,近景和中景兩者互為烘托對照,兩者在筆法、氣勢、布局上都能巧妙交融,渾如一體。

中國山水畫的特殊技法——「皴」

在中國的山水畫中有一個特殊技法──「皴」。皴,是表現山石、峰巒和樹幹表皮的脈絡紋理的一種技法,畫時先勾輪廓,再用乾墨側筆而畫。表現山石、峰巒的,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捲雲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

荊浩在這幅畫中所使用的皴法比較接近小斧劈、小雨點式的皴法,除了以中鋒作點、擢之外,還有以側鋒斜砍的筆法。運用這種「小斧劈」皴去畫山壁,細細砍斫,山岩得以呈現歷盡滄桑而仍屹立不移的堅實感。正因為荊浩畫的山壁有這樣剛礪堅硬的質理,使巨碑式的北方山水畫風格更加突顯與確立。

荊浩還研創了「水暈墨染」技法,因此特別擅長畫籠罩在雲霧中的山,又擅畫四壁峻厚堅實的山巒,難怪有論者說他的畫是「唐末之冠」。他也十分自負,曾說:「吳道子的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的山水有墨而無筆。」而他自己呢?則是:「吾當採二人之所長,成一家之體。」荊浩曾留下自題詩:

筆尖寒樹瘦,墨淡野雲輕,
岩石噴泉窄,山根列水平。

把他的畫中風貌詮釋得淋漓盡致。◇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