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画伯年长家父七岁,他们两人诗书画一生交谊,家父尊之亦友亦师。笔者虽侨居美国就业于理工高科技,但犹记少年时在台湾耳濡目染中华文史艺术,因此一直对诗画也略有钟好。近来暇时整理家中收存图书、图片,对玉山伯其人其画有更进一步之了解。

兹综合口耳相传及个人见闻,将其画作有关趣事写出,广传于世,应该也算是一种纪念台湾先贤有意义之做法。

一般人可能知道林玉山为台湾画坛前辈大师,而其最大贡献为,倡导写生又融合东洋画、胶彩画、中国画,七、八十春秋作育美术界英才。但他之为汉文诗人就少为人知了。其实早在一九三零年,玉山伯就加入了嘉义诗社“鸥社”唱和,其舍本名“林英贵”而改用“林玉山”署画,也系因应地方诗人苏孝德建议而行,缘于他故旧住家晴天时抬头可见新高玉山。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从旧诗新画说起

林玉山一九九六年画作“玉山晴雪”。

文 ◎ 梅溪子

玉山画伯年长家父七岁,他们两人诗书画一生交谊,家父尊之亦友亦师。笔者虽侨居美国就业于理工高科技,但犹记少年时在台湾耳濡目染中华文史艺术,因此一直对诗画也略有钟好。近来暇时整理家中收存图书、图片,对玉山伯其人其画有更进一步之了解。

兹综合口耳相传及个人见闻,将其画作有关趣事写出,广传于世,应该也算是一种纪念台湾先贤有意义之做法。

一般人可能知道林玉山为台湾画坛前辈大师,而其最大贡献为,倡导写生又融合东洋画、胶彩画、中国画,七、八十春秋作育美术界英才。但他之为汉文诗人就少为人知了。其实早在一九三零年,玉山伯就加入了嘉义诗社“鸥社”唱和,其舍本名“林英贵”而改用“林玉山”署画,也系因应地方诗人苏孝德建议而行,缘于他故旧住家晴天时抬头可见新高玉山。

嘉义城形状如桃,而且自古有桃林,玉山伯所以又自号“桃城散人”,离散嘉南旅居台北,而更有懒散于名利之涵意。有关传记书籍也引用过其一九三二年“新高春望”诗,可惜印刷出来之诗文有错字。

去年为玉山伯百岁纪念,笔者曾改正此诗错字如下,用以配合诠释其一九九六年画作“玉山晴雪”。

新高山上玉玲珑,东海遥看旭日红。
阿里千峰呈淑气,诸罗万户沐春风。
云横翠岭松杉茂,烟抹苍崖霜雪融。
我欲凌空挥健笔,早收丘壑列胸中。

其中“诸罗万户”万字原误植为“华”、“丘壑列胸中”胸字原误植为“胭”,可谓差之毫厘,意义失之千里。

笔者于赏析更正之余,将感言发表于大纪元网,心里也没在意。忽然有一晚做梦,梦见玉山伯前来致谢,他看起来是年轻的模样、神清气爽。

此图为玉山伯一九八零年代欧游写生后,其山水画变新画法之一例。其本人“活到老、学到老”,但每次创新皆师法自然而有所本。综观其一生,忠厚文士长者、温文儒雅,而尽真善美之笔,好像是“不修道已在道中”之一范例也乎。◇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70/4681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