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表示,面对这次可说是民进党创党以来最大的挫败,他真的感到非常抱歉与惭愧,他身为主席责无旁贷,必须严肃面对、勇于承担、谦卑反省,愿意也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他正式宣布辞去党主席,以示负责。而政党得票率方面,民进党获36.9%的支持与期许,他非常感动;同时勉励大家,面对接下来更大挑战,不要怀忧丧志,应该好好检讨调整脚步,重新出发,输掉立委不要输掉台湾。

陈水扁辞任后,由谢长廷接任党主席。陈水扁表示,有关总统选举,他会关心、提供协助,但是,不会站在第一线,将由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来主导未来的选战走向。

谢长廷接任党主席 大选背水一战

对于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胜出后,谢长廷表示,如果在总统大选中失败的话,他将从此退出政坛。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专题新闻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各界解读台湾立委选举
总统选举两党都有机会

一月十二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左二)立委选举开票失利后,他指出,他身为主席责无旁贷,必须严肃面对、勇于承担、谦卑反省,愿意也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他宣布正式辞去党主席,以示负责。图左至右为:行政院长张俊雄、民进党总统、副总统参选人谢长廷及苏贞昌。(法新社)

文 ◎ 林珊如、杨月暖、田园

陈水扁表示,面对这次可说是民进党创党以来最大的挫败,他真的感到非常抱歉与惭愧,他身为主席责无旁贷,必须严肃面对、勇于承担、谦卑反省,愿意也应该负起全部责任。他正式宣布辞去党主席,以示负责。而政党得票率方面,民进党获36.9%的支持与期许,他非常感动;同时勉励大家,面对接下来更大挑战,不要怀忧丧志,应该好好检讨调整脚步,重新出发,输掉立委不要输掉台湾。

陈水扁辞任后,由谢长廷接任党主席。陈水扁表示,有关总统选举,他会关心、提供协助,但是,不会站在第一线,将由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来主导未来的选战走向。

谢长廷接任党主席 大选背水一战

对于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胜出后,谢长廷表示,如果在总统大选中失败的话,他将从此退出政坛。谢长廷并表示,民进党在这次立委选举中只获得了二十七个席次,面对接下来的总统大选,民进党就像二十多年前创党时一样,一无所有。因此,除了团结、背水一战之外别无选择。

谢长廷表示,他将展现勇于承担、敢于开创的态度,未来的选务和党务将合而为一,尽量单纯化,党务人事年轻化,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至于所有的选举、政策、路线,今后都将由他百分之百地负责。他还表示,未来将在不牺牲台湾地位、主权及尊严的前提下,和中国方面协商并和平相处,他强调,这就是未来必需要走的路。

谢长廷日前表示,未来国会在国民党一党独大的情况下,由他担任总统才能扮演好平衡、守护台湾的角色。他还提出释出行政权、消极行使总统职权等构想。

马英九:不一党独霸才是关键

另一方面,国民党总统参选人马英九则表示,不便揣测谢长廷谈话的动机。不过,他指出,台湾政府的体制是双首长制,在宪法当中规定得非常清楚,如果他当选总统,就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没有所谓的消极或是积极的做法。

马英九指出,国民党对蓝绿的和解共生,会有一些具体做法,到时会对外界公布。他说,一党独大本身不是错误或是罪恶,关键是不要一党独霸,这点非常重要,同时要知所分际。他说,不要滥权、扩权,这才是关键。

马英九于十二日晚胜选记者会上表示,国民党将戒慎恐惧地接受选民的付讬,“我们要更谦虚、更低调。不但要尊重少数,更要容忍歧见。”

马英九在十六日新台湾人基金会研讨会中强调,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将是他两岸政 策的主轴。他参选总统就是要振兴台湾的经济、充裕民生、扫除贪污、促进两岸和平。

他还强调,他提出的新三不两岸政策,应该能获得台湾多数民意的认同,也会得到中国大陆和国际社会的正面回应。

有与会人士提问,过去国民党采取务实外交政策,仍然面对了中国大陆打压的问题。马英九表示,他相信能让中国方面理解,接受新三不政策将符合各方的利益。

外电:选举后,台湾下一步呢?

《国际先锋论坛报》专栏作家菲利浦.鲍林(Philip Bowring)十四日撰文指出,国民党的胜选有太多因素可以解读。外国媒体注意的自然是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不过,台湾选民拒绝民进党并不只是考虑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虽然立委大选结果有利于国民党,但对于马英九与民进党谢长廷对决的总统大选结果,仍然很难预测,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硬战。例如,如果投票率从这次选举的58%提高到二零零四年总统大选的将近80%,对民进党是有利的。

鲍林指出,有一种看法是,陈水扁政府不顾经济问题导致经济表现不佳。事实上,这只答对了一半。台湾经济近年一直以4%至5%之间的比率在成长,对于已经高度开发和低人口成长的国家是个不坏的表现。当然,如果政府更认真的话,可以成长更快。

这次立法委员选举,选民教训民进党之后,现在得决定要不要给予谢长廷权力。也要考虑一个民进党总统和国民党占四分之三席次的国会是否是最佳制衡,还是要一个一党控制的行政院和立法院,以获得有效率又和谐的政府。过去八年,民进党总统和国民党控制的立法院争吵不断,而且没有作为。

鲍林认为,即使在国民党统治之下,两岸关系的进展也不可能快速改变,因为北京要求,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才能让人民和资金自由移动。

另一重要考量是立法院席次减少,以前有二百二十五席的立法院,现在大幅度缩水,是否将来立法院运作比较不受商业利益影响,以往一些企业立委不务正业。

鲍林指出,在台湾的电子科技持续领先全球的情况下,与保护主义势力有密切关系的国民党,是否有意愿开放处于弱势的国内经济,也有待观察。不论谁主政,商业和鲜明的民主体制,是台湾不愿屈服中共政权的最佳防御。对于多数台湾人而言,中共是外国,就像英国对于美国人一样。

未来总统选举仍有待观察

《华盛顿邮报》十四日报导,分析师发现,国民党星期六轻松取胜的大部份选区取决于道路和灌溉计画等这类地方利益议题。此外,参加投票的选民不到60%,总统大选将有更多选民投票,包括支持陈总统的选民。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四日报导,虽然国民党在星期六的立委选举大胜,但将其视为三月总统大选的结果还太早。总统大选的投票率向来比较高,而且聚焦于台湾的主权,而这两个因素都有利于民进党。“总统大选不是候选人或党派的选举”,一名国民党内部人士表示。“它是国家认同的选择:你认为台湾是不是一个国家?”

穿着拖鞋走出投票所的潘正侯(Pan Cheng-ho,音译)表示,他还是比较倾向民进党,不过他投给一个国民党候选人,“因为他对该区比较好”。

这样的地方性考量,对经济表现的不满,以及新选区制都足以解释星期六的结果。


香港各中外媒体一月十三日都以头版或专版刊登台湾立委选举新闻,显示媒体对这场被视为三月总统大选温度计的立委选战十分关注。(中央社)

中共仍继续打压台湾

《金融时报》十三日报导,不能高估国民党的胜利。新选区制下的国会席次分配夸大了国民党的表现。51%的国民党选票却赢得将近四分之三的席次。陈水扁和民进党仍然代表台湾社会的强烈主流意见,即使是马英九也必须注意。

简而言之,这次的选举结果并没有解决台湾现存的矛盾。

北京还会继续施以强大的军事、外交和经济压力,以迫使台湾纳入共产党统治的中国,而且会继续打击美国为了台湾利益而进行干预的企图。台湾人虽然渴望两岸能合作以取得经济利益,但如果感到他们的自由(包括上周末这样强力表态的投票自由)受到威胁时,将会抗拒中共的糖衣毒药。◇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珠三角企业面临的困境(第55期) ---2008/01/24刊
  • 广东珠三角企业迁移关闭潮(第55期) ---2008/01/24刊
  • 导致企业外迁五大因素(第55期) ---2008/01/24刊
  • 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的困境(第55期) ---2008/01/24刊
  • 相关文章
  • 从《劳动合同法》新制上路--看中共的盘算 (3)(第54期) ---2008/01/17刊
  • 中国经济大跌价(第54期) ---2008/01/17刊
  • 台立委选举 国民党大胜(第54期) ---2008/01/17刊
  • 北京上访村纪事--暴政的缩影和见证(第53期) ---2008/01/10刊
  • 香港良心胜选 期许民主未来(第51期) ---2007/12/27刊
  • 强盗、流氓、自由人的自由(第41期) ---2007/10/18刊
  • 面对恐惧(第38期) ---2007/09/27刊
  • 马英九蓝绿和解主张引反响 扁表欢迎(第2期) ---2007/01/11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