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 禹海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以蚵壳装饰的瓦屋
家旺嫂左手取犹带外壳的蚵,右手执一寸把长的针棒,从尾端掺入后,暗力往上顶起,不消时随着壳落一只含着润水的鲜蚵便现眼前。
生态假期的一天晚上,有三位当地村妇来协会教导我们如何锓蚵。锓蚵是沿海渔民的生活劳务之一,是许多渔村家妇的副业,来到渔村常见妇人蹲坐操做。

与我们一起作息的阿边婆
她们用拉车带来一筐的牡蛎,领军的是位上了年纪的阿嬷,人称家旺嫂;较年轻的有张圆福的脸,后来我们都叫她蔡妈妈;另外一位娴静阿嬷仿佛是她们的街坊。也没见坐椅,家旺嫂和蔡妈妈就蹲在门廓的地方实地操演给我们看,一票人就这么的或蹲或屈或站绕围四周。先是见家旺嫂左手取犹带外壳的蚵,右手执一寸把长的针棒,从尾端掺入后,暗力往上顶起,不消时随着壳落一只含着润水的鲜蚵便现眼前。在家旺嫂和蔡妈妈的策励中,围观的每人先后都下场试锓。志工或都尝过蚵仔煎或蚵仔汤,却从未亲手锓蚵,惊异与欢悦的声音遂此起彼落,而掺开的鲜蚵就吁请旁人尝食。

锓蚵的村妇
锓蚵是渔村妇女的工作,我询起一般的工时与所得。家旺嫂回我说从晚上十点掺起至翌晨的六、七点,便由蚵主赶赴早市。蔡妈妈则答,蚵是论斤计酬,手脚俐落者一日可剥七、八十斤,较缓者的约莫五、六十斤,而一斤所得工资是十三元。
两日后的鱼市参观时,电视台的中熹回来告诉我,他无意中于巷边摄得一嫁入此地的越籍妇人在打蚵壳洞。原来,牡蛎的外壳可重复使用,锓完蚵后,渔妇会将之悉整,淘汰破损瑕疵,留取完好者,先予打洞再以尼龙绳穿贯结串,就可携至内海或溪床放置再用。
当定置蚵架后,放在海中浮游的蚵苗便会附着于上,经约莫二年的养息,渔家便可乘大塑胶筏予以采收。

网仔寮汕前的沙洲与定置蚵棚
牡蛎的生长与水域中的水质有着休戚的关系,有一年高雄兴达港所养殖的蚵便因水质恶化,致使蚵只绿化而报废,渔民的心血付之东流。
盐分地带由于地质不适一般农作,渔业向来为当地人所依,常可见到穿戴斗笠花碎巾的妇人风尘仆仆移于街巷之间,她们于操持家务之外,亦旁兼锓蚵打洞或穿绳工作,曝晒劳做已呈生活的一部份,“一天赚二、三百元也好啦!”或许这也是台湾妇人的另项美德。
无论内海定网的收获多寡,渔妇人的双手从来似就都未停息。她们孜孜不倦,立处于南瀛的土地上,即然海风飒飒也不懈怠。
上完锓蚵课,我看着家旺嫂推着来时的拉车于路灯照映下,一步步的走向家门,昏黄灯影衬着她的步履,在空旷的夜里别有一种幽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