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 require '../MagHead2p.htm';?>
台立委選舉 國民黨大勝   
  
   | @ require 'MagLeft2p.htm';?> | 
     
       |                         
                            
                                | 
                                        
                                        
                                         
                                            | 
 
                                                台立委選舉 國民黨大勝
                                                
     
                                                 |   
                  | 
                       台灣立法委員選舉落幕,國民黨成為國會最大黨,此勝選效應如何牽動二零零八總統大選及台灣的經濟和兩岸政策受關注。 
 
 |  
                                            | 
                                                
                 文 ◎ 方雯華  圖 ◎ Getty Images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台灣立法委員選舉過後,國民黨贏得三分之二立委席次成為國會最大黨,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則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此勝選效應將如何牽動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備受關注。立委和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影響台灣的經濟和兩岸政策的走向。
 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除了受單一小選區制度變革的影響外,自二零零零年執政以來,經濟沒搞活、人民所得降低、就業機會下降是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
 
 而民進黨擅長的族群意識和國家認同的兩項政治操作,在歷經幾次大選奏效後,在這次單一選區兩票制小選區制度變革中硬生生地失靈。
 
 探討致使民進黨敗選的經濟因素,政論家凌鋒認為,經濟不景氣是世界性的問題,貧富不均在中國和香港更嚴重,但是因為中國和香港人民不舉行普選,經濟問題無法透過選舉手段反映出來。
 
 然而,在這次選戰死咬對手弱點不放的國民黨,主打「拼經濟、顧民生」,主張透過更靈活的兩岸政策及兩岸三通的利多手段,來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
 
 近年來,台灣本地需要大量廉價勞力和土地的製造業,已移往中國大陸發展,因為中國市場目前正面臨工資上漲、能源短缺、投資條件緊縮的情況,對於業者而言,只會繼續前往印度、越南、東南亞,尋找新興市場,因此製造業在台灣和大陸發展的機會不大。
 
 目前期盼兩岸加速三通的產業,以服務業的比重最大,希望透過兩岸三通,帶來更多的觀光人潮,使台灣的服務業更加活絡,如同大陸放寬赴港澳自由行產生的效益,業者希望有朝一日,吸引更多中國大陸人民前來觀光、投資台灣的房地產和股市,帶動台灣經濟的榮景。
 
 資深媒體人思古表示,兩岸三通和台灣經濟發展不一定有必然的關係,事實上,台灣的經濟發展不一定要外求,只要執政者用心搞好台灣政局,政治更清明、司法更透明、交通便捷、人民和善、整體環境安全舒適,打造台灣像人間仙境一般,房地產就不用需要大陸資金,因為全世界的資金都會來。
 
 但是對於兩岸交流仍表示樂觀其成,他認為,兩岸交流的重要意義,在於將中華正統文化和民主制度反銷回大陸。
 
 尤其在討論經濟發展時,一般人很容易忽視文化層面,事實上,文化往往是競爭力的重要來源。
 
 台灣競爭力在於勇於創新和自創品牌,而創意來自於文化融合,台灣特色融合了多種文化,其中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承給國人帶來豐沛的創新源泉。
 
 他建議,國民黨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後,對於兩岸政策的擬定更應深思熟慮。對中國大陸的了解不能只聽中共的宣傳,必須了解非民間組織的看法和觀點,徹底了解中共的本質,做出深思熟慮的判斷。
 
 民進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敗選,黨內權力結構將重整。
 兩岸經濟關係微妙
 國民黨在國會掌握絕對多數,很可能鋪就了國民黨總統大選勝選。但部份民眾憂慮在兩岸政策主張開放的國民黨,是否可能跟中共走得太近,而失去台灣的主體性,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則表示樂觀。
 
 他認為,過去民進黨當家時,國民黨表面上進行國共合作,但是一旦他們勝選,會跟對岸保持距離,堅持台灣的主權。
 
 他強調,台灣的民主政治已經成熟,台灣內部都知道,不論是哪一個黨勝選,都必需維護台灣的主體,民眾不可能成為中國的附庸。只有維持自由民主的社會,才會避免危機。
 
 政論家凌鋒則認為,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會加深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對此他表示憂慮,不希望台灣同香港一樣,對中國產生經濟依賴。
 
 他表示,香港回歸後,在經濟上,很多由中共中央作主,例如毒牙膏事件,中共官方可以要求香港海關重新上架,中國人可以自由到香港買股票,中國國營企業也在香港上市,但中國的股市泡沫化,遲早要出大問題的。
 
 他強調,去年中國通過企業投資稅法,取消部份優待制度,最近又通過新勞動合同法,使得珠江三角洲台商企業幾乎全部關門,站在中國的立場,可以一句話就讓台商全部倒閉。值此同時,任何政黨昧於事實,鼓勵台商到中國去投資,是不負責任的。國民黨有責任告訴民眾更多的中國經濟真相。
 
 總統大選前兩黨盤整
 
 上周台灣立委選舉在國民黨狂勝與民進黨大輸的悲喜中,台灣的兩黨政治悄然成形,逐漸向歐美兩黨政治的主流價值靠攏,對於華人第一個民主體制的台灣社會而言,又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立委選舉到總統大選之間,短短七十天的時間,民進黨內部結構的重新分配,以及民進黨用什麼樣的策略和姿態,重新撫平民進黨和泛綠選民之間的裂痕;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如何面對族群融合和國民黨內的資源重新分配,都攸關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然而,可以肯定的一點,選民手中握有的那一票是最後的關鍵。◇
  
              |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  
台灣立法委員選舉過後,國民黨贏得三分之二立委席次成為國會最大黨,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則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此勝選效應將如何牽動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備受關注。立委和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影響台灣的經濟和兩岸政策的走向。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面臨創黨以來最大的挫敗,除了受單一小選區制度變革的影響外,自二零零零年執政以來,經濟沒搞活、人民所得降低、就業機會下降是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
 
 而民進黨擅長的族群意識和國家認同的兩項政治操作,在歷經幾次大選奏效後,在這次單一選區兩票制小選區制度變革中硬生生地失靈。
 
 探討致使民進黨敗選的經濟因素,政論家凌鋒認為,經濟不景氣是世界性的問題,貧富不均在中國和香港更嚴重,但是因為中國和香港人民不舉行普選,經濟問題無法透過選舉手段反映出來。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
?>
 |  |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56/4234.htm(新紀元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