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當然不是荷蘭人的獨家專利,但若論歷史悠久、設置普遍、影響深遠,則非荷蘭莫屬。怪不得一般人一看到風車,就聯想到荷蘭。

看過這樣的畫面嗎?腳著木屐、手捧鬱金香、口含奶酪,站在風車前笑看眾人,這就是標準的荷蘭風情!

老天爺創造了世界,荷蘭人創造了低地國。全國百分之廿七的土地低於海平面。這低地的水,必得利用風車動力,先汲到高地的大溝,再把大溝的水汲入運河,再由運河排入海中。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鏡頭下的Discovery 簡體版       列印機版

風車今昔看



文、攝影 ◎ 不棄

風車,當然不是荷蘭人的獨家專利,但若論歷史悠久、設置普遍、影響深遠,則非荷蘭莫屬。怪不得一般人一看到風車,就聯想到荷蘭。

看過這樣的畫面嗎?腳著木屐、手捧鬱金香、口含奶酪,站在風車前笑看眾人,這就是標準的荷蘭風情!

老天爺創造了世界,荷蘭人創造了低地國。全國百分之廿七的土地低於海平面。這低地的水,必得利用風車動力,先汲到高地的大溝,再把大溝的水汲入運河,再由運河排入海中。

水之所以能往高處流,莫不是拜風車所賜。早在一四一四年,就有第一座風車,到了十七世紀已出現了四十三座風車。

可曾想像過「與海爭地」的艱辛嗎?首先築堤防,隔絕海水,將「海」縮成內陸「湖」,再以水壩及排水系統,將「湖」變身圩田區,繼而種植草皮在沙丘土壤上穩固定型。

潮濕的土地,得靠風車不斷汲乾海水,等待一段長時間後,鹽份散盡,才開始種植菜、花、牧草,養牛、耕作等等,大小不一的海埔新生地,一塊塊銜接起來,建屋舍、城鎮,甚至工廠、機場都沒問題。滄海可以變成桑田,絕不是神話故事。

一座座張開雙臂,像巨人一樣屹立的風車,除了可以汲水,調整水位外,在工業上也大有用途,如鋸木材、去麥殼、磨麥粉、榨油、製繩索、製菸、鞣皮等等。

風車借風使力,轉動輪翼,成為人們最有力的幫手。

不僅如此,荷蘭本來靠海,西南風一向頗有力道,倘若肯用高馬力來運作,只要稍微更動終端風帆位置,大概連訊號都可以打出去。

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發明創造連連,即使風車功能不再,風光不再,那牢靠穩健紮紮實實的作為,仍將留人戀戀。不妨到幾個風景勝處去看看吧,或許他會心的笑靨正等著你哪。謝謝唐吉訶德──過時的騎士,永久的英雄!◇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高智晟的生死抉擇(第39期) ---2007/10/04刊
  • 致美國國會議員公開信(第39期) ---2007/10/04刊
  • 相關文章
  • 月圓時 講述她的故事(第38期) ---2007/09/27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