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耳朵識字嗎?或許有些懷疑是不是?不過,研究發現,聽覺和視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換」的。 

早就聽說失明的人耳朵往往特別好使,最近科學家們終於為這一「常識」找到了醫學解釋:原來,是負責視覺信號處理的部位越俎代庖,幹起了聽覺的活兒。 

大腦功能有分工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結果,科學家們把大腦分成了不同的區域,分別負責不同的職責。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醫學新知 簡體版       列印機版

失明者耳聰 已獲醫學解釋

失明者比普通人有更好的聽力,這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視力的缺損。(Getty Images)

文 ◎ 方洪

你相信耳朵識字嗎?或許有些懷疑是不是?不過,研究發現,聽覺和視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互換」的。 

早就聽說失明的人耳朵往往特別好使,最近科學家們終於為這一「常識」找到了醫學解釋:原來,是負責視覺信號處理的部位越俎代庖,幹起了聽覺的活兒。 

大腦功能有分工 

根據多年來的研究結果,科學家們把大腦分成了不同的區域,分別負責不同的職責。例如有掌管語言的,有處理聽覺、視覺的,有負責運動的等等。但是人腦實在太複雜了,人們對大腦的認識至今還是一知半解。 

人類大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沒有開發,可見人類的認知能力的潛力有多大。研究人員猜測,即使是大腦中已經充份利用的部份,可能同樣有著不為人知的能力。 

聽覺敏銳的失明者 

人們早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辨別一種新的聲音的時候,失明多年的人比視覺健全者和剛失明的人要快得多。另外,他們可以察覺正常人無法覺察的聲音頻率變化。 

其實眼睛就像一個照相機,用來拍攝物體。而真正處理圖像的部位是在大腦中。人失明往往是眼睛這個照相機損壞了,大腦的視覺處理系統並沒有壞。於是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科學家們猜想,是不是失明多年的人把他們的視覺功能「轉換」成了聽覺能力呢? 

他們在研究中,對比了一組失明多年的盲人和正常人對聲音的感受能力。結果發現,越是具備超常聽覺能力的失明多年盲人,他們的視覺中樞就越是活躍——看來視覺中樞真的幹起了聽覺的活兒。 

但是,失明時間不久的人似乎還不具備這種能力。看來大腦是經過了一段時間來完成這樣的功能轉換的。 

大腦是處理器 也是一把鎖 

我們通常認為,大腦不同部位負責不同的功能,新的研究發現,大腦還在有意封鎖著許多功能。有時,一部份功能的失常卻能讓另外一功能得到釋放和發揮。

世界上有一類叫做天才白痴就屬於這種情況。美國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雨人」,其中的主人翁就是一個天才白痴:他具備遠遠超越常人的數字能力;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卻幾乎表現得像個「傻子」。 

對於這類現象目前科學沒有很合理的解釋,因為他們的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正常」範圍。如何才能把大腦的超人潛力發揮出來,或許會成為未來人類的夢想。然而這恐怕比登月還要難。正如有些人說,最難認識的,恰恰是人類自己。◇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近視治療面面觀 ——近視 華人社會的嚴重文明病(第44期) ---2007/11/08刊
  • 近視理論與矯正的誤區(第44期) ---2007/11/08刊
  • 注意幼兒的讀寫姿勢(第44期) ---2007/11/08刊
  • 中醫療法——中醫會不會治近視?(第44期) ---2007/11/08刊
  • 對兒童近視 古今看法與治療(第44期) ---2007/11/08刊
  • 中醫耳穴療法治近視(第44期) ---2007/11/08刊
  • 西醫療法——近視的保守治療(第44期) ---2007/11/08刊
  • 近視的手術治療(第44期) ---2007/11/08刊
  • 治療近視的簡單妙方(第44期) ---2007/11/08刊
  • 相關文章
  • 美國兒童天才vs.中國神童(第7期) ---2007/02/15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