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简约实用的德国人,守着古老习俗过圣诞。而从十二月一日开始,按日期打开圣临月历的一道道门窗拿礼物,却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乐趣。

耶诞节是西方社会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欧洲人早在耶诞夜来临的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庆祝了。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欧洲文化中最为迷人的时刻。

耶诞市场

在德国,首先升起耶诞节气氛的,就是耶诞市场了。最晚从中世纪开始,大约在耶诞节前一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一月下旬,不论大城小镇,在每个城镇市中心的广场上或街道旁,都会搭盖起各式各样的小木屋,一间连着一间,提供给手工业者、住在乡下的农家、山上的牧人等人,在耶诞节前贩卖他们平时制作的物品,一方面提供其他人选购耶诞礼物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靠着这笔额外的收入补贴家用,这就是耶诞市场的由来。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家在他乡 正体版       列印机版

推开圣临月历的小窗

号称全欧最大的纽伦堡圣诞市集,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过节用品,如以古法制作的姜饼等,也比别处丰富。(法新社)

文 ◎ 蔡大雅

讲究简约实用的德国人,守着古老习俗过圣诞。而从十二月一日开始,按日期打开圣临月历的一道道门窗拿礼物,却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乐趣。

耶诞节是西方社会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欧洲人早在耶诞夜来临的一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庆祝了。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欧洲文化中最为迷人的时刻。

耶诞市场

在德国,首先升起耶诞节气氛的,就是耶诞市场了。最晚从中世纪开始,大约在耶诞节前一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一月下旬,不论大城小镇,在每个城镇市中心的广场上或街道旁,都会搭盖起各式各样的小木屋,一间连着一间,提供给手工业者、住在乡下的农家、山上的牧人等人,在耶诞节前贩卖他们平时制作的物品,一方面提供其他人选购耶诞礼物的机会,一方面可以靠着这笔额外的收入补贴家用,这就是耶诞市场的由来。

古老的习俗流传至今,传统的魅力有增无减,耶诞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德国城市的市中心通常是广场,大小从中世纪以来就没什么改变,此时在广场上最重要的地方大多会搭建一座马槽,布置成二千多年前耶稣诞生的场景,提醒人们神的降临世间。以马槽作为主题是一致的,但场景的展现方式却是各地不同,有真人大小的木偶、有小如模型的玩偶、有穿古装的、也有现代版的,为古老的历史注入了时代的活力。

耶诞市场就从广场的马槽往外发展,小木屋店面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大部份是贩卖东西的铺子,多是些平常没见过、在普通商店买不到的稀奇物品,例如老奶奶编织的羊毛袜或手套、铁匠手工打造的烛台、山上人家制作的木质玩具……小木屋里面坐着的老板经常看起来不像生意人,也许是各行各业的人,在平时喜欢做点手工艺品,趁这个时节拿出来与众人一起分享(当然也顺便赚点外快啦)。

除了卖东西以外,还有一大部份摊位是卖吃卖喝的,其中又以烧酒的摊子最是人潮汹涌。到耶诞市场喝杯烧酒也是德国人每年必做的要事,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不喝烧酒,就好像没逛到耶诞市场一样。烧酒顾名思义就是温热的酒,用新采收的红葡萄酿制,在寒冷下雪的夜晚里,与亲朋好友在一起,双手捧着装着烧酒的温暖陶杯,对许人来说是股幸福的滋味。

每间烧酒店都有各自独特的陶杯,买烧酒的时候必须同时支付陶杯的押金,如果想保留杯子作纪念的话,押金就算是购买陶杯的费用了。有些生意好或陶杯设计得好的店家,甚至每年都会推出不同年份的杯子,供顾客收集呢。

至于小吃摊,除了传统的德国香肠、马铃薯饼、德式汉堡外,比萨、薯条、克丽饼、炸鱼、咖哩、春卷、炒面等各国料理,都可以在耶诞市场闻到它们的香味。在吃的方面一向简单的德国人,到了耶诞市场以后,简直就像饿虎下山,忘记平时节俭压抑的习性,放怀大吃,就像台湾人逛夜市一样豪气,一摊吃完接一摊的,从头吃到尾。

欢乐的气氛里少不了孩子的笑声,耶诞市场里的旋转木马可说是小朋友们一年一度朝圣的场所,此外还有碰碰车、迷你摩天轮(一两层楼高)、户外的人造溜冰场等,都让耶诞市场成为孩子们翘首期盼的乐园。

但小孩子到耶诞市场不仅只会吃喝玩乐而已,在小木屋的空隙处,或者街道广场的转角处,经常可以看见上小学或中学的小朋友站在一旁演奏乐器,他们面前的地上放着打开的乐器盒子,上面有些零钱--原来会乐器的孩子,也会在这个时节客串一下街头音乐家,到外头来累积自己的舞台经验。耶诞节前,人们比较容易想起神的慈悲伟大,人心也会特别慷慨柔软,所以听见小朋友纯真的乐声,虽然技巧不好,也会不吝啬的给予赞美的掌声或实质的鼓励。

当然,耶诞市场不只是个吃喝玩乐的地方,耶诞节最重要的意义并没有被忘记。紧邻着卖商品或喝烧酒的摊子旁,经常可以发现各种公益组织的小木屋,例如环保、信仰、儿童福利、妇女保护、老人照顾、关心弱势团体、宗教信仰等等,也藉这个人潮聚集的时刻前来推广他们的理念,而前来询问参观的人群也丝毫不少于其他展售俗世物品的摊位。

德国没有夜市,市区经常在入夜后就开始冷清,耶诞市场是一年当中唯一直到晚上还开放营业的时刻,这对德国人来说,是很特别的逛街经验,所以每到十一月就开始期待着耶诞市场的到临。甚至还有旅行社特别安排套装旅游,到各地有名的耶诞市场去玩,而且听说还经常额满呢。耶诞市场一直开放到十二月二十四日的下午,但有些小木屋到这天就不开了,因为他们也准备回家庆祝耶诞节了。

圣临月历

德国人还有个庆祝耶诞节的习俗,就是在十二月使用圣临月历。圣临月历顾名思义是日历或月历,但它可不是普通的用纸做的、上面印着数字标示日期的纸历,而是一个有点像台湾早期六、七十年代时的玩具--一种上面用纸糊着,下面分很多小格子,放着各式玩意(或铭谢惠顾的谢函),可以让人戳洞寻宝的道具。

圣临月历也是类似的道理,它通常被作成一片略有厚度的大纸片形状,但也有其他各式各样的造型。日期只从十二月一日到三十一日,每个数字就是一道窗或一扇门,门窗的后面则藏着惊喜。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的门窗最大。人们会在十二月前就买好圣临月历,等十二月一开始,就按日期打开一道门窗,看看今天得到什么礼物。圣临月历里的东西通常都是各式各样的巧克力、糖果之类的甜食,也夹杂了其他物品,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享受开圣临月历的乐趣。


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邦在十六日下了一场遮空蔽日的大雪,一时间,大地铺上了厚厚一层的白雪。照片中一位当地妇女正驾驭着一辆马车,行经在这片皑皑白雪,似幻如画的景象更增添了银色圣诞的节气。(法新社)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农民的土地革命(第51期) ---2007/12/27刊
  • “老子的土地”挑战共产体制(第51期) ---2007/12/27刊
  • 陕西省原黄河三门峡库区约七万农民 向全国告诉收回土地所有权(第51期) ---2007/12/27刊
  • 三门峡移民血泪历史(第51期) ---2007/12/27刊
  • 八次搬迁的故事(第51期) ---2007/12/27刊
  • 李万明-坚持揭露官场腐败的官员(第51期) ---2007/12/27刊
  • 各地农民护地维权 当局暴力镇压(第51期) ---2007/12/27刊
  • 相关文章
  • 音乐触动心灵深处(第39期) ---2007/10/04刊
  • 惊蛰时节 话黄历(第9期) ---2007/03/08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