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连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先天不足。这份规划了香港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的施政报告除了着力于发展经济、提升管治外,还上升到意识形态层次,提出“香港新方向”的概念。这句崭新的政治口号就像施政报告的金黄色封面般光彩耀目,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怎样才算是“香港新方向”呢?

按照行政长官的说法,“香港新方向”就是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看香港,面向国家,走向世界,来打造黄金的世界城市的愿景。话虽然动听,口号也颇为亮丽,但就像他的施政报告内容一样,曾先生提出的“香港新方向”概念过于片面,没有把握住当前香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未来的五年里,建构“香港新方向”的,不仅仅是国家观念上的变化,还包括因经济结构转变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因生态急速遭破坏而产生的文化保育议题,以及多年来停滞不前的民主改革难题。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香港新方向在于民生与民主

(Getty Images)

文 ◎ 楚寒 (美国加州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连任后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先天不足。这份规划了香港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的施政报告除了着力于发展经济、提升管治外,还上升到意识形态层次,提出“香港新方向”的概念。这句崭新的政治口号就像施政报告的金黄色封面般光彩耀目,令人耳目一新。那么,怎样才算是“香港新方向”呢?

按照行政长官的说法,“香港新方向”就是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上看香港,面向国家,走向世界,来打造黄金的世界城市的愿景。话虽然动听,口号也颇为亮丽,但就像他的施政报告内容一样,曾先生提出的“香港新方向”概念过于片面,没有把握住当前香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未来的五年里,建构“香港新方向”的,不仅仅是国家观念上的变化,还包括因经济结构转变造成的贫富差距扩大、因生态急速遭破坏而产生的文化保育议题,以及多年来停滞不前的民主改革难题。

十多年来,香港人的家国观念及归属感确实大有改变。在殖民语境里成长起来的香港人,先后经历八九民运、九七回归、非典危机、七一游行和大陆经济崛起的情感激荡,对“国家”充满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面对现实及从地理环境上看,香港已经回归中国,通过与大陆的经贸、旅游、工作、文化等方面接触交流,甚至人大的四次释法、委员长的讲话等等,都使得香港人对“国家”的观念与以前无根漂浮的心态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奈,香港人的日常思维方式开始逐渐地纳入“国家”这个观念。

但是,建构“香港新方向”的,不应局限于国家观念上的变化,当前香港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应是题中应有之意。首先,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影响下,回归后香港的贫富差距日渐扩大。大批基层市民收入不能提升、生活条件不能跟上整体、生活压力加重。虽然近几年来香港经济出现好转,但贫富悬殊的问题却愈加严重,低收入住户数目不减反而大增。当前香港的贫富差距之大,居然仅次于中非洲的一些全球最穷国,可以说是改善民生的首要问题。

其次,香港回归后刮起的文化保育浪潮也不容忽视,从天星码头到湾仔街市,从利东街、深水土步到皇后码头,处处都能看到文化保育的呼声。香港人日益注重这个城市的集体回忆、多元文化和历史景观,故而对片面追求发展而漠视文化保育的做法深为忧虑,呼吁政府及社会重视因急速发展导致的自然及人文生态急速遭到破坏的现实。

此外,回归以来香港的民主发展停滞不前,与香港的高经济水准、完善法治和高度自由不相称。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在于体现平等权的普选制与体现自由权的政党制,但是回归后香港在这两方面几无寸进。十年来双普选被否决、被拖延,但香港人多年来争取普选的努力从未停止。香港的政党政治也难以发展,回归后以所谓行政主导取代政党政治,施政报告对政党政治的发展只字不提,反而推出带有政治酬庸性质的政治委任职位。

按理来说,这些都是构成“香港新方向”的重要成份,但在曾先生“不断更新”的思维中,却被不恰当地忽略掉了。施政报告中对基建发展有清楚的路向,列出了十大建设,但在致力于解决贫富悬殊、对待文化保育,以及民主改革方面,却欠缺具体举措及发展蓝图,使得“香港新方向”的口号一问世就先天不足,特区政府应当及时认清进行检讨反思,确保能够把握住时代脉搏。否则,方向错了,如何前进?◇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75/4837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