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拉古堡位于印度北方亚穆纳河河畔,是蒙兀儿帝国(西元一五二六~一八五七年)阿克巴大帝击退印度洛提王朝(lodis)所占领的雕堡。

为了防御敌人,一五六五年阿克巴大帝开始兴建阿格拉堡,约耗时八年建成。后来,阿克巴将蒙兀儿帝国首都由德里迁来阿格拉,古堡才变成皇室居所。

整座阿格拉古堡呈不规则的八角型,融合了传统的印度建筑风格和外来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因城墙和城门都用红色砂石砌成,所以又得“红堡”之名。古堡南北长约九百一十五米,东西宽约五百四十八米,墙高约卅三米半,周长约二千五百米,有两座大城门和三座小城门,最古老雄伟的城门是地尔费城门。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世界遗产 正体版       列印机版

观赏阿格拉古堡 回顾王朝更迭

进古堡的门口斜坡。

文 ◎ 张羽良 摄影 ◎ 意文

阿格拉古堡位于印度北方亚穆纳河河畔,是蒙兀儿帝国(西元一五二六~一八五七年)阿克巴大帝击退印度洛提王朝(lodis)所占领的雕堡。

为了防御敌人,一五六五年阿克巴大帝开始兴建阿格拉堡,约耗时八年建成。后来,阿克巴将蒙兀儿帝国首都由德里迁来阿格拉,古堡才变成皇室居所。

整座阿格拉古堡呈不规则的八角型,融合了传统的印度建筑风格和外来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具有宫殿和城堡的双重功能。因城墙和城门都用红色砂石砌成,所以又得“红堡”之名。古堡南北长约九百一十五米,东西宽约五百四十八米,墙高约卅三米半,周长约二千五百米,有两座大城门和三座小城门,最古老雄伟的城门是地尔费城门。

古堡内的建筑物曾多达五百多座,但保留至今者已经很少。一九八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阿格拉古堡列为文化类世界遗产。


阿格拉古堡内精致的石雕。(维基百科)

遥望泰姬陵 诉说无尽情思

阿格拉古堡内所有宫殿,全都用大理石和其他名贵石头砌成,古堡分设内宫与外宫两部份。有著名的“谒见之厅”,是蒙兀儿王朝帝王接见大臣、使节的地方;另有加汉基尔宫(Jehangir's Palace)、八角了望塔(Octagonal Tower)和莫迪寺(Moti Masjid,因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而成,精致典雅,故又称珍珠寺)等建筑物。

优雅的谒见之厅全部由红色砂岩建成,三排白色的灰泥粉饰过的饰有孔雀图案的柱子托起大厅的平顶。先前,大厅中饰有织锦饰物、丝绸地毯、绸缎天蓬,国王就在这里与大臣们共商国事,如今这些饰品已被掠夺一空。

登上八角了望塔极目远眺,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前面就是亚穆纳河,与阿格拉堡遥遥相对。据说,当年沙贾罕王被其第三子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透过镶嵌在墙壁上的镜子与宝石,从反射影中望着泰姬陵,似乎是对爱妻诉说着无限的思念之情,又像是在倾诉他那一颗孤寂哀伤的心。

古堡内的其他华丽的宫殿还有镜宫、扎罕宫、扎罕哥宫、阿可巴宫。这些建筑在设计风格上是混合型的,有些是典型的蒙兀儿型,而其他建筑,如扎罕哥宫则是典型的印度设计风格。

阿格拉古堡内修有一处亭子,它主要是为吸收来自亚穆纳河上的凉风而修建的。其他名胜包括渔宫、皇家浴室、宝光清真寺,还有妇女用品市场,在这里,宫内的妇女可以买到丝绸、珠宝、织锦等商品。

蒙兀儿帝国建立 兴衰三世纪

一五二六年,帖木儿(Timur Lenk)第五代子孙巴卑尔(Babur)入侵印度,定都德里,建立了蒙兀儿帝国(一五二六~一八五七)。谈起帖木儿,他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原是察合台汗国的宰相,一三六九年,据撒马尔罕自立,其所建立的帖木儿帝国,被后世称为十五世纪地球上最强大的武力。

帖木儿先夺得了西察哈台汗国的统治权,在一三七五至七九年间,东攻察合台汗国;一三八八年征服花拉子模;一三九三年征服伊利汗王朝和阿富汗;尔后北上攻入钦察(金帐)汗国;一三九八年南侵印度,洗掠德里;一三九九年西征小亚细亚;一四零二年大败奥斯曼帝国,俘获奥斯曼苏丹,终于建立一个仅次于蒙古的大帝国。

为了恢复成吉思汗的霸业,东征中国一直是帖木儿的梦想。一四零四年(明永乐二年),他率领数十万大军踏上进攻中国的征途,明成祖朱棣闻讯立即下令备战。当时靖难之变未久,明朝边防微弱。一五零五年初,正当帖木儿的前锋部队翻越天山,推进至伊黎河,准备对明朝的甘肃边防军发动战事之际,帖木儿却得急病而逝,解除了明朝的威胁。

帖木儿帝国瓦解后,其后裔巴卑尔再度打败印度大军,攻陷德里,所建立的蒙兀儿帝国,在十七至十八世纪期间,几乎统治了整个印度次大陆,是当时欧亚大陆上的强国。

印度历史上,除了西元前三百廿二年印度建立第一个统一帝国孔雀王朝之外,蒙兀儿帝国是仅有的第二次统一。在《蒙古族通史》等历史著作上,“蒙兀儿”(Mughal)一词,是“蒙古”一词的讹音。

从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朗扎布统治时期是蒙兀儿帝国的鼎盛时期,疆域达到顶峰,经济繁荣,艺术文化大放异彩。阿克巴大帝(一五五六~一六零五)被认为是蒙兀儿帝国的真正奠基人和最伟大的皇帝。他征服旁遮普南方罗奇普特(Rajput),控制胡茶剌与孟加拉地方,但大部份领土纳入蒙兀儿版图,则是在阿克巴之孙沙贾汗(Shah Jahan)时代。

奥朗扎布皇帝驾崩后,蒙兀儿帝国开始衰退。一八五七年,印度揭竿起义爆发之后,又被英国击败,英国女王决心将印度纳入版图,彻底毁灭已经衰弱不堪的帝国,从此英国在印度独霸一方,直到一九四七年印度独立为止。◇


阿格拉古堡内的加汉基尔宫(Jehangir's Palace)。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学中文 提升个人竞争力(第45期) ---2007/11/15刊
  • 中文字智慧奥妙 正体字高于简体字(第45期) ---2007/11/15刊
  • 学中文是商机 更是人生转机(第45期) ---2007/11/15刊
  • 中共孔子学院--假孔学、真统战(第45期) ---2007/11/15刊
  • 写好中文 专家建议“三多原则”(第45期) ---2007/11/15刊
  • 读书前静坐 可增加学习效果(第45期) ---2007/11/15刊
  • 研究:静坐让小学生记忆力变好(第45期) ---2007/11/15刊
  • 相关文章
  • 浅析中国古代科学(下)(第45期) ---2007/11/15刊
  • 甘肃水库决口 优质豆渣工程引人忧(第17期) ---2007/05/03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