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 require '../MagHead2p.htm';?>
从经济数据看和谐社会
@ require 'MagLeft2p.htm';?>
|
从经济数据看和谐社会
|
文 ◎ 臧山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开始计算,中国26年来的经济增长数字,算术平均差不多有9%左右。这样的数字,比日本1956年到1982年,比香港1970年到1997年,以及比台湾1976年到2002年的平均增长数字都高,但现在中国人均GDP的数字,却远远低于80年代初的日本、90年代中的香港和2000年的台湾。
1956年到1982年,日本以不如中国1980年到200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使日本人均收入从500美元增加到一万多美元,中国却只从300美元增加到900美元。
就这个问题,笔者请教了不下20个经济学家,但从无一人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有专家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多,有人说中国农民多,有人说是因为计算的标准不同,有人说中国军费开支太大,也有的说是因为中国官方数据有问题,等等。笔者不是学经济的,数学尤其不算是太好,但即使从基本逻辑来看,这些答案显然也不能完全解释疑问。
比如说人口基数大,是个宏观数字,但经济增长数字也同样是宏观的统计数字,不应该影响平均的计算。而中国经济增长数字并没有除去农民。统计标准虽然和外国不同,但人均GDP的标准也和外国不同才对。至于说军费开支,受到影响的应该是历年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人均收入。官方统计数据有问题,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讲法,但却不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许多经济学者谈中国经济的时候,仍然采用中国官方的数据。
上世纪最后几年,中国上市公司1/3没有盈利,国有企业一半以上亏损,私人投资增长大幅下降,社会消费维持低位水准,失业下岗大量增加,但经济增长仍然可以维持在8%。而2005年,中国投资增长、外贸增长、公司企业盈利全面转强,但增长也不过维持在9%而已。
到了这个地步,连概率统计所谓的系统误差衡量也失去了作用,同一个系统的数字同样无法进行比较了。唯一的解释是,中国的数字是一种非逻辑数字,是一种非数学关系的数字,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数字。
而实际上,不独经济数字如此,其他如国家、民族、民主、文化等等文字和概念也都如此,因为加上了所谓“中国特色”,因此便不具有了普通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只有经过中国官方或者官方学者通过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神秘方法才能加以解释。因此,中国政府所说的民主,在1950年、1957年、1967年、1982年、1989年和2000年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因此,当我们回到现实的中国,在中共领导人再次谈到民主与和谐的时候,我们便必须问一问,这次他们所说的,究竟是哪一种民主和哪一种和谐?X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的1980年开始计算,中国26年来的经济增长数字,算术平均差不多有9%左右。这样的数字,比日本1956年到1982年,比香港1970年到1997年,以及比台湾1976年到2002年的平均增长数字都高,但现在中国人均GDP的数字,却远远低于80年代初的日本、90年代中的香港和2000年的台湾。
1956年到1982年,日本以不如中国1980年到200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使日本人均收入从500美元增加到一万多美元,中国却只从300美元增加到900美元。
就这个问题,笔者请教了不下20个经济学家,但从无一人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20/3073g.htm(新纪元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