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听说远古仙人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上(位于现甘肃省内),于是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前去拜师问道。

黄帝四十来岁第一次去崆峒山求见广成子时,已做了二十多年的天子,不免摆起了国君的架子和排场。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和女节坐木轮大车在后,另外还有文臣、武将、武士等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向崆峒山进发。

为了表示诚意,黄帝在崆峒山下,焚起香草,轻烟袅娜,香气袭人,群臣边舞边唱,喧闹声振动山谷。广成子现身于半空云端中,语意深长地对黄帝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毕,拂尘一扬,广成子隐入云霞之中。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天上人间 正体版       列印机版

仙凡本无界 一诚百道通
黄帝求道心切 反思六十载以膝代步



文 ◎ 一夫 图 ◎ 明慧网

轩辕黄帝听说远古仙人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上(位于现甘肃省内),于是不顾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地前去拜师问道。

黄帝四十来岁第一次去崆峒山求见广成子时,已做了二十多年的天子,不免摆起了国君的架子和排场。黄帝端坐大象背上在前,元妃嫘祖和女节坐木轮大车在后,另外还有文臣、武将、武士等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向崆峒山进发。

为了表示诚意,黄帝在崆峒山下,焚起香草,轻烟袅娜,香气袭人,群臣边舞边唱,喧闹声振动山谷。广成子现身于半空云端中,语意深长地对黄帝说:“治理天下者,没有见积云就想下雨,没有到秋天就想草木黄落,哪里能谈至道呢?”说毕,拂尘一扬,广成子隐入云霞之中。黄帝无功而返。 

黄帝反思广成子的话,回国后勤劳焦思,忧国忧民,选贤任能,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做出了一番伟业,受到后世敬仰。传说文字、养蚕、舟车、音律、医学、算数、婚姻、丧葬等都起源于黄帝时代。 

黄帝虽然贵为天子,但是一直思念广成子。又过了大约六十年的时间,黄帝在一百岁时决定再次上崆峒山拜师问道。这一次黄帝单独一人,悄悄离开轩辕之丘上崆峒山。这时的黄帝学会了谦恭,于是在路上遇到了一位长者(仙人赤松子),赤松子指点黄帝说:“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 

一路上,黄帝不断思索这四句言词,直到鞋磨穿、脚磨破,寸步难行时,才恍然大悟,决心以膝代步,爬上崆峒山。砂石如刀,膝破血流,黄帝所过之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 

广成子早知黄帝又来求道之事。黄帝的心诚、志坚感动了广成子。当黄帝膝行到崆峒山下时,广成子立即派出金龙把他接上山去。

之后,广成子传道于黄帝:“至高无上的道,其原本是幽深虚无的,其极致是微茫静谧的。只能凝神静气的体会。这么做了,形神自然就会端正,进入安详而又透彻的境界。关键在于潜心修道,不受外界的干扰。

我仅仅因为坚守静默,保持心灵的和平,所以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仍然没有衰老。”

黄帝回国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在一百二十岁时,乘龙白日升天。X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台湾绿色长城大纵走(第24期) ---2007/06/21刊
  • 地牛翻身鹿尿下肚 深刻难忘79天(第24期) ---2007/06/21刊
  • 蕞尔台湾 奇险峻秀尽在百岳(第24期) ---2007/06/21刊
  • 相关文章
  • 澳洲出土“泰坦龙”恐龙研究升温(第19期) ---2007/05/17刊
  • 甘肃水库决口 优质豆渣工程引人忧(第17期) ---2007/05/03刊
  • 黄帝向广成子拜师问道的启示(第9期) ---2007/03/08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