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节奏之美--从听觉到视觉(下)
@ require '../MagHead2g.htm';?>
@ require 'MagLeftg.htm';?>
|
|
|
节奏之美--从听觉到视觉(下)
|
@ require '../adsleft.htm';?>
文 ◎ 周怡秀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属于视觉感受的造形艺术,节奏的表现形式又是如何呢?艺术家们是怎样利用空间表现节奏感的?
空间变化中的节奏艺术
以视觉艺术而言,原始而基本的节奏常出现在手工艺的装饰图案中,如印花布、壁纸、花边等等。而艺术家创作中肢体的反覆动作,比如笔触的来回运动,也可能形成作品中规律性的节奏。还有些造形,例如造成视线往返运动的波浪状造形,天生就具有律动感。
有些艺术家有意地借用音乐的节奏观念,来丰富他们作品的内涵。他们认为,空间本身也包含了时间的概念。如康丁斯基说过:“长度就是时间。”库普卡则认为,画面上的形色安排造成的是一种“印象时间”。如果音乐的节奏是“时间中声音密度与强度的安排、分配”,那么,视觉上的节奏就牵涉到“空间中形与色的安排”。
以绘画而言,节奏取决于画面上各种形、色元素之间的安排:即各个造形的位置、面积大小、比例、密度、色调等等相互关系的经营考量,使其产生视觉的节奏效果。因此,有的艺术家或视觉设计师,将画面上面积或长度的比例,比拟为音乐中时间的长短比例,而将色彩明暗的变化,视为音符的声量强弱变化。为了强调节奏的规律性,画家们也常常利用造形的重复形式:有间错排列的,有前后重叠的。
于是,这些造形和色彩在画面上随着画家的安排,互相应和、联结、衬托、对比……使人们在流览时,接受到一连串视觉的刺激,时而紧密、时而舒缓;忽而徘徊、忽而停顿,有时凝重迟滞,有时轻盈顺畅……如此往返于不同节奏的抑扬顿挫之间,就像在音乐中感受一连串的音符的律动。
节奏是人类艺术的共同语言
中国的书法也是一个充满节奏律动的艺术。运笔的轻重疾徐、墨色的浓淡枯润、笔划间的疏密错综,都是在表现一种最纯粹,却最丰富、最自由的节奏。一些西方人士想吸收中国书法抽象节奏之美中的特点,以创造新的艺术风貌,但往往只有肤浅表象而失其精髓,完全达不到中国书法的凝练和深沉内涵。
不论人类生活与观念如何改变,艺术潮流如何起落更替,节奏的本质从不会因为时代的兴衰而有所不同。它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中脉动,使我们认识大自然的法则,并与之同在。它也将永远是人类艺术的共同语言。X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属于视觉感受的造形艺术,节奏的表现形式又是如何呢?艺术家们是怎样利用空间表现节奏感的?
空间变化中的节奏艺术
以视觉艺术而言,原始而基本的节奏常出现在手工艺的装饰图案中,如印花布、壁纸、花边等等。而艺术家创作中肢体的反覆动作,比如笔触的来回运动,也可能形成作品中规律性的节奏。还有些造形,例如造成视线往返运动的波浪状造形,天生就具有律动感。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
@ require '../newissuerankg.htm';?>
|
|
|
@ require '../ads468b.htm';?>
|
|
 |
@ require '../MagFooter2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