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 require '../MagHead2p.htm';?>
早春圖 呈現 郭熙 的宇宙觀 迴旋不止•虛實相生•生機蓬勃•靈思瀰漫
@ require 'MagLeft2p.htm';?>
|
早春圖 呈現 郭熙 的宇宙觀
迴旋不止•虛實相生•生機蓬勃•靈思瀰漫
|
|
文 ◎ 向薇 圖 ◎ 台北故宮博物院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早春圖 宋 郭熙
(西元1072年畫成 絹本 淺設色畫軸 158.3x108.1 cm)
郭熙(活動於11世紀),河陽溫縣人,師承李成,擅作寒林山水,其畫的主要特徵是「蟹爪枝」與「捲雲皴」。
《早春圖》是現存第一幅在畫中題名並鈐有作者印記的作品,可見郭熙當時確實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賞識。畫中表現的所有圖像與內涵,都可從郭熙所著的山水畫論《林泉高致》中找到相對應的陳述。可以說,《早春圖》具體體現了郭熙的繪畫思想,也大體呈現了他的生命觀和宇宙觀。
全作以S形的山體為主軸,創造了迴旋不止、氣脈相通、虛實相生的空間和意象,構圖也近似道家的太極圖,如同一個小宇宙。置身其間的您,不僅可以感受水氣蒸騰、萬物復甦的初春場景,更可體驗豐富多樣的視覺變幻,及充滿靈思的氛圍與生機。
北宋汝窯青瓷奉華碟
(高1.9-2.1公分 深1.6公分 口徑12.8公分 足徑10.1公分)
汝窯青瓷的製作與使用,約在北宋哲宗到徽宗(1086∼1106)的20年之間,為皇室專用瓷器。相傳汝窯作器以瑪瑙入釉,因而能閃現出獨特的淡粉色光澤。
本件小碟,造型簡練靈巧。滿釉燒造,未設圈足,3個細如芝麻的支釘痕,雖清晰可見,但仍施以具裝飾作用的金屬環扣包邊,更顯精緻可愛。底部刻有「奉華」兩字,經清朝乾隆皇帝考證,乃是因南宋高宗趙構的寵妃劉貴妃擅長作畫,別號「奉華」,且擁有奉華印大小兩枚,因而得知此作曾被帶往南宋宮廷,並且依然備受皇家的重視和寶愛。
從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的3件「奉華」銘青瓷,可更充份的認識南宋劉貴妃曾經把玩使用的汝窯瓷器。X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早春圖 宋 郭熙
(西元1072年畫成 絹本 淺設色畫軸 158.3x108.1 cm)
郭熙(活動於11世紀),河陽溫縣人,師承李成,擅作寒林山水,其畫的主要特徵是「蟹爪枝」與「捲雲皴」。
《早春圖》是現存第一幅在畫中題名並鈐有作者印記的作品,可見郭熙當時確實得到了皇帝宋神宗的賞識。畫中表現的所有圖像與內涵,都可從郭熙所著的山水畫論《林泉高致》中找到相對應的陳述。可以說,《早春圖》具體體現了郭熙的繪畫思想,也大體呈現了他的生命觀和宇宙觀。
全作以S形的山體為主軸,創造了迴旋不止、氣脈相通、虛實相生的空間和意象,構圖也近似道家的太極圖,如同一個小宇宙。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
?>
|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09/2680.htm(新紀元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