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存在原本為了描繪神的偉大,宇宙間的美好、純正、善良、光明……

玉山伯人文素養奠基於儒家及道家思想,不過其繪畫啟蒙於台灣民俗諸神畫像,所以他也偶有關於佛道神之畫作。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林玉山畫作軼聞 簡體版       列印機版

佛道神畫像



文 ◎ 梅溪子 圖 ◎ 林玉山

藝術的存在原本為了描繪神的偉大,宇宙間的美好、純正、善良、光明……

玉山伯人文素養奠基於儒家及道家思想,不過其繪畫啟蒙於台灣民俗諸神畫像,所以他也偶有關於佛道神之畫作。最重要的是,純樸的台灣民間普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一般人都「畏天敬神」,不一定是佛教徒、道教徒或基督教徒,在台灣大家是「有神論」的,並且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因此玉山伯也拿佛教題材入畫,只是鑒賞家較沒注意到。

記得近代一位高人曾說,藝術的存在原本為了描繪神的偉大,宇宙間的美好、純正、善良、光明。中華藝術承襲的是半神文化,重點在神韻與內涵,所以一般不太注重表面細節的表現,只注重意的表現、內涵的表現。

玉山伯是著重「寫生」的詩人藝術家,所以能夠從南畫、文人畫突破而出,由形似進而神似,因此是少數較注重物體細節的畫家。例如一九三四年所畫《梅妻鶴子》林和靖,人物、動物皆細膩地表現出來其「閒情逸致」,工筆中又寫意出逸士神彩;一九七五年所繪《蓮臥觀音》,那是玉山伯根據年前在芝加哥博物館所見宋代木雕,寫生稿寫意化後再添加靈獸而成菩薩之殊勝法像;一九八六年畫作《財神玄壇》,民俗神像加寫意白虎,畫龍點睛地描繪出了人們「虎年迎財神」的意願;一九七五年的泥金畫《火龍神劍》,玉山伯表現其關聯佛教的教意:不動明王寶龍劍乃智慧之劍,可斷煩惱之根、人內心之魔,畫作上龍柱莊嚴、火焰飛騰靈動,「辟邪迎福」不言而喻也。

希望從前輩畫家經師人師作為,美術家們更確認到:作品是要表現美好、表現正、表現純、表現善、表現光明的。◇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憂鬱再見!用愛對抗隱形殺手(第76期) ---2008/06/26刊
  • 兩岸三地的藍色風暴(第76期) ---2008/06/26刊
  • 用傾聽與陪伴接納憂鬱的他(第76期) ---2008/06/26刊
  • 危害遠超過颶風(第76期) ---2008/06/26刊
  • 憂鬱之前,人人平等(第76期) ---2008/06/26刊
  • 百憂解不解?(第76期) ---2008/06/26刊
  • 不讓憂鬱找上門(第76期) ---2008/06/26刊
  • 一場對靈魂的考驗(第76期) ---2008/06/26刊
  • 相關文章
  • 寶劍尋高人 名琴覓知音(第76期) ---2008/06/26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