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的食品价格在上半年上涨了7.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6.4%,鸡蛋猛涨了27.9%,肉类、家禽和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上扬了20.7%。六月份,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4.4%,这是三十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准。如果加上资产通胀的水准,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水准,已经是上世纪九○年代以来的最高。

今年,中国的中央银行已经三次上调利率,六次上调银行准备金比例,但明显对付物价上涨和通胀的调控效果不彰。本星期一(八月十三日)中国将公布七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其高低将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日后的货币政策走向。

虽然海内外的经济学者都认为,控制通胀的方法,主要有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和发行国债三种,但这些是真正市场经济国家的手法,中国政府起码还有另外一些“非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对付市场非常情况。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锋笔天下 正体版       列印机版

高通胀将冲击社会稳定
文 ◎ 臧山

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的食品价格在上半年上涨了7.6%,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6.4%,鸡蛋猛涨了27.9%,肉类、家禽和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上扬了20.7%。六月份,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4.4%,这是三十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准。如果加上资产通胀的水准,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水准,已经是上世纪九○年代以来的最高。

今年,中国的中央银行已经三次上调利率,六次上调银行准备金比例,但明显对付物价上涨和通胀的调控效果不彰。本星期一(八月十三日)中国将公布七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其高低将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日后的货币政策走向。

虽然海内外的经济学者都认为,控制通胀的方法,主要有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和发行国债三种,但这些是真正市场经济国家的手法,中国政府起码还有另外一些“非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对付市场非常情况。

中共建政之后,前四十年经济一直处于短缺形态,控制物价上涨一直由政府的行政政策进行。到了九○年代,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才开始建立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包括通货膨胀。

以中国的股票市场为例,世界上的股票市场,历来把利率上升视为利空消息,但中国的股市却未必如此。事实上,中国股市的几次最大的牛市和熊市,起因都由政府的行政政策所导致,而非基本货币政策因素所推动。因此才被人称为“政治市、政策市、社论市”等。
同样,中国的货币政策无法能够对通货膨胀起到真正有效的调控效果,而必然会惯性选择某种程度的行政措施。事实上,中国许多地区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对物价进行人为的控制,比如实行最高限价等。

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政府针对经济运行的行政措施,还能如二十年前一样有效果吗?回答是大成疑问。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温家宝主政国务院之后,三令五申,要求控制房地产开发和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所采用的手法,大多是以往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甚至把一些不听话的地方诸侯打下台,但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却仍然如脱缰之马。在国务院实施调控三年之后,中国房地产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涨幅已到了两年来的最高水准。

极权专制体制,要求处于权力金字塔顶点的人物拥有绝对的权威,这是一个极权体制有效运行的最重要条件。行政措施失效,反映的正是最高权力失去权威的现实。

中国货币政策失效,行政政策也大打折扣,高通货膨胀水准推动物价不断上涨,而社会经济白热激化再加上巨大的贫富悬殊,想要保持社会稳定将难上加难。中国将进入新的不稳定期。X

编者注:“牛市”,又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而“熊市”,又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国破山河已难在(第32期) ---2007/08/16刊
  • 愈演愈烈的中国天灾(第32期) ---2007/08/16刊
  • 天灾考问中国人什么?(第32期) ---2007/08/16刊
  • 相关文章
  • 终止暴政毒素才能终止中国食物毒素(第32期) ---2007/08/16刊
  • 新书书评《中共:脆弱的超级大国》(第31期) ---2007/08/09刊
  • 美国股市大幅下挫的背后(第30期) ---2007/08/02刊
  • 中国股市错过了大好发展机遇?(第28期) ---2007/07/19刊
  • 当中国人的情 邂逅法国人的理(第26期) ---2007/07/05刊
  • 温家宝为何最担忧金融崩溃?(第20期) ---2007/05/24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