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周知,郎平是中國女排的英雄,為女排奪得過許多金牌。退役後她擔任中國女排教練,繼續為女排立下了汗馬功勞。二零零五年起,她應邀擔任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這次北京奧運會上,她就是美國女排的領隊。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問及中美兩國運動隊參加奧運比賽有甚麼不同時,郎平談了自已的親身感受,值得我們深思。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自由評論 簡體版       列印機版

從郎平談話想到的

(Getty Images)

文 ◎ 童松

所周知,郎平是中國女排的英雄,為女排奪得過許多金牌。退役後她擔任中國女排教練,繼續為女排立下了汗馬功勞。二零零五年起,她應邀擔任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這次北京奧運會上,她就是美國女排的領隊。

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問及中美兩國運動隊參加奧運比賽有甚麼不同時,郎平談了自已的親身感受,值得我們深思。

她說美國奧運代表隊直到比賽前兩個月才開始組建,組建以前她是光桿司令,沒有集體活動。女排隊員們都是兼職的,平時在各自的公司、單位工作,體育只是她們的業餘愛好,政府也沒有發給他們固定工資,都是靠自己養活自己。

中國奧運的喧賓奪主

中國隊員就完全不同了,國家養育著她們,一年四季組織訓練。為了奧運比賽,多年前就開始準備,通過訓練,層層選拔,好中挑優。顯然,中國是不惜一切代價,培養尖子,組織比賽,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十分巨大。

中國把奧運會當作一個極其重大的爭光工程,美國把奧運會只是看作一項重要的國際體育比賽。參賽的運動員呢,一個把體育當作事業,一個只當作業餘愛好。女排是這樣,男排、籃球、乒乓球、游泳、田徑、足球等等,恐怕所有項目都是這樣。為了比賽,美國的做法是臨時集中,短期訓練,國家投入不多,訓練成本很低;中國的辦法是專門組建,長期訓練,隊員是專職的,國家創建各種條件,傾力加於培訓。

兩個大國,對待國際大賽的態度為甚麼差別如此之大?國家為奧運付出的代價為甚麼這樣懸殊?值得我們思考。尤其這次奧運的場館建設,無論規模、水準、數量、時間、花費的代價,幾乎都是空前絕後的,據《中國青年報》說,這次北京奧運會耗資達三千億元,是「世界奧運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次運動會」。其實還不止於此,它還帶動了北京及協辦城市的改造和形象建設,都想把自己打造成為頂尖的國際大都會,其花費就無法統計了。作為比較,美國舉辦奧運會據說是地方政府自負盈虧,量力而行的。另外,這次奧運會還安排了火炬傳送遍及到世界各地,最大限度的擴大北京奧運的影響。

你說因為中國人第一次舉辦奧運會,所以張揚一點,投入多一點,完全可以理解,我們都有民族自尊心,都想為祖國爭光彩。但是,國家的奧運建設與國民的道德建設、精神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建設、全民體育建設、環保建設等比較,實在無法相比,可以說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據悉,為了這次北京奧運的安全,連參加鳥巢等奧運工程建設的一些外地民工都被要求離開北京。兩種建設,兩種態度,天壤之別,潛在的原因究竟是甚麼?

遺失的內在心靈美

改革開放以來,金錢至上、面子工程、精神空虛、道德淪喪、文化倒退、教育商業化、醫療商業化、全民體質下降、環境嚴重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些方面的建設關係到要不要提高國民素質,要不要改善民族靈魂的內在光輝。正如一個人外表的美麗是重要的,但心靈的美麗是最根本的!衣服和顏面再好看,傻子還是傻子,病人還是病人,只要你跟他深入交往一下就知道了。除了賺錢謀利的動機之外,沒有人願與漂亮的傻子深交。

人類在進步,認識在深化,世界之所以頌揚奧運,只因為它的精神可貴,它體現了競爭、拚搏、公正、公平、和平、友誼、團結、博愛這樣一些建立在人權基礎上的社會價值,這些價值是人類社會內在的美!是人類靈魂的美!而不僅僅是社會外層那套華麗的衣裳和藐視強悍的形象。

轉自作者博客◇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金牌京奧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85期) ---2008/08/28刊
  • 劉翔退賽 夢碎鳥巢(第85期) ---2008/08/28刊
  • 京奧造假大觀(第85期) ---2008/08/28刊
  • 女娃上陣 國際體協調查(第85期) ---2008/08/28刊
  • 蹊蹺血案 美富商慘變祭品(第85期) ---2008/08/28刊
  • 京奧示威區遍撒羅網(第85期) ---2008/08/28刊
  • 競技體育:一個虛幻的世界(第85期) ---2008/08/28刊
  • 奧運風水錄(第85期) ---2008/08/28刊
  • 相關文章
  • 中國油畫「天價神話」瀕臨破滅(第85期) ---2008/08/28刊
  • 鳥巢鳥蛋和大褲衩(第85期) ---2008/08/28刊
  • 中國體育PK北京奧運(第84期) ---2008/08/21刊
  • 中國人的文藝復興 (第73期) ---2008/06/05刊
  • 比較昔日八國聯軍與今日中國地方政府的拆遷(第61期) ---2008/03/13刊
  • 一個民工與五百萬擦身而過的彩票(第42期) ---2007/10/25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