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人民币汇率不仅是经济问题
@ require '../MagHead2g.htm';?>
@ require 'MagLeftg.htm';?>
|
|
|
人民币汇率不仅是经济问题
|
@ require '../adsleft.htm';?>
文 ◎ 罗心惠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正常情况下,人民币正像任何一种商品价格走势一样,可以根据各种市场条件进行分析、预测。究竟是升还是贬,应依据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含量即真实含金量以及市场供求做出评估。
然而,由于人民币目前仍不是自由兑换,在可控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货币汇率有着相当大的决定权。目前金融专家们仍然只能通过境外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和境内黑市来判断人民币的真实供求关系。因此其前景预测变得复杂诡异。
人民币这几年来的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但中国政府作出升值的决定,主要还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比如每次中美对话,人民币汇率都是焦点话题。因此很多国人已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看作是一个政治问题,认为是“西方列强在干涉中国内政”。
那么西方各国为什么一直对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呢?从表面上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中美贸易顺差太大,中国产品大量出口及中国产品廉价,挤垮了美国的制造企业。然而,千家万户的美国人享用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得益的不还是美国人吗?美国为什么要反对呢?其实西方国家反对的是中国政府人为压低汇率,干涉经济活动,因为他们认为经济活动有其客观规律,如果人为操纵会使整个系统失衡。如欧盟委员会在其欧元区经济季度报告中表示,亚洲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应当允许本国货币升值,以帮助全球汇率重新达到平衡。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分析师何志成最近撰文指出,目前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很可能是助推器之一。他说,已经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这场大灾难其实是源于经济失衡,而经济之所以失衡,流动性泛滥和经济过热是祸根。为什么会经济过热?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企业亏损倒闭,半年前这些企业家还对未来充满希望,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并加大库存,但当时汇率没有向它们发出任何经济可能突然转冷的信号。而为什么汇率信号失灵?人民币没有市场化是最大原因。
何志成认为,追究全球货币体系紊乱的源头,追究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过热的源头,不能只盯住美国,盯住次级债。从国内看,正是因为人民币的价值信号长期扭曲,使经济预期过热,企业才敢盲目地铺摊子,上规模,结果一遇风吹草动,立即出现生产过剩,泡沫破裂,大量企业被动调整--出现大面积亏损甚至倒闭。因此,人民币改革滞后并非是在加固防火墙,更非中国经济的长期福祉,相反,它是经济过热的助推器,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
其实,为了所谓的保证出口,中国政府长期压低人民币即使在短期也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益处,这样做的后果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损害。由于多年以来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造成基础货币的被动发行,央行已经无法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冲销掉这些过剩的流动性,而这些流动性由于资本管制的缘故大多只能在国内寻找出路,于是大量涌入股市和楼市,造成了资产的市场价格严重偏离了其内在价值,也就是股市和楼市的严重泡沫。
其次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过量增长,规模曾经一度接近二万亿美元。如此钜额的资金在境外运用,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使中国国家资产深受美国金融海啸以及与此相关的金融风险的影响。
其三,热钱大量流入,流动性过于充裕,擡高物价,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损害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对外竞争力,并带来经济过热、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等一系列后果。
当然,除了维护市场平衡之外,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也有非经济因素的考量,如他们认为,中国廉价产品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政治制度和缺乏法制造成的,这种制度和产品制造方式,对国内百姓来说是“血汗工厂”,是在对劳工的压榨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达到的。因此贸易谈判中经常会提到要求中国企业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工会等问题,这可能就是中国政府所认为的“干涉内政”吧。◇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正常情况下,人民币正像任何一种商品价格走势一样,可以根据各种市场条件进行分析、预测。究竟是升还是贬,应依据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含量即真实含金量以及市场供求做出评估。
然而,由于人民币目前仍不是自由兑换,在可控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对货币汇率有着相当大的决定权。目前金融专家们仍然只能通过境外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和境内黑市来判断人民币的真实供求关系。因此其前景预测变得复杂诡异。
人民币这几年来的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但中国政府作出升值的决定,主要还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
@ require '../newissuerankg.htm';?>
|
|
|
@ require '../ads468b.htm';?>
|
|
 |
@ require '../MagFooter2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