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坐像 宋人(絹本設色 軸 188.2x106.7cm)

宋徽宗,名趙佶(西元1082∼1135年),在位25年,將中國藝術帶入新的高峰。

徽宗醉心於藝術,尤其著力於花鳥畫,其追求意境與真實的審美特質,成就了精緻寫實的畫院新風,世稱「宣和體」。

此件坐像為斜側面全身像。見徽宗身著無紋紅袍,端坐於鋪有紋理細緻之金黃色椅墊被靠的紅椅,雙足蹬於綁有金黃色踏墊的紅色足承之上,頭戴黑色璞頭,全幅設色以紅色為主,金黃、黑色與為輔,設色明淨單純,展現皇室尊貴端莊的雍容氣度。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藝術家皇帝 宋徽宗
成就精緻寫實的畫院新風「宣和體」



文 ◎ 向薇

宋徽宗坐像 宋人(絹本設色 軸 188.2x106.7cm)

宋徽宗,名趙佶(西元1082∼1135年),在位25年,將中國藝術帶入新的高峰。

徽宗醉心於藝術,尤其著力於花鳥畫,其追求意境與真實的審美特質,成就了精緻寫實的畫院新風,世稱「宣和體」。

此件坐像為斜側面全身像。見徽宗身著無紋紅袍,端坐於鋪有紋理細緻之金黃色椅墊被靠的紅椅,雙足蹬於綁有金黃色踏墊的紅色足承之上,頭戴黑色璞頭,全幅設色以紅色為主,金黃、黑色與為輔,設色明淨單純,展現皇室尊貴端莊的雍容氣度。

從其細緻秀雅的面龐看來,宋徽宗其「藝術家皇帝」的特質亦流露無遺,觀者可從中遙想北宋覆亡之前,由徽宗所創造的如煙花般暫短而燦爛的文化輝煌!

詩帖 宋徽宗 (絹本 卷 27.2x263.8cm

徽宗詩帖內文:
「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宣和殿製。」

此作為徽宗存世瘦金書的代表。宋徽宗創立「瘦金體」,其主要特色為:結體中緊外放,造型四面開張,筆畫細勁俊拔,提按動作誇張。本幅絹質周邊猶可見朱絲欄界格,以便書寫。每字約12公分見方,是傳世徽宗書蹟中最大的。

如拖尾中清人陳邦彥(西元1678∼1752年)題跋所云:「宣和書畫。超軼千古。此卷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逕。行間如幽蘭叢竹。冷冷作風雨聲。真神品也。」

確實,古人云「字如其人」,宋徽宗本人的藝術才情很高,由其書字如畫,並能寫出如蘭竹葉片在風雨中搖曳的丰姿與聲響中,便可窺知其靈敏的感受力與充滿想像的創造力;而此幅大字縱肆,更展現了徽宗身為帝王,其特有的華麗與自信。

只是,由此種帶有行意的楷書中,也清楚看到了其獨尊的放縱與野氣,缺乏中國人講究的寬厚與謙和,因此也似乎能從其書作的行筆與線質中,覺察出亡國運途的端倪!z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05/2491.htm(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