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澳警開槍示警 撕開和諧面紗

?"
面對澳門五一和平示威民眾﹐一名澳門警察向天連發5槍﹐動作停滯長達1分鐘,企圖嚇退示威人士﹐反激起民眾更大的反抗﹐是1966年以來最嚴重的警民衝突事件。事件令外界震驚﹐外界形容為「何厚鏵統治神話」 的破滅。(法新社)

逾萬名澳門民眾於五一勞動節走上街頭爭取勞工權益。(法新社)

歷史如轉輪,留在人們腦海中的總是一些定格的畫面,如六四事件中王維林擋在坦克車前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2007年5月1日下午3點5分,「砰砰砰砰砰」連續5聲的槍響,一個年輕的澳門警察在示威人群前高舉手臂,向天開槍,動作停滯長達1分鐘,這張照片,必將成為中共統治澳門近8年的一幕定格歷史圖像。

開槍警察以及澳門治安警察局事後聲稱開槍的原因,是保護一位在場跌倒的老婦人。但現場錄影所見,這位警察的眼睛始終沒有望過老婦一眼,而戲劇性的是,本來有效射程只有30米的子彈,越過高高的望廈山,飛躍了300多米,落在騎摩托車的路人,約50歲梁生的肩背上。這個巧合,連軍械專家都無法解釋,稱之為「上帝之手」的飛彈傷人事件。

面對飛來橫禍,流盡眼淚的梁太太除了緊護在丈夫身邊照料,不敢對政府有半點微詞。而澳門政府至今沒有對開槍事件做出半點歉意。梁太太的遭遇,照射出被中共視為一國兩制典範的澳門民眾苦澀的一面,強權下敢怒不敢言,苦水往肚裏吞。

然而民怨終有爆發之日。五一開槍的背後,超過萬人的澳門示威抗議,反貪腐、反黑工、爭權益、爭普選,外界形容為「何厚鏵統治神話」的破滅。和平示威遭遇開槍警告,撕開了這塊只有50萬人小島的神秘面紗,到底澳門面臨的問題有多嚴重?

警察出動警犬驅離群眾。(法新社)

示威著與警察發生暴力衝突,場面混亂。(法新社)

壓不住的示威抗議

5月1日,這個被看作共產國家的政治節日,在大陸已演變成為旅遊的黃金假期。在遊行之都香港,只有幾千工人為爭取提高最低工資、減少最高工時遊行,算是一個非常小規模的抗議行動。但在人口只有50萬的澳門,近幾年五一的遊行示威規模不斷擴大,終於發展到今年1萬2千人的大規模遊行,成為中共接管澳門以來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

在澳門一家媒體工作的陳小姐說,五一近年來成為澳門一個重要的遊行日子,是因為澳門經濟騰飛的背後,基層市民卻生活困苦,受到的衝擊最大,「他們沒有飯吃,是忍無可忍。」

陳小姐並說,澳門當局向來壓制示威遊行,很多遊行人士都遭到當局的跟蹤和調查。「在澳門有這麼多人敢於出來參與遊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今年5月1日,由澳門職工聯盟、新澳門學社、公務員協會、家人團聚促進會等6個非主流工會發起反腐敗、反黑工、爭取人權等遊行活動,其中公務員隊伍首次參加,遊行人士並首次發出要求何厚鏵下臺的訴求。遊行隊伍在下午2點半從祐漢公園出發,出發不久,突然遭到警方開槍警告,釀成民間抗暴的衝突事件,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澳警連發5槍 民眾怒吼

遊行組織者和澳門警方在遊行路線上引起爭執。由於遊行人士堅持要按照原定計劃,即經澳門最繁華的街道──新馬路,然後遊行到政府總部和中聯辦。警方出動900名荷槍實彈的防暴警察,築起人牆 ,逼迫他們更改路線。

下午3點左右,遊行人士路經提督馬路與美副將馬路交界處時,警方築起人牆,封住前進路線,強行隊伍向左改道,雙方形成對歭局面。期間一位在警方陣營最前線的便衣警察,突然舉起左輪手槍,一邊大叫,一邊對空連發5槍。

但槍聲並沒有嚇怕遊行人士,反而令他們更加憤怒:「好離譜,我們遊行人士個個都手無寸鐵,沒有理由要開槍鎮壓,難道當我們是暴民嗎?這個政府這麼腐敗,我們都沒有權利出聲呀。」一位遊行人士回憶道。

遊行大軍群情洶湧,終於突破警方封鎖線,沿提督馬路直搗沙犁頭,期間警察不斷出動警棍和盾牌,暴力毆打遊行人士,也有出動警犬,並使用胡椒噴霧驅散人群。途中警方共拘捕10名示威者。

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的朋友利建潤,身穿「平反六四還政於民」T恤參加遊行﹐慘遭員警粗暴箍頸,強行拘捕,後獲釋放。梁國雄隨後於5月4日前往澳門聲援。(法新社)

當局定性騷亂 手法學足中共

和平示威中警方開槍,在民主國家非常罕見。面對外界一片譴責之聲,澳門治安警察局代局長李小平隨後召開記者會,以「騷亂」形容五一大遊行,並解釋開槍的原因是救助現場跌倒的遊行人士——劉婆婆,但這位爭取子女居澳權的老人家,事後指證自己並沒有跌到,只是彎下腰繫鞋帶。

澳門政府並發表聲明,譴責遊行人士破壞法紀,又稱警方行動果斷及克制,當局將追究踐踏法紀、破壞穩定的行為。

時事評論員柳孚三接受新紀元採訪時評論,事件令澳門顏面掃地,更質疑當局的鎮壓手法類似1989年六四鎮壓:「他們只是和平示威的人士,警察鬧市中開槍就是罔顧人命,也不符合國際規則,證明澳門政府和中共政權本質一樣,都是用強權壓制市民的訴求。」

外界擔憂澳門政府會進一步打壓遊行人士,實行秋後算帳。而澳門媒體更放風稱五一遊行是收錢遊行 ,意圖抹黑遊行人士。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等人於5月4日到澳門聲援。

議員:當局早有計劃終止遊行

有香港傳媒報導指出,中共對五一遊行高度戒備,盛傳遊行中有穿便衣的解放軍,監視整個遊行,掌控局勢。澳門警方則明顯加強防範,並在1個多月前和遊行人士討論遊行路線時,堅持不肯讓步。

據本社記者現場所見,遊行一開始隊伍就已經被警方分隔成三塊。

當時參加遊行的澳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相信澳門特區政府,早在遊行前已經有計劃取締這次遊行:「我看今年特區政府已決定取締這次遊行,所以它預先布署,將群眾切割,當切割到差不多的時候,才頒布警令,頒布警令遊行群眾當然不遵守,於是就進一步透過播音,宣布你違反警令,然後正式解散這次遊行。我相信完全是已經布署好了的。」

至於警方開槍鎮壓是否早有部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吳國昌相信開槍是個意外,「槍可能是意外,未必是它布署的一部份,但是它真的是下決心通過切割群眾的方法取締這次遊行,因為在香港和台灣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對於有說法指開槍掩蓋了市民的訴求,吳國昌認為,開了槍,澳門當局也很麻煩。「如果沒有開槍的話,它可以向(中共)中央政府很完滿的交待,已經很和平的取締遊行。開槍搞到它亂哂籠。」

新華社隻字未提 怕連鎖反應

內地傳媒一律低調處理澳門遊行,中新社只發了一段題為《澳門五一遊行釀衝突》的短稿,不過沒有提及開槍,並宣稱遊行人數較預期少;官方新華社更隻字不提事件。

熟悉澳門問題的澳門高等校際學院副教授譚志強接受新紀元採訪時說,事件很明顯,中共很怕引起連鎖反應,讓國內居民知道澳門也有發生遊行示威,進一步影響他們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形象。「不和諧就把它打扮成和諧,共產黨一貫如此,現在官方絕對禁止國內所有民間維權事件的聲音。一報導,不就知道連澳門這個被看做一國兩制的樣版都出事了?澳門出事,北京也出事,上海也出事怎麼辦?」

而澳門媒體則一面倒地支援政府,指政府開槍目的方向正確。《現代澳門日報》甚至在頭版大篇幅刊登媚共團體——澳門中華工商協會的大幅聲明,堅決支援政府處理騷亂事件的手法,學足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運作。譚志強認為,這是因為澳門媒體受到中共滲透和收買,澳門8家媒體都扮演了中共機關報的角色,報紙的廣告都來自於政府補貼,所以他們自我審查。

學者:對中共及一國兩制的痛擊

開槍事件曝光後,外界在震驚之餘,更多的是關注這個被視為一國兩制典範的澳門民怨沸騰,以及中共接管澳門8年來所面臨的管治危機。

參加遊行的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說道,一直以來澳門居民的容忍度都是相當大的,但澳門特區政府的施政出現問題,看到特區政府這幾年來批地、官商勾結、貪污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民憤,這對特區政府是一個很嚴重的警告。特區政府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他們應該解決官商勾結等問題。他並對警方開槍鎮壓極為憤怒,堅持追究到底。

旅美著名政論家陳破空表示,這次大規模抗議事件直接對著北京任命的澳門特首,是澳門民眾真實的心聲,也是對虛偽一國兩制的蔑視和痛擊。

他認為,這次萬人遊行反貪腐,是給澳門特區政府的一記耳光,也是給北京當局的一記耳光,說明澳門民眾和香港民眾一樣,也是渴望民主自由和人權的。

陳破空說:「通過這次遊行也可以看到,澳門雖然只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人們對民主的渴望也很大,以後這種民主的呼聲在澳門只會越來越強勁,也迫使澳門特區政府乃至北京政府要重視澳門民眾的民主呼聲。」

警察對空鳴槍,並用警棍阻止示威者衝破防線。(法新社)

 

【花絮報導】遊行人士的聲音

澳門民怨沸騰,爆發萬人示威。新紀元記者親赴現場,採訪遊行人士和澳門市民,聽聽他們的心聲。

為爭取子女居澳權而參加遊行的76歲的梁婆婆,遊行後帶記者到她家中接受採訪,談她參加遊行的原因。講到激動處,掉下眼淚。(新紀元/安琪攝)

梁婆婆:生活困苦 死不瞑目

今年76歲參與遊行的梁女士說,自己和孫子於1979年從大陸申請到澳門,1980年拿到身份,老伴也隨後不久來到澳門。梁女士想到工廠做事卻找不到工作,後來穿過膠花,140朵花一籮人工是1元,又到過工廠剪線1打7毛錢,剪了一陣子又失業,去廠內檢查衣服,1天只有12元,過了一陣子再失業。唯有斷斷續續地做不同的工作。

當年本來想申請在大陸的兒子到澳門,因為要等7年後成為永久居民才可以申請,結果當她可以申請兒子來的時候,已經超齡不合資格了。

1990年,梁向親戚借款付了首期買下現在住的單位,當時梁女士靠在工廠做質檢工作,每期人工(連加班費)是300元,分別要寄錢回大陸,同時要供樓,沒有錢買菜,煮好的飯加了鹽便吃。後來在工作時因提取沉重的東西滑倒而受傷,工廠建議梁女士去領取失業金。

梁女士每月可領取1,150元做生活費,去年加到1,450元,加上老伴領取的生活費,一家3口收入有2,900元。每月的管理費是200多元,水電費200到300元,電話費200多元,石油氣每一個多月用1罐,每罐是100多元,剩下就是買菜的錢。

梁女士說,老伴有哮喘,自己又有糖尿病,都需要長期吃藥,自己更要照顧老伴的起居飯食,生活艱苦。本來以為孫子長大能幫她,未想到後來有精神病。現在梁女士希望兩個兒子可以到澳門,從而生活能夠得到改善,也有人照顧,否則死也不瞑目。

房價超貴 難以承受

有遊行的市民表示,他們雖然最近獲得加薪,但薪水的漲幅追不上樓價的上升速度,以致小市民沒有能力購買,大商家則豬籠入水。有市民說,澳門現在的怨氣很重,樓價由30多萬賣到百多萬,怎麼買呀?

一名女市民質疑何厚鏵幫助澳門市民問題的誠意:在遊行之前,何厚鏵講過,市民的每一封信,每一個電話,特區政府都會認真去處理。我想問他處理過幾多樣東西?我想問問他這麼多年來,他曾經處理過什麼?」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