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樂舞寓教化 萬民諧和同化大道


北齊彩繪舞樂俑。(hanfulove/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2.0)

遠古樂舞,效法於天地神靈智慧,上可以感通神明,下足以潤物無聲。

在德音廣被的時代,君子以樂舞讚頌天地,同化大道;近則寓教化於樂舞,推行傳布天下,是以萬民諧和,遠人悅服。

文 _ 真愚

德音教化天下

樂舞之初起,不為聲色娛樂,而是用來調節自然,歸正天地萬物的秩序。其效法超自然的神的智慧,以完美的天道法則為標準,能安撫萬物,使一切回歸大道,諧和而有序。因此,早期的樂是當時社會最重要的教化人心的工具。

樂對人心的教化作用,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具備了,在歷史的發展中也一直延續著這個作用,只是越到後面表現得越隱蔽、微弱,而樂的娛樂作用反而起了主導。尤其近代,這種教化作用幾乎喪失殆盡,成了敗壞人心道德、放縱情慾的工具。

早期的樂除了教化人心,歸正萬物秩序等作用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作為信息傳播與政令推行的工具。

古語有言:「四門貼告示,總有不識字。」以文字傳播信息、發布政令,這是文字在民間普及以後的事。雖然文字在黃帝時就已經有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接觸到文字,更不可能識字。

春秋時期民間私學興起之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識字,普通百姓是不能讀書識字的。在商朝更是如此,商代連一般的貴族都不識字,只有極少數與文字打交道的史官、巫覡或高階貴族才能識字,普通百姓根本接觸不到文字。再往前推,能識字的就更少更少了。

遠古時代,信息傳播、政令發布的主要途徑根本不靠文字。舜在位時,曾將五種刑法以圖畫形式畫在日用器物上用來傳播法律,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方式。那時傳播信息、推行教化的主要方式是樂,這是樂早期發展出來的一個重要作用。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君王經常會派人到民間去採集民樂,後來稱之為「採風」。《詩經》中的《國風》即是採自民間歌謠,漢朝樂府亦不例外。君王派人深入民間「採風」的目的,不是為了娛樂,主要是用來了解風俗民情的變遷、傾聽百姓的心聲、了解百姓的生活與民間疾苦,以對照發現自己施政的得失。


玉舞人是漢代流行的組玉佩中重要的佩飾器,此時期製作的舞人舞姿頗有定式,一袖高揚過頭,另一袖下垂擺動成翻卷狀。此件玉舞人於舞人頭頂上方以及裙擺下緣各穿一小孔,便於佩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樂在那時,是君王向天下發布政令、推行教化,以及了解社會風氣、傾聽民聲的重要渠道。君王將對天下的教化譜成樂舞,然後推行傳播於天下,天下百姓在載歌載舞間同化君王的教化,潤物無聲。

樂舞悅服遠人

在兵法中,孫子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孫子在這裡指的是用謀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如果連謀略都毋須使用,能在歌舞之間便令兵將解甲、遠夷臣服,這又是何等的境界?

在五帝時期,三苗部族時常作亂,破壞社會秩序,不服從統治,成為當時社會頭痛的問題。三苗源於蚩尤的九黎部落,蚩尤被黃帝打敗斬殺後,其殘部發展出後來的三苗族,其民風剽悍、野蠻善戰、喜歡作亂、難以馴服。

《尚書》中記載:舜帝時,三苗不服從統治再次作亂,舜便派禹帶兵征伐。討伐了一個月後,三苗仍然不服,禹於是聽從伯益的建議,停用武力,班師還朝。

其後,舜帝改弦易轍施行教化,他令人手執羽毛、盾牌,在皇宮的東西兩階之間大演樂舞,以示天下。教化通過樂舞快速傳播開來,也傳到了三苗地域。七十天後,三苗被感化,前來歸順,表示臣服。

歌舞不僅可以屈人之兵,古人在殘酷的戰爭之中,在衝鋒陷陣之時,亦能歌舞而戰,在今天看來,這是何等的浪漫情懷。

據《華陽國志》、《白虎通》等史書記載:武王伐紂決戰朝歌之野時,僅率領兵車三百乘、士卒四萬五千人、衝鋒三千人,而紂王的軍隊是七十萬人,眾寡懸殊。

就在兩軍交鋒之時,鼓聲震天,武王軍隊踩著鼓點的節奏,歌舞大作,前頭唱歌後面跳舞,迎向紂王大軍,「歌舞以凌殷人」。面臨如此陣容,商朝大軍為之動容震撼,紛紛臨陣倒戈,帶領武王軍隊進攻朝歌,使弱小的武王摧枯拉朽般擊敗了強大的商朝,成為天下共主。

以樂通神

早期的樂,由於效法天地神靈的智慧,能夠通神,因此也用作祭祀與溝通天地神靈的工具。比如周公制定的「六代樂舞」,亦皆用於郊廟祭祀。又如黃帝時期的《雲門》用以祭祀天神,堯時的《大咸》用以祭祀地祇,不同的時間與場合使用不同的樂舞,祭祀不同的對象。

《周禮.大司樂》記載:祭祀時演奏六代樂舞,演奏一遍,便感召來鳥類和川澤之神;演奏兩遍,感召了短毛的獸類和山林之神;演奏第三遍,感召來魚類和丘陵之神;第四遍,召來了長有細毛的動物和水邊之神;第五遍,招致了有甲殼的動物和土神;演奏到六遍,則感召了麟鳳龜龍和天神。

《大司樂》又記載:以夾鐘律定的宮音,敲響雷鼓雷鼗,吹奏孤竹之管,彈奏雲和良木製成的琴瑟,翩然跳起《雲門》之舞。冬至時,在都城南郊圜丘上鼓樂齊奏,當演奏到六遍時,天神就會降臨,這時就可以向天神行使祭禮了。

同樣地,在夏至那天,演奏《咸池》祭地時,演奏到第八遍,會召來地神現身。據記載,在周朝祭祀時,演奏樂舞確能感召神靈降世,現身接受祭祀,這也是早期樂舞通神的力量所致。樂舞因為可以通神、降神,當時便大量用於祭祀,進而發展出了巫舞。

「巫」與「巫舞」

上古時期的巫覡,地位崇高備受敬仰,很多同時是部落首領,他們大都具足神通,擁有超凡的能力與智慧,能夠通神,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在部族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國語》記載:古時只有精神專注、聰明智慧、光明聖潔、純潔高尚的人,神明才會降在他身上,使他成為人與神溝通的媒介,這樣的人男的稱為覡,女的叫做巫。

上古人類與天地神靈溝通的儀式,基本是通過巫進行的;而巫往往是通過樂舞這個載體,以達到與天地神靈溝通與降神的目的。從商朝留下的甲骨文中,關於巫舞的記載很頻繁,尤其在祭祀和求雨時,巫舞幾乎不可少。如:「庚寅卜,辛卯隸舞,雨。」、「壬辰隸舞,雨。」、「庚演卜,癸巳隸舞,雨。」、「庚寅卜,甲午隸舞,雨。」等等。


商周巫舞。(資料圖片)

這裡所記載的「隸(dài)舞」又稱為「盤隸」,是上古求雨時跳的一種巫舞。古時候凡大旱必定舉行「雩祭」,「雩」是古代求雨的一種祭祀。隸舞則是雩祭所跳的巫舞,一般舞者皆由巫擔任,有時帝王會親自擔綱。如:「王乍盤隸」、「戊子貞,王其羽舞,吉」等,是商王親自跳「隸舞」和「羽舞」的記錄。

商王求雨

關於商王求雨,最早源於商朝開國帝王商湯。在歷史上,有這麼一段著名的「湯禱桑林」的典故。

《淮南子》、《呂氏春秋》、《屍子》等眾多古籍都記載:商湯推翻了夏桀,即位之初,天下連續五年大旱,粒穀無收。湯命史官在郊外燃燒柴薪,以牛羊豬作為犧牲,祭祀上帝,乞求降雨。湯在祈禱時引咎自責,列舉了六條自己可能犯的錯誤,哀求上帝賜福降雨,但毫無效果。


成湯桑林禱雨。(公有領域)

大旱延續到第七年,民不聊生,湯又在桑林設壇,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後說,要用活人作犧牲祭祀,上帝才肯降雨。湯宣稱:祈雨本來就是為民,豈可因此而害民?便決定用自己充當犧牲。

他剪去頭髮、指甲,沐浴潔身後,虔誠向上天禱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懲罰萬民,如果萬民有罪,都降在我一人身上,不要因為我一人的無能而傷害了百姓的性命。」禱告完畢,便泰然坐到柴堆上。

正當巫祝要點燃柴薪時,大雨驟然而降,連綿幾千里地,百姓一片歡騰,載歌載舞頌揚湯的大德,這便是《桑林》之樂的由來。

對樂痴迷的上古社會

《桑林》之樂傳到周朝時,仍然十分流行。莊子在描述庖丁解牛時,曾說庖丁的刀法、動作及節奏等,完全合乎《桑林》樂舞,將《桑林》之樂用在解牛上,真是將樂舞用活用神了。不光庖丁如此,那個時代好像人人都這樣。

《禮記.玉藻》說,古代君子珮玉於身。右邊玉珮碰撞發出的聲音,應和於五聲中的徵音與角音,左邊發出的鏗鏘聲是宮音與羽音,行止合度,左右兩邊的玉珮自然發出音樂之聲;快走時相應於《采薺》之樂,慢行時則符合《肆夏》之樂。


古代君子珮玉於身,玉珮碰撞發出的聲音應和於五聲,行止合度,玉珮自然發出音樂之聲。圖為2009年新唐人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走秀。(大紀元)


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龍鳳紋玉佩(未完工)。長20.6公分,寬9.6公分,厚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君子佩玉以束行止,返身時所走的路線要符合規,呈圓形;轉彎時的路線要符合矩,呈直角。前進時,要將身體略俯,像作揖一樣;退後時要微微仰身。這樣,才能使玉珮隨著人體姿態的變化而發出諧和的樂聲。

《玉藻》並指出,君子乘車的時候,聽到的是車上鑾和的鈴聲;步行的時候,盈耳的是身上玉珮奏鳴的鏗鏘聲,因此一切邪念就無從進入君子的心中了。

《周禮.大司樂》記載:天子慢走時要合乎《肆夏》的節奏,快走時要合乎《采薺》的節奏,乘車出行時也是這樣。向後轉、左右拐彎、下拜行禮等,都要合乎鐘鼓的節拍。看到這些記載,會讓現代人費解:這是一個對樂如何痴迷的社會啊!


周代的雅樂中有「六小舞」,包含《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六小舞」也是祭祀樂舞。(資料圖片)

但這就是我們高貴而又典雅的先祖們的真實生活寫照啊。周朝的貴族子弟從十三歲開始就要學習「六小舞」,十五歲要學「象舞」,二十歲要學習「六代舞」,這些舞不學會都無法踏入社會。

那個時期,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百姓,時時都沉浸在樂中,處處都離不了樂,整個社會和國家都形成了一個由樂所構成的奇妙氛圍,一個樂的世界。◇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