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槍案 善與惡的對峙
上星期一(4月16日)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的槍殺案件,造成了總共34人死亡。雖然槍手趙承熙的行兇動機目前仍然不清楚,但這無疑是一件惡行。他留給電視台的「遺言」中,人們很難清楚具體所指何事,但語句中含有的仇恨和暴怒卻十分清楚。仇恨和惡,本是先天一體的兩面,仇恨導致惡行,而惡行往往再導致新的仇恨。
然而槍殺慘案發生之後,維州理工校園,周圍的社區,甚至於整個美國社會,卻明確地拒絕讓這一惡行使心中萌發仇恨。這是一個成熟現代社會的偉大之處,足令世人深思。
在事件發生之後,美國人在指責兇手的同時,更注重社區和整個社會善念的重新整合。「悲劇使我們增強了對好人的信心」,維州理工校長史提格在紀念燭光會上這樣說,他並且強調,學校師生們沒有讓自己的精神,也成為槍擊案的受害者。
不讓精神受害,就是不讓惡念因為惡行而在自己心中滋長。
能夠對抗惡的,只有善。維州理工師生互相安慰,檢討過失,而不交相指責,小心克制憤怒,拒絕造成族群怨恨。惡行的發生,襯托出善的力量。
善,並不是軟弱的。只要有堅定和強大的信念支撐,在和惡的對峙中,善最後必然能夠獲勝。詳 24-35 頁。
.... 詳細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