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約有一萬億美元投入美國政府及兩房債券,美元貶值令中國這筆資金深度套牢,並可能血本無歸;金融海嘯雖尚未正面襲擊香港,但業界人士已預見黃曆年前可能的倒閉潮。而外匯存底列全球第五位的台灣,受美元動向影響甚劇。

月初,美國政府正式出臺了一套針對金融市場的緊急援救計畫,惟利好效果短暫。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專題新聞 簡體版       列印機版

中港台難逃衰退厄運

全球市場信心脆弱,恆生指數在上周縮水近12%,為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Getty Images)

文 ◎ 連城

中國約有一萬億美元投入美國政府及兩房債券,美元貶值令中國這筆資金深度套牢,並可能血本無歸;金融海嘯雖尚未正面襲擊香港,但業界人士已預見黃曆年前可能的倒閉潮。而外匯存底列全球第五位的台灣,受美元動向影響甚劇。

月初,美國政府正式出臺了一套針對金融市場的緊急援救計畫,惟利好效果短暫。環 球央行分別連續向市場注資,也收效甚微。美、歐、英、加等七大央行不得已在數日後,聯手減息兩碼,然市場依然未有領情。由十月六日至九日的一周內,道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道瓊斯指數)及標普五百暴跌逾18%,那指(Nasdaq)下挫超過16%;歐洲主要市場跌幅介乎13%至14%之間;亞洲主要市場下滑10%至18%。環球股市持續下滑,投資者信心全面崩潰。市場冀望本周末G7會議或許會有更激進的政策出臺,能力挽狂瀾。

即便各國在挽救措施方面達成一定共識,但西方發達經濟體系發生經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主要靠出口業務及外來直接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新興市場,也將迎來嚴冬,新興與發達市場「脫鉤」之說再也不能成立。

過去十多年,在高槓桿刺激下,美歐消費驚人增長,帶旺了包括大中華地區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貿易。面對眼前的危機,美國等西方國家必須減少債務。在降低槓桿率的過程中,消費將發生大幅萎縮。美國的救市計畫倘若成功,相信經濟模式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如此依賴高槓桿來刺激消費。我們可以預見,美國居民的消費水準在未來將有不小的倒退。

美救市牽涉中國一萬億美元

中國的經濟增長的四成由貿易拉動。由於歐美經濟問題向中國的傳導歷來有接近一年的滯後(這個滯後期可能在資本大量流動的情況下縮短),經濟分析師預期,二零零九年,中國大陸的出口將首次出現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目標,近期已經從「抑通脹」,轉向「保經濟」,貨幣政策也隨之放寬,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步伐亦會放緩,但大幅貶值的可能性有限。一來、由於發達經濟體系全面受到壓力,消費普遍疲弱,而且中國已是最大的出口國之一,市場份額擴大空間極其有限,中國大陸不能再如以往,依靠降低本國貨幣匯率來實現提高競爭力及增加出口。

二來,信貸危機衝擊全球,中國大陸的注意力,將從防止熱錢流入,轉向防止資本大量離岸,而對經濟形成進一步打擊。人民幣匯率若大幅下貶,只會令資本外逃現象更為嚴重。還有,維持貨幣穩定,在金融氣候不穩的情況下,對提振信心尤為重要。

另外,中國的外匯儲備中,估計約有一萬億美元投入美國政府及兩房債券,美國政府債臺高築,債券價格劇跌,美元進一步貶值,令中國這筆資金深度套牢。如果美國救市計畫執行有誤,中國的這筆財產將血本無歸。

香港黃曆年前或現倒閉裁員潮

美國救市計畫意在穩定金融體系,作為亞洲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將會間接受惠。不過目前來看,雖然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尚未正面襲來,香港已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表示,現時只是風暴的前奏,並指零售飲食業將首當其衝。業界人士預料,若未來兩個月惡劣情況持續,年底或黃曆年前會有倒閉裁員潮。

全球市場信心脆弱,主要股指連番暴跌,恆生指數在過去一周已縮水近12%,為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除非有更為激進的救市舉措,香港的資本市場將繼續與世界同步低迷。

香港金融管理局減低貼現窗利率,向銀行放水,但同業拆息持續高企,資金依然緊絀。最近,港元一個月拆息一度抽高至五點五釐。業界人士認為,新措施或能紓緩資金緊絀,但短期情況不會有變化。為吸引資金及加固財政狀況,香港銀行開始調高定期存款利率,同時收緊按揭貸款,不僅銀行盈利能力受損,樓市滑坡亦料加劇。

美元資金極度短缺,令美元浴火重生,港元對美元的聯匯制短期沒有受到嚴重威脅。不過,在更遠的將來,港元聯匯制度或將受到考驗。美國救市計畫耗資八千五百億美元(實際成本可能更高),而美國政府本身已經負債十萬億美元,新的資金恐怕只能通過印鈔解決。不少分析師相信,這會最終導致美元體系崩潰及引發惡性通脹,屆時可能會動搖港元與美元的聯匯制。

台股跌至五年以來最低位

台灣擁兩千九百多億的外匯存底,名列全球第五位。美元未來走向與美國政府的巨額救市行動對其也有很大影響。另外,美國內需虛悸,令台對美的出口不斷降低。在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盪的背景之下,台灣投資者擔憂整體經濟陷入衰退,資本市場信心降至谷底。十月九日,台股跌至五年以來最低位。金融監管機構十月十一日表示,考慮將禁止沽空的規定再延兩周,並研究暫時收窄跌停的幅度。目前,台灣股市單日上升或下跌的幅度被限制在7%。

在美國推出巨額救市計畫前後,其他國家也紛紛出臺各自方案,抵禦這場金融海嘯。筆者想要強調的是,這些方案或能一時穩定金融市場,防範更多大行破產,但在經濟復甦方面未能提供實質幫助。發達國家經濟出現重大衰退已經無法避免,他們的貿易夥伴也將步入大調整。◇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流浪之歌 他鄉非故鄉 (第92期) ---2008/10/16刊
  • 漂流中的中國大陸(第92期) ---2008/10/16刊
  • 流浪社會悄悄到來(第92期) ---2008/10/16刊
  • 少子化與政策轉向 流浪教師雪上霜 (第92期) ---2008/10/16刊
  • 不靠膽識靠筆試 流浪警察隱憂多 (第92期) ---2008/10/16刊
  • 相關文章
  • 兩岸三通 中港台新時代來臨(第82期) ---2008/08/07刊
  • 中國菜廚技大賽亞太初賽揭曉(第90期) ---2008/10/02刊
  • 華爾街在金融風暴中翻滾(第89期) ---2008/09/25刊
  • 中國股市為甚麼跌? (第88期) ---2008/09/18刊
  • 中國人的文藝復興 (第73期) ---2008/06/05刊
  • 公司紛紛解雇裁員 中國經濟假繁榮?(第48期) ---2007/12/06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