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去过香港,去过很多次,甚至在那儿待过一段时间。也许对香港都有些想法,但却又只是模糊朦胧的。那么这本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正可以让我们透过一位前台北市文化局长的作家与知识份子,客居香港城市大学教书后的观察、记录与省思,丰富并加深自己对香港的理解与认识。 

当官并不是必要走的路,但有过官场的经验,更能体会“理想”与“现实”到底存在多大的距离;也更明了作为一个政务官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可以怎么来运用在文化活动上。因此龙应台辞官后的文章,就不单只是纯属知识份子那种书生式的清谈与批判了!

客居香港3年之后,龙应台在2006年的6月,以她在元月24日写给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公开信,强烈抗议《冰点》的被停刊为主题,出版了《请用文明来说服我》,她的“野火”,毕竟指向了中共政府。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专栏文集 正体版       列印机版

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



文◎李大卫 图◎新纪元

很多人可能去过香港,去过很多次,甚至在那儿待过一段时间。也许对香港都有些想法,但却又只是模糊朦胧的。那么这本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正可以让我们透过一位前台北市文化局长的作家与知识份子,客居香港城市大学教书后的观察、记录与省思,丰富并加深自己对香港的理解与认识。 

当官并不是必要走的路,但有过官场的经验,更能体会“理想”与“现实”到底存在多大的距离;也更明了作为一个政务官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可以怎么来运用在文化活动上。因此龙应台辞官后的文章,就不单只是纯属知识份子那种书生式的清谈与批判了!

客居香港3年之后,龙应台在2006年的6月,以她在元月24日写给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公开信,强烈抗议《冰点》的被停刊为主题,出版了《请用文明来说服我》,她的“野火”,毕竟指向了中共政府。2006年11月份又出版了《龙应台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算是龙应台辞官后3年来,对华文世界所交出的成绩单。她在香港的新书发表会上这么说:

“我对整个华文世界很关心,很关注它们的发展状况,可是我自己心里知道,有一个地方名叫‘香港’,她无论在地理位置及历史上亦跟台北非常接近,但我却对她很‘无知’。作为一个华文世界里的知识份子,我觉得自己对这个地方的无知程度是不可以被原谅,于是我便决定到香港来。”

龙应台到香港后的第一年,是在城市大学任教,常遵守作客人的本分,没有对事情作任何的批评。一直是到西九龙事件时,她觉得如果还是恪守着当客人的礼貌,对这么重大之事件不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话,她会觉得有点对不起香港,也对不起她所关心的华文世界。从那时侯起,她对香港就有话直说了!

许多台湾人经常往返于港台之间,对香港并不陌生,但除了如曼哈顿般的摩天大楼、购物及美食天堂等印象外,人们对香港到底了解多少?龙应台是因为觉得对香港太无知了,因而前往香港教书长住,也许连香港人也不大确定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因此当她的香港笔记@沙湾径25号出版时,在香港也引起一股风潮,香港人也很愿意听听一个华文世界里的著名的文化人与知识份子,对香港的观察与评论。

“香港这城市存在太多矛盾的元素,理论上应该有很多香港的学者跟作家在处理这些矛盾,应该出现很多的著作论及这些元素。然而,此情况并没有在这儿发生。”龙应台又说:“我的香港笔记一方面是我在廿一世纪的香港的经验,而另一方面是我从廿一世纪的香港跟我的朋友身上,我仿佛所能看到的香港背后150年历史过程。”

“沙湾径25号”是香港大学所提供的教授宿舍,给了龙应台思索香港的广大空间。龙应台说,将它成为书名的一部份,是希望这个地址能成为一个人文地标,标示港大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人们可能很关注在美国拿博士学位、在德国嫁人生子、回台任官3年,之后又客居香江教书的龙应台,她的政治认同到底为何?龙应台回答说:在文化上她是中国人,在政治上她是台湾人。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中南海反腐风暴 直扑贾庆林(第5期) ---2007/02/01刊
  • 江胡恶斗 逼近公开摊牌(第5期) ---2007/02/01刊
  • 军方炸星倒胡 示意同归于尽(第5期) ---2007/02/01刊
  • 何俊仁指港卷入中共权斗(第5期) ---2007/02/01刊
  • 中共解体成定局 党政军官员退党(第5期) ---2007/02/01刊
  • 相关文章
  • 中国统计失真的真正原因(第5期) ---2007/02/01刊
  • 南韩致歉 中共遣返北韩难民受谴责(第4期) ---2007/01/25刊
  • 在远东淘金的中国人(第2期) ---2007/01/11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