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麵透出的民生之艱
今年的蘭州,有關「牛肉麵」的話題就像牛肉麵一樣「熱」氣騰騰。黃金五月,作為蘭州最具特色的大眾化經濟小吃,其製作工藝剛入選該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六月份,突如其來的牛肉麵漲價風潮讓廣大市民感到不知所措。
六月十六日,蘭州市西固區市民首先發現,他們鍾愛的「牛大碗」竟一夜之間上漲零點五元。小碗牛肉麵由原來二點三元上漲到二點八元,大碗由原來二點五元上漲到三元。消息傳開,輿情譁然。許多市民驚呼:吃不起牛肉麵了!於是,蘭州物價部門出手,近日在「掂量」了「牛大碗」的輕重厚實後首次限定:凡蘭州市普通級牛肉麵館,大碗牛肉麵售價不得超過二點五元,小碗與大碗差價為零點二元,違規者將嚴厲查處。(七月四日中新社:http://news.sina.com.cn/c/2007-07-04/075013370528.shtml)
一碗小小的牛肉麵,恐怕誰也沒有想到會起這麼大的波瀾。居然引來那樣多的市民感到了生活難以承受之重,居然引來物價局下限價令。
人們會關注這裏面的甚麼問題呢?關注物價局的限價令嗎?那自然有它的道理,因為它代表了政府有關部門在類似問題上的一種態度。至於這種態度合不合理,見仁見智,又自然會有各種說法。不過在我來說,所關注地卻是牛肉麵漲價這件事本身。因為在我心目中,它透出了當前中國的民生之艱。
看蘭州牛肉麵的漲價史:據瞭解,二零零三年蘭州推廣衛生碗時,大碗牛肉面價格從二元漲到二點二元,小碗從一點八元漲到二元;二零零六年,無論大小碗均再次上漲零點三元;到了這一次,是無論大小碗均上漲零點五元。不要小瞧這樣的漲價,因為它是對於一種大眾化經濟小吃而言的。不客氣地說,它有時就可以扮演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角色。所以,我們有必要瞭解它是因為甚麼漲價的。聽牛肉麵老闆們怎麼說:「牛肉、清油以及調味品等原料價格都在大幅上漲,再不漲價就難以維持。」我們不必去對牛肉麵館老闆的說法做甚麼調查,每一個人只要感受一下自己身邊的油價、肉價以及各種物價,那麼就完全可以否定牛肉麵館老闆說謊的可能。
但是,你因為甚麼漲價其實也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公眾是否能承受得起。說到這一點,恐怕只有期待於這樣一種設計:物價漲,人們的收入也同步的漲。於是,人們繼續吃牛肉麵,牛肉麵也得以繼續經營甚至發展。不過看來現實並沒有實現這種設計,因為人們驚呼「吃不起牛肉麵了」,而且確實較少的去吃了:新聞告訴我們,雖然物價局下了限價令,但許多麵館依然在漲價經營,而前來吃麵的客人明顯減少。而接下來又會如何呢?牛肉麵館會不會出現經營困難?會不會大面積的關門歇業?我不敢對此保持樂觀!
但是,更為關鍵的問題是,牛肉麵所面對的困局僅僅體現於牛肉麵身上嗎?恐怕未必,它也許只是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轉自「民主論壇 」X
|