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早春图 呈现 郭熙 的宇宙观 回旋不止.虚实相生.生机蓬勃.灵思弥漫
@ require '../MagHead2g.htm';?>
@ require 'MagLeftg.htm';?>
|
|
|
早春图 呈现 郭熙 的宇宙观
回旋不止.虚实相生.生机蓬勃.灵思弥漫
|
|
@ require '../adsleft.htm';?>
文 ◎ 向薇 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早春图 宋 郭熙
(西元1072年画成 绢本 浅设色画轴 158.3x108.1 cm)
郭熙(活动于11世纪),河阳温县人,师承李成,擅作寒林山水,其画的主要特征是“蟹爪枝”与“卷云皴”。
《早春图》是现存第一幅在画中题名并钤有作者印记的作品,可见郭熙当时确实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赏识。画中表现的所有图像与内涵,都可从郭熙所著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找到相对应的陈述。可以说,《早春图》具体体现了郭熙的绘画思想,也大体呈现了他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全作以S形的山体为主轴,创造了回旋不止、气脉相通、虚实相生的空间和意象,构图也近似道家的太极图,如同一个小宇宙。置身其间的您,不仅可以感受水气蒸腾、万物复苏的初春场景,更可体验丰富多样的视觉变幻,及充满灵思的氛围与生机。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碟
(高1.9-2.1公分 深1.6公分 口径12.8公分 足径10.1公分)
汝窑青瓷的制作与使用,约在北宋哲宗到徽宗(1086~1106)的20年之间,为皇室专用瓷器。相传汝窑作器以玛瑙入釉,因而能闪现出独特的淡粉色光泽。
本件小碟,造型简练灵巧。满釉烧造,未设圈足,3个细如芝麻的支钉痕,虽清晰可见,但仍施以具装饰作用的金属环扣包边,更显精致可爱。底部刻有“奉华”两字,经清朝乾隆皇帝考证,乃是因南宋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擅长作画,别号“奉华”,且拥有奉华印大小两枚,因而得知此作曾被带往南宋宫廷,并且依然备受皇家的重视和宝爱。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3件“奉华”铭青瓷,可更充份的认识南宋刘贵妃曾经把玩使用的汝窑瓷器。X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早春图 宋 郭熙
(西元1072年画成 绢本 浅设色画轴 158.3x108.1 cm)
郭熙(活动于11世纪),河阳温县人,师承李成,擅作寒林山水,其画的主要特征是“蟹爪枝”与“卷云皴”。
《早春图》是现存第一幅在画中题名并钤有作者印记的作品,可见郭熙当时确实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赏识。画中表现的所有图像与内涵,都可从郭熙所著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找到相对应的陈述。可以说,《早春图》具体体现了郭熙的绘画思想,也大体呈现了他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全作以S形的山体为主轴,创造了回旋不止、气脉相通、虚实相生的空间和意象,构图也近似道家的太极图,如同一个小宇宙。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
@ require '../newissuerankg.htm';?>
|
|
|
@ require '../ads468b.htm';?>
|
|
 |
@ require '../MagFooter2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