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区别大陆人和台湾人,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可能就是前者有比较强的争斗心,而后者的善心相对而言更浓厚。在中共奉行的唯物主义人生观中,斗争哲学贯穿始终,并被披上崇高的外衣而植入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每个人都成了“小斗鸡”而不自觉。凡事要奋斗一番、要战胜困难、要同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做斗争,要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切都要用强势的斗争方式来解决。

假如闷热的房间里没有开窗户,台湾人进来后会问:我把窗户打开,你介意吗?大陆人则说:这么热的天,怎么不打开窗户?!祈使句与反诘句体现出说话人的处世态度的不同:是处低位谦卑的询问,还是居高临下教训人?大凡争斗心强的人都自认为高人一等,至少在这一个问题上有资格责备他人。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自由评论 正体版       列印机版

用爱心善心化解争斗心--感悟孩子教育

有人以为批评能使人进步,但爱心善心才真正有力量改变人。(Getty Iamges)

文 ◎ 王华

如果要区别大陆人和台湾人,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可能就是前者有比较强的争斗心,而后者的善心相对而言更浓厚。在中共奉行的唯物主义人生观中,斗争哲学贯穿始终,并被披上崇高的外衣而植入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每个人都成了“小斗鸡”而不自觉。凡事要奋斗一番、要战胜困难、要同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做斗争,要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切都要用强势的斗争方式来解决。

假如闷热的房间里没有开窗户,台湾人进来后会问:我把窗户打开,你介意吗?大陆人则说:这么热的天,怎么不打开窗户?!祈使句与反诘句体现出说话人的处世态度的不同:是处低位谦卑的询问,还是居高临下教训人?大凡争斗心强的人都自认为高人一等,至少在这一个问题上有资格责备他人。
 
按照斗争哲学的逻辑,只有提出批评,对方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所谓:批评使人进步。于是潜意识中总想用手指着他人,美其名曰“帮助别人”。理智的人会发现,人的天性并不喜欢接受批评,批评带来的更多的是彼此的隔阂和负面情绪。人是很难被指责好的,人的提高只有依赖于他自己的修为,外界的作用毕竟不是主导力量。

体现在孩子教育上。面对逆反心强的孩子,特别是大陆独生子,很多家长苦恼于教子无方,指责成了家长们的普遍态度,父母与孩子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体现在夫妻朋友间,指责也成了人们的首选,“天涯无知音”成了当今中国人的常态,更不要说那些贩卖毒奶粉之类的奸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丧尽天良。争斗心发展下去必然就是人人为敌,活而无乐。

当人用一个指头指着别人时,还有三个指头正指向自己。古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利用批评的方式使人进步,很可能是一厢情愿,适得其反,而用爱心和善心来感化别人,才是医治争斗心的良药。当我们学会包容不同的想法时,我们的爱心就在扩大;当我们善意的去帮助别人弥补一件事时,那种无声的力量胜过指责千万倍。

我时常痛心自己就是一个被党文化毒害深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自以为是,无形中伤害了很多人。最近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绝不再指责别人。遇到问题只想自己的错,用善心去体贴理解他人。我相信爱心善心是能改变一切的。◇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欧卫风波与媒体大战 (第93期) ---2008/10/23刊
  • 见利忘义 欧卫点燃媒体争夺战火(第93期) ---2008/10/23刊
  • 自由封不住 正义轻舟快(第93期) ---2008/10/23刊
  • 卫星小耳朵 真实大世界(第93期) ---2008/10/23刊
  • 真相之光 金盾难挡(第93期) ---2008/10/23刊
  • 相关文章
  • 1964–1996年的中共核试验(下)(第93期) ---2008/10/23刊
  • 缅怀华勒沙──写于中国异议人士入围诺贝尔和平奖之际(第92期) ---2008/10/16刊
  • 二零零八诺贝尔奖 中国人情结深(第92期) ---2008/10/16刊
  • 宝剑寻高人 名琴觅知音(第76期) ---2008/06/26刊
  • 中国大陆人士看台湾大选(第63期) ---2008/03/27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