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已成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事务,而理财的标的,无非是“钱滚钱”。不可否认的,“钱”和当代人关系密不可分。而“见钱眼开”、“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等,自古以来即流传世间的谚语,无不道出世人爱钱、钱对世人重要性之一斑。

纵然有着“君子爱财(钱),取之有道”、“勿做金钱奴役”的勉语和警语,可是“抢钱”风气仍然炽热,甚至在衍生性金融商品愈来愈多的今日,有着燎原趋势。在爱钱的同时,社会上却也弥漫着一股谴责“爱钱”、“铜臭味”,以及挞伐“功利”的诡异气氛。

人类对于钱财的爱恨交织,甚至于超越对“情”的感觉,那么,“直叫人死生相许”的形容词也当然颇适合于钱了。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封面故事 正体版       列印机版

问世间“钱”为何物?



吴惠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理财已成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事务,而理财的标的,无非是“钱滚钱”。不可否认的,“钱”和当代人关系密不可分。而“见钱眼开”、“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等,自古以来即流传世间的谚语,无不道出世人爱钱、钱对世人重要性之一斑。

纵然有着“君子爱财(钱),取之有道”、“勿做金钱奴役”的勉语和警语,可是“抢钱”风气仍然炽热,甚至在衍生性金融商品愈来愈多的今日,有着燎原趋势。在爱钱的同时,社会上却也弥漫着一股谴责“爱钱”、“铜臭味”,以及挞伐“功利”的诡异气氛。

人类对于钱财的爱恨交织,甚至于超越对“情”的感觉,那么,“直叫人死生相许”的形容词也当然颇适合于钱了。不过,“问世间‘钱’为何物?”恐怕更是一句贴切的问语。

对于这个也许被所谓的专家、行家们认为是经济学幼稚园的问题,很可能永远找不到令人满意的标准答案。国际著名的华裔产权经济学专家张五常教授,在一九六三年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时,旁听艾尔秦(A.Alchian)这位怪才名家的课,学期一开始第一堂课,艾尔秦一进教室劈头就问:“什么是货币?”货币就是钱的同义字,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师生们(都是一群IQ顶高的人类)搞了三个星期,还是找不到完满的答案,而艾尔秦在多年后虽发表了题为〈什么是货币?〉的论文,但仍然被认为很有待商榷。

货币有其“自化”秩序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已故的一九七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海耶克(F.A﹒Hayek)身上。而这位终其一生不断致力于对抗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并揭穿其荼毒人类的真实面目,以增进人类福祉的大儒,对于钱或货币的描述,更让我们叹为观止。

海耶克不客气地说,一般人对不懂的事物,往往因为猜忌而产生厌恶心理,对于货币就是如此,尤其因为货币是高等文明秩序中最为抽象的机制,这种厌恶心理也就更为强烈。

贸易倚赖货币,透过货币的媒介传导,个别特定的交易行为,可以在最遥远的地方,以最间接的方式,造成种种最为一般化,而且也最不容易理解的影响。人类的合作秩序若要“延”远源长,就必须藉助于货币,但,货币也将使引导人群合作的种种机制,覆盖在一层难以穿透的浓雾之中。

一旦以物易物被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易所取代,原本还可以理解的事物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而起的种种抽象的人际互动过程,即使是最有洞察力的人,也无法全盘理解。就是因为如此,海耶克才说,货币,或者说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金钱”,是所有事物当中最难理解的东西。

人类对于金钱流露出既爱又恨的心理,金钱是自由最有力的宝贝,同时也是最为邪恶的压迫工具。海耶克认为货币的运行,就像语言或道德那样,是一种自化的秩序,而解释这种秩序的理论,又是最不容易求得圆满的。因此,货币专家们至今仍然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争论不休。

有些这方面的专家甚至已经认命,不再追求圆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各种细节必然都无法被察觉,而整个秩序又是如此的复杂,以致于,如果能够抽象地说明货币秩序据以自化形成的种种原则,我们就应当感到心满意足;这种抽象的原则性说明,尽管带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却没有办法预测任何具体详细的结果。

货币面对的道德挑战

货币不仅让专门学者感到苦恼,道德家们对于货币的猜忌也几乎没有一刻松懈。货币好比是万能工具,谁掌有了它,谁就有力量,能够以最不着痕迹的方式,实现或影响最多种类的目的。对于这个万能的工具,海耶克举出两个让道德家猜忌的理由。

一是虽然一般人一看就明白许多别的财富项目被用来做了些什么事;但,我们通常无法分辨使用货币究竟给自己或别人带来甚么具体的影响。二是即使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分辨出来,但货币虽然可以用来行善,也同样可以用来为恶。

因此,对于有钱人来说,金钱之功用在于其万能;然而,对于道德家而言,正因为金钱万能,所以金钱更不值得信任。而且,经由巧妙地运用货币,进而取得的巨大利益,看起来一如商业买卖,和体力付出无关,也看不出有甚么其他的功德。

货币就是这样让货币专家们感到迷惑,同时也让道德家们感到愤怒。

这两种人都因为发觉整个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力观察照得到的范围,以及因为我们已经不再能够控制我们赖以生存的事态发展顺序,而感到震惊。似乎一切都已经超出我们的掌控,难怪有人谈起货币,往往措辞强烈,乃至夸张。事实上现在还有许多人,相信借钱取息和谋杀一样坏。

货币制度就像道德、法律、语言,以及各种生物那样,也是来自于自化的秩序,因此,也同样受到变异与演化选择过程的淬炼。然而,货币制度终究是在所有自化长成的结构当中,最不令人满意的产物。

海耶克曾举例说,自从基本上含有自动调整机制的国际金本位制,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被由政府刻意操纵的“货币政策”取代之后,迄今已过了七十多年;但,很少人敢说,在这段期间中,货币制度的运作有任何改进。

事实上,根据人类过去的经验,货币确实并不值得信任,但不是因为一般人所设想的那些理由而不值得信任,而是因为货币经历过的演化选择过程,比别种制度受到更多的干扰。由于受到政府垄断货币,阻挠市场竞争进行各种试验的影响,演化选择机制在货币方面,未曾充份发挥作用。

海耶克进一步说,在政府的照顾之下,货币制度已经发展到非常复杂的地步了。然而,在此一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从中作梗,几乎没有市场试验,也很少让市场自由选择可能适合它的制度。因此,我们到今天还不太清楚甚么是好的货币,也不知道货币可以好到甚么程度。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广场前的欧元标记,象征着统合下的欧洲经济。(法新社)

政府垄断货币并不适当

其实,政府对货币发展的干扰与垄断,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几乎在铸币开始被市场选作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时,政府的干扰就不断地发生了。海耶克严厉地指责说,没有货币,源远的自由合作秩序,就无法运行,但,货币几乎自始就遭到政府无耻的摧残,以致它竟然变成源远的人类合作秩序当中,干扰各种自动调适过程的主要乱源。

除了少数几个幸运的短暂时期,整个政府管理货币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诈欺和朦骗的历史。在这方面,海耶克已经证实,政府自己比任何在竞争的市场里提供各种货币的私人机构,都来得更不道德。海耶克说过不少次,如果政府不再垄断货币,则市场经济的潜能也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重读海耶克对货币的剀切剖析,不禁对世人当前面临的金融风暴打颤,各国政府控制货币的欲望不但一如以往,或许还变本加厉。期望让货币不再继续被导入歧途,让货币回归其单纯“交易媒介”的本质,否则,金融浩劫会是惯性的波涛汹涌、没完没了的。

平实地说,人类还是有许多睿智者,欧元的统合、欧洲中央银行及世界中央银行的构想等都可以窥知有心人的反省,但是,实现的可能性却是令人怀疑的。毕竟“钱为何物?”世人根本不想了解,何况似乎已无法理解了!

如今虽进入电子钱币时期,又是一次革命性的货币演变,但对于货币到底是什么的疑问,不只是没有提出更明确的答案,反而让世人更眼花撩乱,也更为迷乱。“虚拟经济”毋宁是传神的比拟,此与“泡沫经济”同义,仅就我们眼见的信用卡引发的诸项弊端,以及金钱泡沫投机游戏一再带来的祸害来看,让金钱成为单纯的“交易媒介”实在是太重要了。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个人投资理财 停看听--控制风险三原则(第41期) ---2007/10/18刊
  • 掌握致富三要素 轻松理财高枕眠(第41期) ---2007/10/18刊
  • 港市现惊天巨量资金 宜避走香江(第41期) ---2007/10/18刊
  • 思维决定投资报酬率(第41期) ---2007/10/18刊
  • 相关文章
  • 强盗、流氓、自由人的自由(第41期) ---2007/10/18刊
  • 月圆时 讲述她的故事(第38期) ---2007/09/27刊
  • 游资闯中国 金融风暴危及周边(第20期) ---2007/05/24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