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女士是美 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内阁大臣,见 到她的人会不自觉地被她优雅的举止、甜 美的笑容以及坚定自信的谈吐所吸引。45 年前随父母亲移民美国,8岁的赵小兰连一 句英语也不会,上学的头一天因按中国人 的习俗给老师行鞠躬礼,而遭到同学们的 哄堂大笑,那时的她大概连做梦也没有想 到,40年后自己会成为华府这个政治权力 核心的中心人物之一。

家教:爱而不娇 严不守旧

赵小兰的人生历程,是一部美国典型 的个人奋斗成功史。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赵小兰的美国梦
美国劳工部长

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赵小兰。

文 ◎ 范琳莎 图 ◎ 季媛

美国联邦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女士是美 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内阁大臣,见 到她的人会不自觉地被她优雅的举止、甜 美的笑容以及坚定自信的谈吐所吸引。45 年前随父母亲移民美国,8岁的赵小兰连一 句英语也不会,上学的头一天因按中国人 的习俗给老师行鞠躬礼,而遭到同学们的 哄堂大笑,那时的她大概连做梦也没有想 到,40年后自己会成为华府这个政治权力 核心的中心人物之一。

家教:爱而不娇 严不守旧

赵小兰的人生历程,是一部美国典型 的个人奋斗成功史。美国一些媒体在谈及 赵小兰的成功时是这样评价的:“赵小兰 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 荣的气质,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就连老布什在任总统时,也曾十分认真地 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虚心地向赵家学学 怎么管教孩子! 赵小兰祖籍上海嘉定,1953年出生于 台湾,是家中六姐妹中的长女。1961年, 赵小兰和母亲、妹妹一起登上了一条陈旧 的货轮,在海上颠簸了数十天才到达纽约,见到3年前就已来美的父 亲。

在成长过程中,赵小兰受到父母的传统教育影响很深。父亲赵锡 成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一位有浓厚儒家思想的知识份子。赵 家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将中国的优秀传统与西方社会的管理方法结合, 做到“爱而不娇,严不守旧”。

母亲朱木兰用北宋名臣司马光的名言告诫女儿:“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父亲除了督促她们功课外,每逢周末还同她们一起做 家事,包括整理园中花草、清理游泳池。为了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和 独立生存的能力,每到星期天午餐后,都举行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 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收获、提出计画。假期总要安排一次全家旅游,行 程中的一切事务都由孩子们负责。

这种中西合璧的教育,奠定了赵小兰待人接物的处世准则。她每 次演讲都说:“我能有今天,完全归功于父母的教育。我所做的一切, 都希望能让他们感到自豪。特别是父亲,常以中国古训来教导我和妹妹 们,他教我们脚踏实地去做事,尊师重道地去学习,无论求学做事,都 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刻苦耐 劳、奋斗进取的精神与乐于助 人的善行。除了言教,父母更 给了我很多的身教。”

动力:好奇心和荣耀父母 初到美国,语言不通,没 有朋友,不熟悉当地的文化和 传统,生活非常困难。为了家 庭,赵小兰的父亲同时打着3 份工。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赵 小兰说:“无论起初生活多艰 难,我的父母为整个家庭营造 了一个充满爱心和安全感的环 境,我们也从未丧失乐观的态 度,从没有想过会永远在这样 的环境下生活。”

“我并不认为我们的故 事特殊,我们一家移民美国的 故事,是成千上万移民美国华 人的缩影,是我们整个华人移 民社会的代表和反映。我想, 如果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 下,都有勇气来到美国,作为 他们的女儿,我当然也具有他 们的勇气。”

正是凭着这种乐观、自 信、积极、勤奋、坚持的精 神,赵小兰于1979年以优异的 成绩获取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 士,1983年30岁的她放弃了在 花旗银行十几万的高薪,进入 白宫, 从低层的内政顾问做 起,1986年任交通部海运总署 副署长,1989年出任交通部副 部长,2 0 0 1年转任劳工部部 长,并连任至今。

赵小兰认为,成功不是终 极的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过 程。她不是为了要取得成功而 选择这样做,驱使她的动力是 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令父 母感到荣耀的责任心。

不顺遂时 控制如何反应 在从政这条道上, 赵小 兰经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对 此,她的态度是:“每个人生 命中都有不顺遂的时候,唯一 可以控制的是要如何反应。”

赵小兰曾向媒体透露她出 任劳工部长背后鲜为人知的故 事。小布什当选总统后任命新 内阁,曾在老布什执政期间担 任交通部副部长的赵小兰,列 在交通部部长候选人名单上。

小布什总统还亲自与她面谈, 她本人也充满信心。然而总统 却选择了别人做交通部长。

对此,她面临两种选择: 痛苦愤怒,放弃入阁的希望; 或平心静气,等候下次机会, 她选择了后者。就在此时,已 被任命为劳工部长的官员因故 未能就职,职位一时空缺。总 统打来电话,问她是否对这个 职位感兴趣,她欣然应允。

对于批评,赵小兰认为, 这是她从事公众服务工作的一 部份, 也是美国民主的一部 份。对那些对她怀有很强敌意 的人,赵小兰说:“我想用我 自己的行动,让人们看到正确 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哭出来之 前,我必须就此打住。”

赵小兰的父亲说,赵小兰 从小就有一个特点,从来不跟 别人比输赢,只跟自己比,所 以她从来没有自卑感,也不害 怕失败。

对美国梦深信不疑

赵小兰认为美国是一个宽 容的社会,美国人慷慨而且热 心,人们彼此之间友善互助。

她说:“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 的国家,而且世界上有很多人 具有极其丰富的阅历,所以能 够坚持不懈 ,并毫不惧怕地 向人们求助是很重要的。”

赵小兰觉得,自己是地地 道道的美国人,无论是思维方 式、处世态度和工作方式都已 完全美国化。“亚洲人非常清 楚自己的位置,父亲、儿子、 老师、学生,层级观念非常清 晰。美国没有层级观念,资讯 在这里可以流动得很快。”尽 管这样,她身上保留了中国人 的一些优良品质,谦虚、不张 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赵小兰认为, 她的领导 风格完全是美式的,她保持跟 团队里的人经常会面,互通资 讯,互相了解工作的进度,她 说:“在目标明确、过程透明 的情况下,工作效率就会大大 提高,因为大家都知道应该怎 么做。”赵小兰常以自身的经 历勉励年轻人:“除了自己, 没人能够打败我们。”

布什总统曾这样评价赵 小兰:赵小兰对美国梦深信不 疑, 因为她有这样的亲身经 历。她8岁来美国时,一句英 文也不懂。她的成功是刻苦努 力、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对 这个伟大国度的无限希望的有 力写照。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00/2304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