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是曝光率很高的一个词汇。那么,这究竟是科学家们的危言耸听或是政治人物的巧言辞令?其背后深层的问题又是甚么?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2006年为186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全球第六暖年”。2006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较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偏高0.42℃。更为骇人的是,据英美一些气象学专家预言,2007年可能成为有纪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并将为地球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为连续几年全球的高温,已然造成了冰山崩裂、雪山融化、生物物种发生变化等后果。2006年9月,欧洲航天局(ESA)公布的资料显示,欧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带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而且首次出现了一个比英伦三岛面积还要大的巨大缺口。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生态环境 正体版       列印机版

气候暖化 一个关系人类未来的话题

太平洋岛国图瓦鲁,其国土可能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法新社)

文 ◎ 牟梅

近几年来,“全球变暖”已经是曝光率很高的一个词汇。那么,这究竟是科学家们的危言耸听或是政治人物的巧言辞令?其背后深层的问题又是甚么?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表的报告,“2006年为186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全球第六暖年”。2006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较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偏高0.42℃。更为骇人的是,据英美一些气象学专家预言,2007年可能成为有纪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并将为地球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为连续几年全球的高温,已然造成了冰山崩裂、雪山融化、生物物种发生变化等后果。2006年9月,欧洲航天局(ESA)公布的资料显示,欧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带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而且首次出现了一个比英伦三岛面积还要大的巨大缺口。其结果是2万5,000只北极熊生存空间缩小,甚至出现了北极熊溺死在汪洋大海中的事情。

如果气候变暖是人类行为所致,那么如果人类不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那么气候变暖将绝不是“正常的温度浮动”。

也在这一年,北欧著名的滑雪胜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迎来了大群观光游客,他们不是来滑雪的,而是来看山上掉石头的。由于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的冰雪融化,导致山体松动,不断有大大小小的石块砰然坠落山崖。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瑞士阿尔卑斯山附近居民那样,像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一样,切身体会到“变暖”带来的直观影响。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也从没有停止过:一部份人认为气候在变暖;而另一部份人认为,这只是正常的温度浮动,不值得大惊小怪。多数人认为,了解变暖的原因至关重要,如果气候变暖是人类行为所致,那么如果人类不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那么气候变暖将绝不是“正常的温度浮动”。

何谓“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虽然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但总体上为上升趋势。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纪录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0.44℃~0.8℃。进入80年代后,全球气温更是明显上升。1981到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近百年间最暖的10年均出现在1990年以后。其间,以1998年为最暖,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个暖年,2004年和2005年为第四和第五个暖年。刚刚过去的2006年则成为了第六个暖年。可以这样说,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全球变暖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使水资源短缺、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份改变等,而且更危及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1、冰川和冻土消融 淡水资源减少

海明威笔下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美景不再。比较1993年2月(上)和2000年2月(下)的照片,可以看到乞力马扎罗山顶的雪融化迅速。(法新社)

浮冰越来越少,北极熊何处栖息?(法新社)

2006年ESA资料显示,北极附近冰雪融化速度加快。以格陵兰岛为例,从2004年5月到2006年4月,格陵兰岛上冰层的融化速度是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间的速度的250%。目前,格陵兰岛上的永冻冰正以每年59立方哩(约248立方公里)的巨大数量消失,融化后流入海洋的水,足可以使海平面每年升高0.02寸(约0.5毫米)。

与陆地冰不同,北冰洋冰层融化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但会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因为白色的冰可以反射阳光,冰层面积减少后,海水将吸收更多来自阳光的热量,从而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快永冻冰的融化。而未来北极圈内的“传统居民”,比如北极熊等将会面临灭绝的命运。

冰川的融化是世界范围的。例如,2004年进行的中美联合科学考察队对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冰川的考察发现,该地区冰川正全面强烈退缩。冰川退缩直接导致河流水量下降。近10年,黄河源头水量减少23%;近15年,黄河源区年均荒漠化高达1.83%,土地退化面积达源区总面积的34.4%;淅区冰川面积在1966~2000年间缩减了17%,年均减小比例是1966年前数百年来冰川年退缩比例的10倍。近15年间,黄河第一县──青海玛多县全县境内4,077个湖泊中,约有3,000多个小湖已经干涸。同时,1986至2000年间河流水域面积减少9%,沼泽湿地减少13.4%。水域面积的迅速萎缩不但直接减少对黄河径流的供给,更导致气候越发干燥。地下水位普遍下降7~8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米。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土壤水份的丧失、冻土进一步退化和地表植被的死亡。

冰川的融化,将使人类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大大减少,严重缺水将影响全球1/6的人口。

北极冰层正在融化中。科学家预计到2040年(右),北冰洋将几乎没有冰。左图:2006年9月北极冰层分布情况。(法新社)

此外,冰川的融化,将使人类可饮用的淡水资源大大减少,严重缺水将影响全球1/6的人口。比如在过去30年,秘鲁的供水下降了25%。而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海平面上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受热膨胀,以及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此外,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资料显示,地球在20世纪经历了近300年内海平面上升最快的时期,平均上升10厘米~20厘米。中国海平面上升尤为迅速,仅近50年就上升13厘米,而且速度还在加快。

海平面上升的后果,其一: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灾害、淹没城镇、咸水入侵等。一些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将被海水淹没,上亿人口将无家可归。其次,海平面上升还将使滨海湿地和沼泽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再次,海平面上升使珊瑚礁岛屿面积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此外,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从而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3、生物多样性锐减

由于人类的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1988年,全世界有1,200种动植物濒临灭绝。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50万种~100万种)消失。

200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基金会称,水温的升高正在威胁着世界上鱼类的生存,因为随着水温升高,鱼食储量的减少,鱼类发育迟缓,导致鱼类繁殖能力降低。未来的鱼产量将会下降。一些鱼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1993年,阿拉斯加海湾的12万只海鸟饿死,原因就是一些鱼类从海平面下游到了温度低的深水中,而这些海鸟不可能深扎水中捕获这些鱼类。

全球近几年极端气候频发,不过这些现象与气候暖化是否有直接关系还有待检验。

4、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增加

全球近几年极端气候频发,不过这些现象与气候暖化是否有直接关系还有待检验。比如以2006年来看,1月,欧洲遭遇强烈寒流袭击,俄罗斯的欧洲部份、北欧、东欧等地区先后出现了大幅降温和异常寒冷天气,上述大部份地区极端最低温度低于-30℃,局部低于-40℃。与多年同期相比,极端最低温度普遍偏低于10℃左右。1月上旬,日本北海道岛和本州岛日本海沿岸地区也普降暴雪。

7月,美国中西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遭遇热浪,部份地区最高温度创1895年以来之最,其中加州最为严重,最高温度高达51.6℃。热浪造成加州各地至少141人死亡,东部各州20人死亡。7月,欧洲各国持续遭热浪侵袭,造成至少80人死亡。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北部以及欧洲东南部天气持续酷热,其中西班牙出现41.5℃的高温,电力消耗创历史新高。

8月形成了一次可以导致气温升高的新的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

1到4月,非洲东部由于雨水不足,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牲口死亡、饮用水短缺。

3到11月,全球各地暴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中南美洲哥伦比亚、巴西;北美洲美国;亚洲土耳其、阿富汗以及欧洲中部、非洲东部等地暴雨、洪涝严重。尤其是5到6月,美国东北部数州连降暴雨,导致河水和湖水水位上涨,洪水泛滥,并引发70年不遇洪水,多达20万居民被疏散。

7到12月先后有6个台风袭击东亚地区(不包括登陆中国的台风),造成严重灾害,其中11月30日至12月5日,强台风“榴莲”袭击菲律宾中东部,并引发泥石流,致使约570人死亡,至少740人失踪,千余人受伤,154万人受灾。9月中下旬,热带风暴席卷孟加拉湾,导致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南部至少175人死亡,数百人失踪,约38万人无家可归。

寒流、暴雪、酷热、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等与2006年全球气候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同前几年一样,“2006年中国天气气候异常多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灾情重。” 沙尘暴、台风、干旱、暴雨洪灾、高温诸类灾难冲击着中国人在吃、喝、穿、住、行的享受中的惬意。

惨烈的天灾在向人们展示着非同寻常的天象。

5、农业产量降低


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来说,由于地球温度的升高,使得病虫害增加并不易杀灭;而越冬作物没有过冬的条件,将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

6、一些疾病发病率增加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气候变暖将更适合病原体孳生,疟疾、莱姆病、西尼罗热等传染病和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极端天气的增加将令洪水更为频繁,这将影响多个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并削弱大自然的自我清洁能力。

而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也最严重。据该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重病人数已经高达500万,还有15万人死亡。

全球变暖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还有很多,可以想见,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的息息相关。

全球变暖原因探源

在每个人都对经济发展津津乐道的同时,环境危机正在悄然无息的向我们走来。

关于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甚么,许多专家学者都进入了深入研究。一种观点认为,是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了气候变暖。根据夏威夷MaunaLoa观象台观测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年平均浓度已达到377ppmv(百万分之一),这可能是过去42万年中的最高值。在过去的83万年间,甚至在2,000万年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超出过目前的水平。

具体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因此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还有一种观点是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沙伊杜罗夫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活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不是全球变暖的最直接原因,而将近100年前坠落在通古斯的陨石引起的巨大爆炸才可能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其研究结果显示,地球大气上层水平衡的改变、大气中层冰晶体分布的变化以及大气层中水蒸汽含量的波动才是真正的全球变暖原因。这些因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类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大气温度升高。

而由印度果阿邦的全国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纳克维领导的一个小组,在位于印度西海岸的阿拉伯海海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后发现:人类过量地使用化肥使氧气减少,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二氮的含量增多,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一氧化二氮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0多倍,而红外辐射是引起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氧化二氮的增多无疑会使得全球气温变得越来越高。

除去第二种观点是否正确尚有待论证外,单就第一和第三种观点而言,是完全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人类不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才会对自然无度的摧毁和索取,而不顾他人和子孙后代的福祉。在每个人都对经济发展津津乐道的同时,环境危机正在悄然无息的向我们走来。X

极端气候增加,究竟是暖化的结果,还是与暖化相伴而来的上天的警告?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蜜蜂消失 全球关切(第21期) ---2007/05/31刊
  • 蜜蜂集体神秘失踪(第21期) ---2007/05/31刊
  • 加拿大不存在蜂群衰竭失调(第21期) ---2007/05/31刊
  • 蜜蜂为什么消失?(第21期) ---2007/05/31刊
  • 蜜蜂权威何铠光:蜜蜂不可能全部消失(第21期) ---2007/05/31刊
  • 新型农药是蜜蜂杀手吗?(第21期) ---2007/05/31刊
  • 游牧式养殖避开危险(第21期) ---2007/05/31刊
  • 神奇蜜蜂知多少(第21期) ---2007/05/31刊
  • 蜂蜜促进溃烂伤口愈合(第21期) ---2007/05/31刊
  • 蜂针疗法(第21期) ---2007/05/31刊
  • 相关文章
  • 哥大商学院中国人的无名业火(第20期) ---2007/05/24刊
  • 千年前中国人利用石油制墨(第14期) ---2007/04/12刊
  • 宇宙的命运 暗能量操控(第13期) ---2007/04/05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