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日本政坛最大在野党党代表小泽一朗,在短短两天之内的辞职言论,又收回辞职意愿,备受媒体关注。就在此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造访日本,拜会首相福田康夫及日本防卫省多位高层官员,希望日本尽快重开日本海上自卫队印度洋补给油舰。

不过,由于收回辞职言论的小泽,反对成立《反恐特别措施新法案》的态度较过去更加明确,因此日本政府最终在相关议题上没能给与美方一个可行的路线图。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向美方说明,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及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在为早日恢复供油尽最大努力,今后希望继续强化双方的同盟关系。他又表示,日本将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积极推进亚洲外交。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中断补给油舰 日本忧日美同盟受损

美日两国的国防部最高官员。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到访日本,与日本防卫相石破茂。

文 ◎ 任子慧 图 ◎ Getty Images

十一月初,日本政坛最大在野党党代表小泽一朗,在短短两天之内的辞职言论,又收回辞职意愿,备受媒体关注。就在此背景下,美国国防部长盖茨造访日本,拜会首相福田康夫及日本防卫省多位高层官员,希望日本尽快重开日本海上自卫队印度洋补给油舰。

不过,由于收回辞职言论的小泽,反对成立《反恐特别措施新法案》的态度较过去更加明确,因此日本政府最终在相关议题上没能给与美方一个可行的路线图。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向美方说明,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及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正在为早日恢复供油尽最大努力,今后希望继续强化双方的同盟关系。他又表示,日本将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积极推进亚洲外交。

二零零零年十月美国副国务卿Richard L. Armitage,向日本发表 “日美同盟的模式应如美英同盟”的报告。之后,日本着重建立日美同盟关系,特别是派遣海上自卫队前往印度洋提供补给原油活动,然而随着补给原油的中断,日方担忧日美同盟关系的发展前景。

也有分析指出,如果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撤走只是暂时性的,美国会继续将日本融入“好友圈”内,但若中断的时间过长,有可能被剔出“好友圈”。

福田曾表示,在目前国际社会进行的反恐行动中也牵扯日本的国家利益,希望尽快重开补给活动。有资料显示,日本每年以民生复兴支援的名目拨款一千四百亿日元的支援金额,成为全球第二支援国。 
由于受到日本宪法的制约,日本不能派出海上舰队进入波斯湾(战阵地区),只能以补给油舰派往印度洋,从事向多国联军提供补给油的相关间接性活动。但这遭到日本最大在野党的反对,指日本政府涉及美国战争。

福田康夫已决定于本月十七日,首次以首相身份前往美国,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

就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的供油活动,福田将以在众议院再次表决通过新的反恐对策特别措施法案为念,表示“将为恢复活动竭尽全力”。福田将把日美关系定位为“日本外交的基轴”,以此构筑与布什之间的信赖关系,谋求巩固政权基础。

福田还将表明,强化与邻国的关系有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提出“积极亚洲外交”寻求美国的理解。

日前《产经新闻》的一篇报导指出,据海上自卫队的相关人士透露,中国海军正急遽地进行夜间补给原油的训练,而且很成功。报导指日本撤走油舰后,必须有代替的油舰前往印度洋继续相关活动,然而能够长期派遣油舰只有美英法三国。但他们由于长期派遣补给油舰前往波斯湾,故已无法再有余力顾及印度洋方面。

随着日本自卫队的撤退,恐怖份子及走私船只扩大活跃于印度洋上,不但日本自己需要做好防护外,一直有意扩大印度洋范围活动的中国也有所准备,有意取代日本前往印度洋,进行向美国提供补给原油的活动。
 


日本首相福田向到访者盖茨重申尽快重开补给活动。


日本最大在野党的党首闪电辞职,随即又收回言论。

美大使呼吁珍惜旧朋友

现驻日本两年多的美国大使席弗(J. Thomas Schieffer),身为美国民主党员,但与美国总统布什关系非一般,在关于印度洋补给原油问题上是美日之间的关键人物,由于与布什的关系非比寻常,其发言常常成为媒体焦点,十月底在日本记者俱乐部的一个午餐会上,席弗重申日美关系的重要性。

这位大使有意无意地透露说,他常告诉日本朋友,美日之间的关系友好,不会因美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发展关系而受到影响,藉此希望他们放心。

席弗引用德州的古老谚语说,“新朋友不可取代老朋友,否则会失去朋友。”接着强调,很多日本人担心美中关系会取代长久的美日关系,他强调这是不需要担心的。

因为美国非常理解与日本之间关系的战略重要性,又指出二战后美日之间安全保障的密切联系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文章分析质疑,这是否是美国的真心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大使的言论也是对日本的一种变相忠告。如果舍弃了美国这样的老朋友,日本将失去所有朋友。X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47/3961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