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沙漠露营,在无云的夜空下欣赏点点繁星、璀璨银河;黄昏时骑骆驼观赏大漠落日风光;到软丘上滑沙享受快感;观察沙漠及绿洲生态。不毛之地撒哈拉开展的奇特探险,让旅游不只是观光。

有阳光的地方才有生气,万物因阳光而生生不息。但如果阳光太多,可不一定是好。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全球阳光最多的地方,却人烟稀少,每一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居住。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世界之最 正体版       列印机版

撒哈拉 世上阳光最充足之地

撒哈拉沙漠东部阳光年平均日照时间四千三百小时。

文 ◎ 王知涵

到沙漠露营,在无云的夜空下欣赏点点繁星、璀璨银河;黄昏时骑骆驼观赏大漠落日风光;到软丘上滑沙享受快感;观察沙漠及绿洲生态。不毛之地撒哈拉开展的奇特探险,让旅游不只是观光。

有阳光的地方才有生气,万物因阳光而生生不息。但如果阳光太多,可不一定是好。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全球阳光最多的地方,却人烟稀少,每一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居住。

撒哈拉沙漠东部阳光最多,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四千三百小时,也就是平均每一天有十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可以见到耀眼夺目的大太阳。若以最少年雨量来看,撒哈拉沙漠仅次于南极洲,是第二大沙漠。

广阔的不毛之地

没有植被覆盖,白画太阳直射,地面气温直线上升,夏天白日平均是摄氏三十五度上下,白天曾经高达五十八度,而晚上是七至十二度,冬天曾出现零下气温。日夜温差二十度在这里不足为奇。无怪乎面积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相当美国国土,却只有约二百五十万人居住。

降雨量是另一个不适合人居住的因素。撒哈拉沙漠有连续多年无雨的纪录,偶尔有降雨,却是暴风性阵雨,来去匆匆,不仅难以解决旱况,且容易水土流失。还有更糟的是,东北风吹起的沙尘,仿佛风力强大的龙卷风,沙暴所向披靡。

“撒哈拉”一词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原意是“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延伸为大荒漠。撒哈拉沙漠水源贫乏,植物稀少,地势平缓,平均海拔高度约三百米左右,中部有三大高原和海拔三千四百一十五米的最高峰库西山。

高原上布满了在过去潮湿气候时期流水形成的干河谷。高原的外围是大片的岩漠和砾漠,再向外是沙海,沙漠里点缀着寥若晨星的绿洲。其余的地方则是裸露的砾石平原、岩石高原、山地和盐滩。

撒哈拉沙漠广阔,西临大西洋,东濒红海,北起阿特拉斯山麓和地中海,百分之二十五的沙漠被沙土和沙丘覆盖。它南北长八百到一千二百哩,而东西宽至少三千哩(四千八百公里),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遍及数个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查德、埃及、利比亚、马利、毛利坦尼亚、摩洛哥、尼日、苏丹和突尼西亚。

生命中的撒哈拉之旅

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强烈的沙暴、令人窒息的高温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常常使人“谈虎色变”,分析它的天然条件,按理应该是没有人想住在撒哈拉沙漠,可是为何近年来人口似乎增加了一些?


二十世纪后期,发现原来撒哈拉沙漠蕴藏丰富矿产,于是沙漠中出现了公路线。

原来,在二十世纪后期,发现撒哈拉沙漠蕴藏丰富矿产,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通通都有。矿产开采改变了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比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成为石油出产国;尼日成为著名的产铀国;摩洛哥盛产磷酸盐。于是沙漠中出现了公路线、航空线和新居民的居住点。

埃及也不遑多让,利用撒哈拉沙漠成为观光产业卖点。旅游业推出套装行程,包括到沙漠露营,在无云的夜空下欣赏点点繁星、璀璨银河;黄昏时骑骆驼观赏大漠落日风光;到软丘上滑沙享受快感;观察沙漠及绿洲生态;在沙漠中打高尔夫球;到绿洲泡澡……。来撒哈拉沙漠会成为生命中一段奇特的探险,旅游不再只是纯观光。

生动精美岩洞壁画之谜

然而撒哈拉沙漠并非始终是不毛之地,相反的,近三、四万年以来,撒哈拉地区的气候经历了几次明显的干燥期和湿润期的交替变化。古代的撒哈拉并非黄沙一片,而是一片富庶的土地,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植物茂盛,百花争艳,飞禽走兽出没其间。当时居民以放牧业为生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保留在洞穴中的绘画和雕刻中得知。

撒哈拉沙漠上有许多远古时代的大型壁画,这些闻名于世的撒哈拉沙漠远古大型壁画大约有三万幅,位于撒哈拉沙漠北纬三十度区,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哲尔高原。


1. 撒哈拉沙漠东部阳光年平均日照时间长达4300小时。2. 撒哈拉沙漠有连续多年无雨的纪录。3.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是全球阳光最多的地方。4. 绚丽的沙漠景观。5. 远古时代的大型壁画。(wiki www.galuzzi.it)

一八五零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无意中发现撒哈拉沙漠岩壁中刻有鸵鸟、水牛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

一九三三年,法国骑兵队偶然在撒哈拉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制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雅致和谐,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此后,欧美考古学家纷至沓来。一九五六年,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万件壁画。第二年,他将总面积约一万一千六百平方尺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一时成为轰动世界的奇闻。

栩栩如生的壁画,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在壁画中画面显示,舞蹈、狩猎、祭祀和宗教信仰是当时人们生活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恩阿哲尔高原丁塔塞里夫特曾发现一幅壁画,画中人都戴着奇特的头盔,其外形很像现代宇航员头盔。为甚么头上要找个圆圆的头盔?这些画中人为甚么穿着那么厚重笨拙的服饰?

科学家百思不解,只好把它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金牌京奥 一场游戏一场梦(第85期) ---2008/08/28刊
  • 刘翔退赛 梦碎鸟巢(第85期) ---2008/08/28刊
  • 京奥造假大观(第85期) ---2008/08/28刊
  • 女娃上阵 国际体协调查(第85期) ---2008/08/28刊
  • 蹊跷血案 美富商惨变祭品(第85期) ---2008/08/28刊
  • 京奥示威区遍撒罗网(第85期) ---2008/08/28刊
  • 竞技体育:一个虚幻的世界(第85期) ---2008/08/28刊
  • 奥运风水录(第85期) ---2008/08/28刊
  • 相关文章
  • 【古代医学】中药命名趣味多(第82期) ---2008/08/07刊
  • 南极冰川融化 威胁世界生态(第65期) ---2008/04/10刊
  • 法国兴业银行的巨额亏空丑闻(第57期) ---2008/02/14刊
  • 中国石油的尖叫(第46期) ---2007/11/22刊
  • 宇宙中的龙卷风(第19期) ---2007/05/17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