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存在原本为了描绘神的伟大,宇宙间的美好、纯正、善良、光明……

玉山伯人文素养奠基于儒家及道家思想,不过其绘画启蒙于台湾民俗诸神画像,所以他也偶有关于佛道神之画作。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林玉山画作轶闻 正体版       列印机版

佛道神画像



文 ◎ 梅溪子 图 ◎ 林玉山

艺术的存在原本为了描绘神的伟大,宇宙间的美好、纯正、善良、光明……

玉山伯人文素养奠基于儒家及道家思想,不过其绘画启蒙于台湾民俗诸神画像,所以他也偶有关于佛道神之画作。最重要的是,纯朴的台湾民间普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一般人都“畏天敬神”,不一定是佛教徒、道教徒或基督教徒,在台湾大家是“有神论”的,并且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因此玉山伯也拿佛教题材入画,只是鉴赏家较没注意到。

记得近代一位高人曾说,艺术的存在原本为了描绘神的伟大,宇宙间的美好、纯正、善良、光明。中华艺术承袭的是半神文化,重点在神韵与内涵,所以一般不太注重表面细节的表现,只注重意的表现、内涵的表现。

玉山伯是着重“写生”的诗人艺术家,所以能够从南画、文人画突破而出,由形似进而神似,因此是少数较注重物体细节的画家。例如一九三四年所画《梅妻鹤子》林和靖,人物、动物皆细腻地表现出来其“闲情逸致”,工笔中又写意出逸士神彩;一九七五年所绘《莲卧观音》,那是玉山伯根据年前在芝加哥博物馆所见宋代木雕,写生稿写意化后再添加灵兽而成菩萨之殊胜法像;一九八六年画作《财神玄坛》,民俗神像加写意白虎,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了人们“虎年迎财神”的意愿;一九七五年的泥金画《火龙神剑》,玉山伯表现其关联佛教的教意:不动明王宝龙剑乃智慧之剑,可断烦恼之根、人内心之魔,画作上龙柱庄严、火焰飞腾灵动,“辟邪迎福”不言而喻也。

希望从前辈画家经师人师作为,美术家们更确认到:作品是要表现美好、表现正、表现纯、表现善、表现光明的。◇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忧郁再见!用爱对抗隐形杀手(第76期) ---2008/06/26刊
  • 两岸三地的蓝色风暴(第76期) ---2008/06/26刊
  • 用倾听与陪伴接纳忧郁的他(第76期) ---2008/06/26刊
  • 危害远超过飓风(第76期) ---2008/06/26刊
  • 忧郁之前,人人平等(第76期) ---2008/06/26刊
  • 百忧解不解?(第76期) ---2008/06/26刊
  • 不让忧郁找上门(第76期) ---2008/06/26刊
  • 一场对灵魂的考验(第76期) ---2008/06/26刊
  • 相关文章
  • 宝剑寻高人 名琴觅知音(第76期) ---2008/06/26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