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四十卷三冊
(宋 徐兢撰 宋乾道三年(1167)徐蕆江陰澂江郡齋刊本版匡 18.7x12.7cm 每半葉九行 行十七字)

說起這部書的經歷,真可寫成一本小說了。作者徐競的身份,就如現今的外交人員一樣,在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時,為高麗國王弔祭治喪,而出訪到現在的韓國。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故宮大觀展 簡體版       列印機版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失而復得



文 ◎ 向薇 圖 ◎ 台北故宮博物院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四十卷三冊
(宋 徐兢撰 宋乾道三年(1167)徐蕆江陰澂江郡齋刊本版匡 18.7x12.7cm 每半葉九行 行十七字)

說起這部書的經歷,真可寫成一本小說了。作者徐競的身份,就如現今的外交人員一樣,在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時,為高麗國王弔祭治喪,而出訪到現在的韓國。回國之後,他很快的將其見聞,條目清晰的整理出來,並親自繪圖,成就一部圖文並茂的書。

然而,如今徐競的繪畫手筆已遺失。那是因為徐競在成書後便上呈御府,副本留於家中。可不料短短兩年後,竟發生靖康之難(1126),內府所藏正本在兵火中被焚毀;而其家中副本也因出借未歸還而遺失。時至南宋,很幸運的找到了有文而無圖的手抄本,之後才由徐競的姪兒徐蕆將之刊印成書,過程可說曲折感人了。當時的刊本流傳至今,僅存台北故宮現正展出的這一帙,實是彌足可貴的稀世珍寶。

此書雖已欠缺圖像以資佐證,但仍是了解韓國八百多年前的風土民情之難得文獻,而端詳書頁中精緻的雕工、端整秀麗的歐陽詢字體,優游其間,真能獲得無限的想像與樂趣,確實值得後世備加珍重與寶愛!




青瓷膽瓶  北宋 汝窯
(高17.9cm 口徑3.2cm 足徑8.9cm)

此作瓶口與圈底均施以金屬環扣,為展出多件珍品中僅見者。瓶口金屬環扣的施作目的,應係此瓶原具長頸,但因毀損後磨平,遂施以環扣修飾保護,並完整其器形。

器底釉料,部份以圓形鋸除,裸露的胎土被施以黃色鐵水;而未遭鋸除的底釉上,則可見乾隆皇帝的環形題詩,做法頗為獨特。

意外的是,此器腹部最大徑位於正中心,使器身看來飽實可愛,且開片均勻細緻、釉色水藍瑩潤,仔細觀賞的過程中,竟將之視為如佛祖正要滴下的一滴眼淚般,那光華淨潔、寬博如海的救世慈悲,至今仍在心海中震盪迴旋哩!X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退黨標語出現在中國公共場所 基層官員逃美退黨(第13期) ---2007/04/05刊
  • 三退的主要管道(第13期) ---2007/04/05刊
  • 法輪功創始人李大師發表退團聲明(第13期) ---2007/04/05刊
  • 賈甲起義 袁勝跳機 見證中國退黨潮(第13期) ---2007/04/05刊
  • 高智晟退出中國共產黨書面聲明(第13期) ---2007/04/05刊
  • 億年藏字石現 中國共產黨亡(第13期) ---2007/04/05刊
  • 全球聲援2千萬人退黨(團隊)(第13期) ---2007/04/05刊
  • 大紀元鄭重聲明(第13期) ---2007/04/05刊
  • 相關文章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