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潟湖彼端一排木桩齐整列出为留截沙粒而做的竹篱时,心中竟有几分激动……

“我是负责食宿的佳琪,不是志工是长工。”说话的是民宿主人。

“我是长工二号,负责你们的安全。”言简意赅的是子君。

“有什么需要就来找我,我是长工三号。”有双亮丽眼睛的美玲如是语。

“说来我也是长工,是四号。”翻译官锳玲甜甜介绍自已。

在七股海岸保护协会内,听着这么些自喻是“长工”人的介绍,不由让人听得莞尔。

早年,“长工”是家庭内重要的人物,负责供应生计,而今在七股乡内的村落再听及这久未闻及的称谓,不觉有些温馨,这代表了这些人都乐担所负,而且是极有自信的承担。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微笑的长工

生态志工装备完善,准备下七股潟湖护沙。

文、摄影 ◎ 禹海

当看到潟湖彼端一排木桩齐整列出为留截沙粒而做的竹篱时,心中竟有几分激动……

“我是负责食宿的佳琪,不是志工是长工。”说话的是民宿主人。

“我是长工二号,负责你们的安全。”言简意赅的是子君。

“有什么需要就来找我,我是长工三号。”有双亮丽眼睛的美玲如是语。

“说来我也是长工,是四号。”翻译官锳玲甜甜介绍自已。

在七股海岸保护协会内,听着这么些自喻是“长工”人的介绍,不由让人听得莞尔。

早年,“长工”是家庭内重要的人物,负责供应生计,而今在七股乡内的村落再听及这久未闻及的称谓,不觉有些温馨,这代表了这些人都乐担所负,而且是极有自信的承担。

说自己是长工的每个人,脸上都漾着笑意,就如同这是种甜蜜的职责。

试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够付出,可以奉献,自然就觉得踏实,自然也会露出愉悦笑容。

几乎要与这次参加假期志工人数相齐的长工与工作群,有的充任司机,有的是解说员,有的负责茶水以及晨间的呼唤,责任区块条理分明且近满档,让参与志工自不由也有满满的印象和感激,即便是出来工作,却亦有假期受照顾的感受。

抱持一样的理想,志工与“长工”亲如家人。

为留截沙粒而做的竹篱。

志工民宿“蓝色招潮谢”。


日有行,夜有思,这群可爱又可敬的朋友每天晚上在郑主任的率领下都有讨论会,由于这是内部会议志工不便参与,倒是有一次会议后的举措,让人印象深刻。

那是南湾烤肉后的翌晨,我们来到渔村的第四天。

休闲产业方案中的南湾渡口


自从一九九三年,烨隆和东帝士两财团提出要以钜资在七股筹建滨南工业区后,七股乡民便在经济开发与环境保存的议题中激荡不已,由之也延伸出产官学各方的角力与地方势力的缠斗。

两财团要以当年属于天价的四千七百亿元兴筑七轻,至时将有三千七百公顷的潟湖、鱼塭与盐田会被填平。相对的,许多丰饶的海岸与潮间带生物亦将消失不见。

当地人士与前辈都把现称的潟湖叫做“内海”,以有别于岛外的外海,内海是经千百年来的时空累积形成,蕴育着丰富而多元的资源,也是早年台江内海演迁的留迹,可说与七股当地渔村渔民的生计休戚相关。

在几经角力及抗争后,这群原本朴实淳厚的海口人于一九九六年出钱出力组成了“七股海岸保护协会”,遂而有了与外对话的平台。于“德不孤,必有邻”中,学术界与民间环保团体也陆续进驻相协,提出了以休闲产业来替代烟囱工业的方案,而此正也是我们所以有南湾行的环境背景,因为这里是休闲产业方案中的渡口。

从网仔寮汕至顶头额汕的护沙工作告毕,我们一行人回到了行前的南湾。彼时暮色已沉,但见模棱光线里,阿边婆举着火烛在木栈的梯口处迎候我们。

梯口落差颇高,若无灯照,夜间行此很容易就栽筋斗。看着阿边婆这个我们要称呼阿嬷的老人家这么照护我们,很让人感觉温馨。

湖上没有明月,倒是远方的路灯拖曳而来的长束光影滉漾湖面。

不经意中留下一撮焦点痕迹

海洋一号的小蔡船长正升起火,就待我们加入,二、三十人的声音霎时也把冷清的渡口烘热了起来。

这个潟湖边烤肉如同是提前的惜别晚会,众人随意挟食、随意走动,没有呼嚣、没有团康,有的是轻声细语、倾心相谈。

时近尾声之际,一根烧短的火烛忽然延燃起相触的栈板,火势极快的被扑熄,然于烛光映照中,已留下一撮焦黑的痕迹。 

翌晨,民宿的大厅摆了一堆工具,有手套、小铲、擦拭布等等,总执行秀如说,要去南湾整理昨夜的残痕。

常与我相坐相谈的华视摄影记者中熹这次肩上放的不是摄影机而是一把小锄头。

朗朗晨光中的渡口清晰地照射出我们昨夜的留痕。

大伙即时干活,中熹的小锄发挥了效果,文凯来来去去的提水,两位远来的日本先生亦不落人后的努力除铲擦拭炭痕油渍。

我们有错,但我们勇于承担,即使那是个黑夜里不经意的意外。

想来昨夜的内部会议中,这个意外一定是个论题。

有错了就去修正,即使无错,回整场地,让公共空间恢复它原本面貌,确也是应该。

早上的南湾场地整理,并没有列进工作假期的行程表,然而多了这么一项工作,倒让我看到了主办单位对土地的落实以及志工朋友间的宽爱。

想起自已此间抽暇登上了望台,于镜头中凝目眺看昨日护沙成果。当潟湖彼端一排木桩齐整列出为留截沙粒而做的竹篱时,心中竟有几分激动,那种喜悦如若天空随风飘过的轻云。 ◇

眺望护沙成果,心中竟有几分激动。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60/4373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