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君天提供

抗战史上的“七�七”事变是一个谜�是一个比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还要难解的谜。

日本的史学家说“七�七”事变是中国挑起的�中国的史学家说是日本挑起的。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自由评论 正体版       列印机版

扑朔迷离话“七 七”

图� Getty Images

文 ◎ 曹维录


图�陈君天提供

抗战史上的“七�七”事变是一个谜�是一个比数学上的“哥德巴赫猜�”还要难解的谜。

日本的史学家说“七�七”事变是中国挑起的�中国的史学家说是日本挑起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也不能简单地否定�更不能忽略不记。近些年来�有些学者不知出于甚么目的�主张不去追究事变的细节。他们认为�谁打第一枪不是问题的关键�日本早就有侵略我们的野心�不在这儿打还会找别的藉口打。这话当然没错�但我们研究历史�一是要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真貌。二是要寻根究底�找出“七�七”事变的真凶�这个事变给我们带来的灾难一直到�在还在继续�我们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接受一个不清楚的历史。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七�七”事变的背景�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对当时的中国境况有这样一段儿描述�“一九三七年春�日本对南京的压力稍减�侵略内蒙暂停�英日开始会商‘在华合作’�英国政府希望调停中日争执和在远东导致‘基本和平’�这使有些人寻思�共产党对政局估计是否错误�把整个战略建筑在中日马上必战中心前提上�是否太冒�了�

日本帝国主义者已认识到�他们要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投降道路操之过急、推之过远了�结果中国的内争已�灭于普遍仇日之中。他们�在已经认识到为了使中国资产阶级可以放手去搞国内冲突�对它实行友好新政策是明智得策的。东京和南京这样修好就能�除共产党的政治影��因为后者是过于依靠抗战了。”

埃德加�斯诺是一个亲共的记者�在中国时他一直住在延安�他的《西行漫记》也基本上是为中共宣传的一面之词�但他对当时形势的这些叙述可以作为参考。以埃德加�斯诺的这段分析看�中共“把整个战略建筑在中日马上必战中心前提上”是希望中、日打起来�因为他“依靠抗战”发展自己�而国军当时的境况却不是这样�蒋介石采取的是“以时间换空间”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对日本他不是不�打�而是没有能力打。从财政状况来看�直到一九三七年对日作战前夕�国民的全年收入�主要来自商业税收�只有十二点五一亿元�约合四点一七亿美元。军队数目虽然庞大�但派别林立、矛盾重重�士兵缺乏训练、装备简陋、战斗力不强。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时对日军一直采取忍耐和退让的策略。

从以上两方面的情况看�在当时�起码是在当时�中、日双方都没有打的意愿��打的只有中共。

我们再来看一看“七�七”事变的过程�据《维基百科》资料�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华北驻屯军藉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要求。日军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亦有说�根据“辛丑条约”驻扎的日军在宛平附近演习时遭到中国军队的枪击�而�中国守军进攻。打�全面抗战第一枪的是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

事件生后�中、日双方多次进行谈判�希望不发展为两国全面的战争。蒋政府马上找美、英、日进行交涉�要求停战。国民党政府在平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也在七月十一日赶到天津��与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通过谈判实�停战。七月十六、十七日�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谈话表示�“卢沟桥事件是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中、日双方当时都表示了非常希望和平。

双方都没准备打�最起码是当时都不�打�但还是打起来了。这背后究竟是甚么在起作用�是谁挑起了事端��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事变是由于日方说“有枪声”�起�又说丢了一个士兵引起�是不是真的有枪声�那枪是谁打的�是不是日方真的丢了士兵�那个士兵是谁弄走了�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心急火燎地�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企图堵死和谈的路。从发表声明之时机看�中共当时是有所准备的。

“七�七”事变一个月后�中共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当时的总书记张闻天作《形势报告》。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该学列宁的“一箭双雕”�让侵略者与统治者两败俱伤。具体到中国�就是坐看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厮杀。毛泽东支持张闻天�强调一定要“冷静�不要到前�去充当抗日英雄”�戴晴�《翻案文章》�。中共建国后�在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又说�“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便成爱蒋介石的国了。国中有国�蒋、日、我�三国志。”这些都表明了中共当时对中日战争的真实心态。

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看到�真正利用抗战�在抗战中得利的是谁�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就�全国通电的中共�在抗战中却躲在后方发展自己�整个八年的抗战�只有一个“百团大战”和平型关战役算得上同日方正面冲突。平型关战役只是歼敌一、二百人的小仗�就这也是林彪自作主张打的。林彪一九四一年在前苏联治疗枪伤时�共产国际报告说�“在日本军队跟国民党军队开战时�我不止一次请求中央同意出击日军。但没有接到任何答覆�我只好自作主张打了平型关那一仗。”

如果结合着“七�七”事变之后中、日之间所发生的事来看�“七�七”事变的发生将更是疑点重重�很值得人们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七�七”事变之后一个多月�中、日之间就在上海开战了。在上海开战�既不是日本人的意愿�也不是蒋介石的意愿�它完全是中共在国民党中的红色代理人张治中一手制造的。张戎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引述《纽约时报》驻华记者阿本德的话说�“当时记者报导时都说是日本人进攻上海�事实完全�反。日本人不�、也没有估计到�在长江下游会有敌对行动。……对在上海打仗�他们几乎完全没有准备�迟至八月十三日�他们在这里的部队还如此之小�十八、十九日的时候差点被扫进江里去了。”阿本德看出来了�“有那么一个精明的计画要打乱日本把战火局�在华北的企图”。张戎评价说�“他说对了�是有这么一个‘精明的计画’�但他没猜到这是谁的计画�他以为是蒋介石的�其实是斯大林的。”

为了挑起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八月九日�经张治中一手挑选的派驻上海虹桥机场的部队�打死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各一人�然后给一个中国死囚犯穿上中方制服�把他打死在机场大门口�以造成日本人先开火的假�。日本人的表�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张治中以“上海的形势突然告急”为理由�率大批军队在十二日清晨占领上海�定于十三日拂��上海日军发起攻击。至此�中、日之间的战争按中共的意愿并在他们一手制造下全面开展起来了。持续八年、夺去二千万中国人生命的日本侵华战争�带给毛征服中国的机会�蒋介石的政权被极大�弱�毛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起一支一百三十万人的大军。

从整个当时的情况来看�“七�七”事变是在中、日双方都不�开战的情况下打起来的。这其中是甚么因素起了作用�至今还是个谜。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未解之谜都被人们破解了。�信�“七�七”事变之谜离真�大白于天下也不会太远了。
转自“自由圣火”X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大赛推动纯正中国古典舞(第28期) ---2007/07/19刊
  • 中国舞大赛评委会谈中国古典舞(第28期) ---2007/07/19刊
  • 全世界中国舞大赛获奖名单(第28期) ---2007/07/19刊
  • 陈永佳古道古风 传承中华�火(第28期) ---2007/07/19刊
  • 莲花净出不染心 专访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青年女子组冠军任凤舞(第28期) ---2007/07/19刊
  • 张逸军�圆梦与感恩(第28期) ---2007/07/19刊
  • 飞天艺术学院六人获奖 希尔德�葛尔斯特颁奖学金(第28期) ---2007/07/19刊
  • 赛事精粹(第28期) ---2007/07/19刊
  • �关文章
  • 曾庆红取�七一访港 将�港卷入中共内斗 (第27期) ---2007/07/12刊
  • 当中国人的情 邂逅法国人的理(第26期) ---2007/07/05刊
  • 就林彪评价的商榷(第26期) ---2007/07/05刊
  • 花与花的故事�惟远惟繁始足看的��李花(第21期) ---2007/05/31刊
  • 影视名人谈陈君天(第20期) ---2007/05/24刊
  • 从国共内战到二二八事件(第20期) ---2007/05/24刊
  • 亿年藏字石� 中国共产党亡(第13期) ---2007/04/05刊
  • 中东冲突新热点�伊朗(第12期) ---2007/03/29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